惠蒙网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道、释三家是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中修炼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哲学,健康的心态。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三家智慧各有侧重,而这种不同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
中国文化因儒释道的融合而趋向圆满,人生三阶段如果能贴合这三家的根本精神,同样可以趋向圆满。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
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
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
佛教以“牺牲”为教义,“牺牲”就是奉献。地藏王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家讲布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得“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儒家——养正气,道家——养大气,佛家——化怨气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养大气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如何化解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
儒家——敬,道家——静,佛家——净儒家讲敬是敬畏,人要有敬畏感,才能敬天,敬地,敬人。道家讲静是清静无为,人要有清静感,只有在内心清静的时候才能感悟到道的存在。
佛家讲净,是指人心内的清净没有污浊,欲望和烦恼。心净了也就是放下所有烦恼痛苦,人也就得到解脱,获得了自在。
做事敬心,敬德,敬自然,谨慎而为!谓之儒!为人自省,除欲安心,心平不澜,喜怒自然,不行于色,追求静花止水,谓之道!十方世界,花是花,物是物!心中执念以来世,清心薄欲修来生!这应该算佛,不痴不嗔!无欲无求!烦是自扰!遵循万物,道法自然!
儒家——德性的智慧,道家——空灵的智慧,佛家——解脱的智慧儒家强调礼乐教化,内圣外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强调缘起性空,转识成智。
儒家——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道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用基础问题的视角,你就会发现,你会非常简单理解,因为儒释道三家,都在教你做一个好人,这是三家共同的,只不过,每一家做的标准程度不一样。
儒家是追求⼊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个“⼈”,右边⼀个“需”,合起来就是“⼈之所需”。⼈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存的需要,满⾜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刚经》所⾔的“⼀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经》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个“⼈”,右边⼀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和“⼈不”。
不⼈就是⽆⼈,也就是放下⾃我,摆脱私⼼的困缚;⼈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僧青原⾏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多数⼈都困在这⼀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顿悟。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然的,要求⼼明⼤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个“⾛”字旁加⼀个“⾸”字,也就是脑袋⾛或者⾛脑袋。脑袋⾛就是动脑⼦,尽量透彻;⾛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师冯友兰曾提出“⼈⽣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这四重境界,境界越⾼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的视野放到多⼤,眼界拔到多⾼。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缚。综上: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最⾼境界: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