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音屋依旧侃侃而谈,依旧金句连连,余秋雨老师在娓娓道来中,生动地回应了母校师生 “构建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等时代之问。
““因为认识中华文化的高贵品质就是认识我们自己身上的高贵品质,我对文化的定义最后是落在人格特别是集体人格上的。中华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作为一名被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哺育的人文学者,他不愿看到父母之邦被贴上“丑陋”的标签。但是,仅仅靠说理显然还不足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让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捍卫更有说服力,于是他用脚步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旅程。
“穿上灰色的棉袄、旧的球鞋,背了一只薄薄的背囊出现西北高原上,去寻找公元七世纪的唐朝,去寻找唐朝之前的汉朝,我就这样一个人出发了。当时没有太多的公路,更不要说高速公路,主要就靠行走。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简陋的小旅馆,我就晚上在灯下写啊写。有一天我在兰州的街头看到一只邮筒,想起同班同学李小林正担任《收获》杂志的编辑,我就寄给了她,看看能不能发表。因为走得很苦,我在信封上写了一句:如果能发表,就叫《文化苦旅》吧。”
从《文化苦旅》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余秋雨老师一步一个足印,完成了对世界主要文明遗址的考察,并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总结出“中华文明的长寿秘诀”,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找到共同的精神遗产,激发出共同的身份尊严。
他大力鼓励年轻学子在生命力最为充沛的人生阶段尽量地多去行走,“在行走的过程感受被诗歌沁润过的山水文物,让自己的生命与祖先的生命力紧紧咬合在一起,和伟大的时代气象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8年,余秋雨受邀在喜马拉雅开设《中国文化课》专栏节目,系统讲授中国文脉,收听人次目前已突破一亿。正如节目的开篇语所说:
以中国戏曲剧种的兴衰更替为例,他说道,“中国戏剧史上最让我动心的是元杂剧,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了不起的戏剧家,但是它的轰轰烈烈只有70年,70年后就把位置让给了新的剧种——昆曲,一个剧种即使倒地的时候也是如此铿锵,当它勇敢地走出历史舞台,把位置留给新一代的戏剧时,戏剧艺术也就往前走了。”
面对当今青年学子们在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种种困惑,余秋雨老师勉励大家要守住基本的生命格调,守住基本的人生原则,
““‘大悟’是看通上上下下,主动做人生的减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利用经典作品的库房,找到生命的安顿之处,生发出超越爱情的‘大爱’——爱不同的人群,爱我们的同类,最后投身于‘大美’——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带领大家感悟大爱,创造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这是你们这一代青年人应该为之奋斗,并且可以实现的理想”。
谢巍在总结讲话中说道,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余秋雨老师关于“阅读和行走”、“传播和创新”的鲜活分享对师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每一个上戏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上戏作为,展现上戏风采!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