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夜哭《人世间》是作家梁晓声历经数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艺术地展现了平民百姓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作品先后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中国研究生》:《人世间》从获奖无数,到电视剧热播,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是什么触发了您的创作初心,创作过程中又有哪些心路历程?
首先是基于纯粹的个人情感。我的知青文学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中篇小说奖,《父亲》也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这些都归因于我的那段知青生涯。
那时候有一种兵团知青。这些人下乡前,主要成分是当年开发北大荒的前几批部队官兵,从师级干部到一般战士都有,其中一部分人真正经历过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一身的硝烟还没有抖落,带着荣誉勋章和伤疤,就一脚迈向了荒原。所以回顾那个年代,这样一批人在我心目中是可敬的,我写这些知青是很自然的。
其次,一直以来我对大三线的建设工人都有一种要表现他们的愿望。我写作的动力不仅仅是写自己,较早的时候关注到父辈,到了写《人世间》的时候,我又关注到当年哥哥姐姐下乡后,留在城市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这一代,尤其是最普通人家的弟弟妹妹们,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是从来没有被拉开过的,他们的人生曾经是怎样的?在我内心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好奇和疑问。再后来发现他们在我母亲生前都叫我母亲干妈,这引起了我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促成我写《人世间》。
在开始写的时候,个人的情感会逐渐饱满,各种人物开始涌进来,你确实感觉到眼前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各阶层,像书里的周秉昆、乔春燕、肖国庆、曹德宝还有吴倩等,这些人物就纷至沓来,又由于那个特殊年代,什么社会关系都有可能,他们又会接触到像曲老太太那样的下放干部等人物。这样,人物线条就变得丰富了。
构建一部长篇小说,要求作者尽可能全面一点,再全面一点。所谓全面一点就是要兼顾的群体更多一些。另外从手法上,我采取现实主义,客观上决定了要尽量排除个人的主观主义,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在创作期间也是这样做的,不断推敲,反复论证,要求自己全面一些,再全面一些,客观一些,再客观一些。直到能够说服自己的时候,写起来才相对自信了一些。
最后回到一条主线上来,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改善生活的愿景一定是而且只能是和这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研究生》:您 曾 用 四 句 话 表 达“文 化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对于其内涵我们应如何理解?
这四句话是在北京语言大学某一届新生入校的时候,我代表教师致辞,在台上突发奇想提出的。它实际上讲的是文化作用于一个人的时候,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起码要做到以上四点。
我个人觉得大学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与获得的关系,个人品行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有了学位之后,变得极其自私,所谓“我的奶酪岂容别人染指”,这是可怕的知识化了的人。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你都离文化很远。拿写作这件事来说,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和自身对话,他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别人,首先也是影响自己,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的所言所行,首先是作者的行为规范的影射。
就我个人来讲,身为作家,又在大学里任教,这四句话,不仅是我对学子们的一种希望,也是我多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中国研究生》:信息化时代,相比阅读纸质书籍,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年轻人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有限的时间被切割成若干板块,阅读书籍可能只是其中一个板块,相对时间少了,同时还要满足摄取大量信息或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相比纸质书,大家也会倾向于电子书、有声读物、微信等。阅读方式发生变化,我一点也不反对,相反,我能理解数字化阅读,携带也方便。
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阅读,或者说中文的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中文对于国家、时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各时代的“读书种子”。如果两个读书种子组成了一个家庭,这家里可能有书香气,有书架,他的下一代可能也还是亲近书的。人总是要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从读小说开始亲近书籍,进而涉猎各种各样乃至专业类书籍,读的书越多,你的知识面越广,越有利于你在某专业领域取得成绩,比如搞文学评论,不读一点历史、哲学,你的评论必定也是有限的,因此还是要多方面地阅读。
梁晓声2022年新作《中文桃李》将目光对准“8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以自身在大学执教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所见所闻为基础,讲述他们的理想和奋斗,也倾诉他们的苦闷与困惑,探寻自身成长与成就事业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