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野游明体达用,就是要从根源上、本体上认识文化,认识习文化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根本性地位,从而贯彻好习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体用贯通,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把握好习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密切结合起来,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文化思想,并指出习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深入把握这一鲜明特征,对于理解习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哲理和智慧。体用关系、道器关系、知行关系,是中华传统哲学经常论及的重要命题,体现为学术态度、教育理念、处事原则等。北宋时理学先驱胡瑗,针对科举取士尚声律浮华之词的弊端,提出“明体达用”的主张,就是要求教育要明白经义、通达政事,所以他在苏州和湖州讲学,特立经义与治事二斋。关于“体用贯通”,北宋理学家程颐有“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论,反映的是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其意相近。这里的体,指的是经义中所能体现的理或道,也是明中叶阳明心学所探求的大本大源,与西方哲学探讨一切实在的本源的本体论有类似之处。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变革的具体实践,这与古人对儒学经典明体达用的态度是相同的。在习文化思想中强调这一特征,表明了这一思想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习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他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断。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唯心主义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固执在观念形态上探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青年黑格尔派的行为是“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批判的基础上,主张哲学应当从现实的存在开始,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却撇开历史的过程,把意识看成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反映。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人的意识不是人的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反映,而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对文化自信的充分强调,不是观念形态的纯粹思辨,而是密切联系于现实的道路、制度问题,特别是充分体现了人们改变世界的主体实践的重要意义。文化之所以具有更根本的力量,是因为文化就是实践过程的历史性体现,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实践,只有成为文化形态才能得到认识和把握。“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道路、理论、制度的探索和构建,文化及其传统更具有先在性。把文化纳入实践的过程,突出了实践的历史性,这是习对唯物史观的重要发展,也是习文化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习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文化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思想命脉和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特征。习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他把“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看作“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我们要在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在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新高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
明体达用的“体”,不仅表现为文化在探求世界发展本源上的根本性和本质性意义,还表现为对文化本身的主体性认识。习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是人的实践主体性的体现。中华民族在薪火相传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强着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识。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西方文化在与中华文化的碰撞中处于强势。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认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用关系成为人们讨论的突出问题。如何把握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如何认识体用关系,关系到对习文化思想深刻内涵的把握,关系到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认识。
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特征,构成了对中华文化主体性认识的根据和定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必须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把握文化发展的矛盾运动。中华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精华,也存在糟粕。在社会历史变革和文明更替中,要推动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这体现为中华文化内在的矛盾运动,也体现为与外来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矛盾运动。近代以来,西方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背景的文化东渐,使中华文明面临严峻冲击。主张“全盘西化”的有之,固守中华文化的有之,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吸收西学的同时,把体用分开,整体上保守中华文化体系、调和中西文化冲突的也有之。批判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的形式主义错误,主张要研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思想,提出了剔除封建性糟粕、保存民主性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以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进入新时代,习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方略。习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他还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指导。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习进一步指出:“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互成就,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体现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明体达用,就是要从根源上、本体上认识文化,认识习文化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根本性地位,从而贯彻好习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体用贯通,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把握好习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密切结合起来,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要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的高度,推动文化繁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要在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中建设文化强国。文明是在不断的交流互鉴中得到发展的。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就是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要以体用贯通的态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摒弃中西文化相互排斥或者体用关系截然而分的思维定式,既要反对封闭的文化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学的全盘西化主张。党要领导人民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现代化为指向融会古今、会通中西,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且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接续回答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文明发展道路的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邃内涵,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诸多难题,构建着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系上海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