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抱紧我结局实际上中国美食的历史是很短的,绝大多数美食都是最近20年爆发式商业化,才成为老百姓的记忆。
2000年以前,不要说什么东坡肉、回锅肉、重庆火锅、东北烧烤,那时候北京市民一年能吃上三五回烤鸭、涮羊肉,都是凤毛麟角。
14亿人里绝大多数,都是最近20年进城工作定居,才能高频率吃点肉、下饭馆。
打个比方,你以为狗不理包子现在太贵,以前就便宜得人人能吃得起吗?1950年以前,普通天津市民也吃不起狗不理,一个月吃一两次就相当不错了。
那时候不要说猪肉包子,就算到了90年代,绝大多数天津人都不能保证顿顿有猪肉吃,最多能保证吃上米饭、炒个鸡蛋,稍微节俭点的家庭估计一周吃一两次肉。
1950年代,那时候狗不理已经搬到山东路(就是现在狗不理总店位置),当时狗不理已经是非常正经体面的餐厅,不是露天摆摊的包子铺了——跟绝大多数认知的包子铺已经完全不同了。
因为狗不理是半发面的水馅包子,所以上屉蒸熟后必须端上桌立刻吃,30分钟不吃,包子里的油和汤汁会浸到发面里。
口感极差——而当时狗不理的每屉包子如果剩下几个,会被扔进一个小筐里,一整天卖完后,这一小筐的包子再去回锅煎一下,卖给半夜拉洋车、半夜干苦力的普通穷苦人。
你说,现在这些天天评测北京丰泽园的葱烧海参、火爆腰花,评测北京峨嵋酒家的宫保鸡丁——有多少人线年前吃过这些?
你让北京人回家问问老一辈,让他们回忆一下在2000年吃过几次,恐怕大部分人吃过的次数屈指可数,过生日都不一定舍得去一次。
餐饮行业的大爆发,基本都是在2000~2020年这20年完成的,从一线城市逐步下探到三四线城市,才让这么多地方冒出来这么多“传统美食”、“老字号”,其实往前追溯相当多的“老字号”都是露天摆摊——而“传统美食”当地老百姓也没吃过,都是当地高端餐饮,往前几十年只有公务员和商务宴请才能吃到,普通人去都没去过。
某京剧大师回忆,前几年跟一个相声演员被邀请参加北京某烤鸭店开业仪式,相声演员吃了一口烤鸭当场眉飞色舞,“嘿,还是50年代那个味儿!”
等吃完饭了,京剧大师跟别人吐槽,“这孙子他们家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年轻时候别说吃烤鸭了,闻过烤鸭的味儿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