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生涯之拐点南方网讯(记者/周存)12月9日下午,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到访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带来题为《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的讲座。同时,现场举行了华南理工大学聘请熊召政为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
熊召政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史学家、书法家,出版诗词、散文、历史札记多部。2005年,熊召政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此后作品还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话剧等艺术形式。
今年由熊召政担任编剧,同名作品改编的历史线日在首都剧场跨年上演,这也是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第一次被搬上话剧舞台。
在讲座中,熊召政强调,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理解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
熊召政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初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这是我们思想的核心”;秦统一六国后,原有的中原文化融合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域文化,以及少量游牧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中国文化;随着汉代河西走廊贯通,打通“更大的地域之间的动脉”,中华文脉“第一次有了大距离、大幅度的延伸”,从这时候开始才达到中华文化这一高度。
在活动现场,熊召政分享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金王朝》的创作历程,以少数民族政权的视角看待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诸如匈奴、契丹、鞑靼、柔然、鲜卑、女真等民族都已经消失了,但消失不等于消亡,他们拥有着更加伟大的名字——中华。”
熊召政表示,当时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民间各种文化之间的背离、撕裂现象。他举例说,岳飞在中原地带被视为抗击金人入侵的民族英雄,而在金人的发源地,“当地老百姓说,这是我们的英雄”,“民众对历史的认同感是分裂的,不是一个小问题。”
为了完成这部长篇巨著,熊召政表示自己11次前往东北,9次前往蒙古高原与西北,走访了每一个故事发展的场景,甚至前往蒙古国寻找历史上的燕然勒石碑。《大金王朝》这部巨著耗时14载完成,为了能对中华历史有深刻理解,熊召政“走了整整9年才动笔”。
在熊召政看来,自己在写一部书的过程,也是在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散发独特光芒。
讲座过后,熊召政接受南方网、粤学习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方文学,以及创作的一些想法。
熊召政:我的作品是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之中完成的。我的小说是章回体,是中国最传统的小说表现形式,而且每章的题目为对联形式。再者,我的小说四卷本(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中的金木水火就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我的浸润和熏陶。
熊召政:我在创作的过程中,遵循严肃的传记文学,用文学的样式将重要的事情表现出来。读小说不是读教科书,少有人读《三国志》,但很多人爱读《三国演义》。我要把历史真实的脉络贯穿在我的小说里。
小说最大的真实不是事件的真实,是文化的真实。所以,我在大量的细节考证上下足功夫,比如,大臣给皇上的奏章,不同官员级别用的规格不同;皇帝上早朝的各种严格规定等,这些历史场景全都是真实的,有大方向上的真实,也有合理性的解构。
熊召政:南方文学有两个“南”,一是珠江三角洲的岭南,另一个是长江三角洲的江南。这两个地方的特点不完全一样。上世纪50年代,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文学,出现了欧阳山、陈残云、秦牧等文学大家,改革初期也出现了一些代表作家。另外,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坛,广州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存在。南方拥有如此好的文化艺术传统,在大湾区里重新拓展南方文学的新天地、岭南艺术的新模版,我相信是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熊召政:我有南方人细腻的一面,但同时我也有北方人的粗犷,我想我不能纯粹地划归到南方或者北方。我的文人习气像南方,我描摹的对象题材是北方。
熊召政:网络是文学表现的一种新突破,我们的文学在不停地改变它的传播方式,从说书到舞台剧,到电影、电视剧,再到现在的网络文学,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但是文学以“内容为王”,网络作家、写手在受益于网络的同时,也要提升网络作品的文学质量。
熊召政: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创作,是有这个可能,但是目前还没发展到这一步。我曾参加过一个文化论坛,一位英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向我们展示了利用唐诗大数据,让机器人写诗,我当时就觉得这个研究方向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但是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文学创作,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是否能超过我,我想是有可能的。
熊召政: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要理解中国,特别是当下的中国,理解当下每天都在发生故事的中国。其次,要用合适的国际语境讲述中国故事。就好比,一个人喜欢吃汉堡,你非让他吃重庆小面,辣到不行,那是肯定吃不了的,东西再好,硬塞给对方,他也是不喜欢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