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世界之大剑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中,哪些才是值得代代珍藏的民族瑰宝?影响群体千百年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如何快速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系统?面对这些问题,估计很少有人能毫不犹疑地给出答案。
近日,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推出新作《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是余秋雨面向普通公众讲授的中国文化通识课。中国文化一直是余秋雨研究、写作的主线,数十年来他不断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维度梳理中国文化。
说到中国文化,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这些的确都是中国文化。不过,若要问文化到底是什么?恐怕鲜有人能够说得准。
余秋雨在他的新书《中国文化课》的开头,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个全世界最简短的文化定义,余秋雨从跨国婚姻里的“文化差异”谈起,一下把看似高深的问题放到了现实生活之中。一部志在全面科普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却从一个学术定义谈起,一方面暗示着这门通识课的高标准、大格局,也说明作者有自信让普罗大众听得懂。
据新书出版方介绍,在这本书中,你将与老子、司马迁、李白、苏东坡、王阳明相遇,获得读懂《诗经》《论语》《道德经》的方法,领略《兰亭序》《祭侄稿》《富春山居图》和敦煌壁画的美,将铭记文明门槛、轴心时代、魏晋风度、整体诗性、家国同构背后的意义。
与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学院内的专业课程授课风格不同,余秋雨讲述的“中国文化课”,融汇了大量自己的感受、经历,善于动用案例,语言很有吸引力。这也跟余秋雨的一个观念有关。近年来,余秋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主持了一个博士生培养项目。他认为,除了讲述自己和古人的著作之外,世上最好的博士课程,一定是“导师漫谈”。任何一个明智的导师都明白,那些从书上、网上都查得到的通行知识,千万不能再多讲,学生们一定讲得比我们更好。如果有足够自信,一个合格的博士专业导师应该把话题集中到独一无二的亲身感受中。
除了诗意的生动讲述方式,余秋雨讲“中国文化课”,还有一个优势。他曾辞职,用自己的脚,走遍了世界各大主要的文明,被外国媒体称为“走得最远的当代学者”。他说,“这个走有个好处,让我的课程里增加了好多感性的成分,一点点的比较、一点点的权衡,最后得出有关中国文化的结论。所以,视野比较开阔。大家跟着我读读这本书的话,同时也等于和我一起进行了一次长途的旅行考察”。
“史迹·文脉悠悠”铺展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从中国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的地位讲起,围绕历代文学、艺术、哲学巨匠及其作品,上至诸子百家的人格魅力,下至近代甲骨文的发现。“大道·儒家道家佛家”解读作为中国文化精神主干的哲学思想,力图排除文本理解的障碍,让读者把握重心,畅然领悟。“反思·利弊所在”是作者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个人反思,讲述了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和至今犹存的三大弊病。
最后一个板块“储心·必要记忆”是全书的“地下宝库”,列出了需要读者长久记忆、诵读的文本,比如必记唐诗五十首、必记宋词三十五首等,都是余秋雨长期精心筛选的;除了开列记忆篇目之外,还提供了重要作品的今译,比如《离骚》《逍遥游》《前赤壁赋》《心经》等,余秋雨还首次翻译了五千多字的《老子》全文。
50余位文化英雄,20余部原典著作;追索数千年文化史,确认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放眼四大古文明,反思中国文化利弊得失;开列记忆篇目,释译经典文本……就这样,余秋雨将中国的历史、文学、美学、哲学、宗教等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共享给读者,为读者搭建起一条精神家园的回归之路。
纵观余秋雨的著述,中国文化一直是余秋雨数十年来研究、写作的主轴,多部作品都是从不同维度探讨中国文化的结果。《文化苦旅》从空间意义上讨论中国文化,《中国文脉》则从时间意义入手。《君子之道》是人格意义上的,《极品美学》是审美意义上的。如果说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一个开端,那么如今古稀之年的余秋雨所著的《中国文化课》,在某种意义上,是这条延长线上对此前作品的一个非常全面而生动的总结,余秋雨数十年对中国文化的思索与感悟,都汇聚于此。
近些年传统文化热潮不断,相关题材的影视节目、文创产品爆款也层出不穷,但是就传统文化通识读物而言,谈孔孟老庄的有之,谈唐诗宋词的有之,谈二十四节气的也有,但就是没有从时空大脉络来谈中国文化的系统性作品,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
如果你是家长,想给孩子讲讲诸子百家的故事,或者挑选唐诗宋词的背诵篇目,这本书可以作为终极指南;如果你是中学生,想要奠定的人文素养、提高作文成绩,这本书比《文化苦旅》更好用;如果你是大学生、上班族,想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却找不到入门读物,用这本书按图索骥再合适不过;如果你希望自家书架上有一本便于阅读又分量足够的国学读本,可以随时拿拿放放,这本书就是你要找的必备宝典……就像余秋雨说的,“书可以拿拿放放,你们即使把它放在书架里长久不理,我也会安静地在那里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