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菲茨的气息任务作者:杨艳秋(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
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产生并形成了为整个民族所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为深厚的文化支撑,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深远的文化血脉滋养。
天地人相参,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命题,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逻辑。《周易》将人与天、地并称“三才”,阐发了丰富的天人和谐思想,认为人应当“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易传·文言》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与天地合其德”,指人与自然要相适应,相互协调,实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孔子提出“惟天为大”,强调的都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汉代董仲舒更明确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北宋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南宋朱熹通过论述上天之德来探讨为人之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而生,故此心必仁,仁则生矣”,以天与人相生的关系,论证“仁”的重要价值。
“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以友爱、宽厚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自然万物。相传夏禹提出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对人们伐木、渔猎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到了商代,保护自然与道德教化的目的结合起来,《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汤“网开三面”,给鸟放开生路,从而使天下归心的典故。《周易》描绘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其乐融融的生态美景。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用大网拦河,射猎夜宿之鸟,主张给动物留条生路。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得到传承,我国历代文化作品中都有对生命关爱和感怀的表达。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中国人形成的对有关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是一种讲求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人们因此敬畏自然、效仿自然、善待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一统”一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人公羊高撰著的《春秋公羊传》,其中对《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一句经文的解释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观念则早于此,《诗经·商颂》称:“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记载,明确表达了天下的土地、臣民统属于天子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与《春秋》关联至深,孔子相传为《春秋》的编订者,孔子之后,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荀子更多论及“一天下”和“天下为一”,对“大一统”思想进行了发挥。韩非子提出“道无双,故曰一”,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强调中央集权与思想统治的重要性;李斯则向秦王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大一统”思想不断发展。
秦汉统一王朝建立后,“大一统”思想从政治理念转化为政治实践。西汉时期,董仲舒构建的“大一统”学说登上意识形态舞台,他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对“元年春,王正月”之公羊传文进一步阐发:“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即“大一统”除了在政治和思想上统一,还要在历法、礼乐,甚至国家的代表颜色等方方面面统一。据学术界研究,古代“大一统”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国家领土完整为目标的疆域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大一统”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历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尽管中国历史上有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但大一统的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明清两代大一统局面得到中华各民族的承认和肯定,中华文明的历史链条从未中断。这就是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讲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在中国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华文化倡导“和而不同”的社会价值理念。“和而不同”并非指不同事物和谐相处,这里的“和”与“同”是两种状态,也是两种态度,“不同”是说君子不赞成“同”这种状态。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认为君子应该“泛爱众”,普遍团结人而不结党营私。“和而不同”不仅是对君子的道德要求,也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所追求的重要准则。晏婴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主争心。”这就将“和而不同”的观念引入政治生活,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有着深远影响。东汉末史学家荀悦提出百官之间“和而不同,让而不争,勤而不怨,无事惟职是司”,积极倡导君臣各守其责,互相礼让,形成好的“治国之风”。
补偏纠弊同样为“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之一。东晋葛洪说:“和而不同,见彼有失,则正色而谏之;告我以过,则速改而不惮。”南朝史学家范晔又提出,“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唐太宗与谏臣魏徵讨论治国之道时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重要认识,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这是“和而不同”中“纳和言”的重要实例。
“和而不同”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治国之道。明代黄洪宪的《君子和而不同》一文指出:“天下国家之事,本非一人之意见,所得附和而强同者,惟平其心以待之而已矣。和出于平,而又何比焉?合志同方,非以植私也。天下万世之道,本非一己之私心所能任情而强和者,惟公其心以应之而已矣。和生于公,而又何徇焉?”这都是强调政治关系的“和而不同”理念。如何真正实现“和而不同”的政治观,黄洪宪说:“夫‘和’者,天下大同之道也。惟其‘道’而不惟‘情’,此君子之‘和’。”这是说如果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同僚之间,都以“道”这一根本道德之标准处理关系,而不是任私、任情,“和而不同”的政治风气就自然会形成。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变易观念的驱动下,中国古人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法则展开了积极探索,中国文化也在一代代增损因益、更新变革中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革故鼎新、不断转化和创造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提倡“生生不息”,倡导“革故鼎新”。《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中的“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下》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时期管仲的“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韩非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等思想中,无不蕴含着创新进取思想的要素。宋代王安石在推行其新政时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则是根据政治活动的需要运用和发挥了古人“达变求新”的理念。明清之际,王夫之又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的变革理论。正因为这种“变易”发展的思想,中华文明才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正是这种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几千年来,中国历史在变革中不断前进,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内蕴着这种变革性而产生出无穷的创造力。
中华文化的处世之道体现在中原王朝对外的邦国关系上,是倡导“协和万邦”的交流观。“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认为“柔远能迩,安劝大小庶邦”,才能“蛮夷率服”。其他先秦元典中也阐述了“协和万邦”的思想。
《周礼》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论语·颜渊》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季氏》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庸》提出治理国家、天下的九条准则,其中两项是“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认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指大国对周边邦国应该友善,表彰其好的方面,对于他们还做不到的则给予帮助;“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指收取小邦国的贡品不妨少些轻些,而回报的礼品却要厚重。孟子提出了推行“王道”“以德服人”、反对霸道的国际秩序观,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也提出了亲善友邦的政略,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左传》隐公六年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语·晋语》称:“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秦汉以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理念得以传承,中原王朝与周边邦国的交往得以延续,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向域外延伸。“协和万邦”的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不尽相同的道路。今天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其独特的价值观不仅对古代中国,也对当代中国产生着深远影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