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世宋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从宋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提取正能量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13 1:53:56 | 【字体:小 大】 |
管妖妖的风花雪月今年8月31日,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会议召开后不久,长期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和研究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出“宋韵八条”,引发广泛关注。近日,郑嘉励接受了天目新闻记者专访,进一步阐释了为何要总结“宋韵八条”,以及宋韵文化的现代价值在哪里。
郑嘉励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其实在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之前,宋韵在小圈子里流行已久,但通常都会被狭隘地解读为品茗、喝酒、插花、焚香这类士大夫的生活美学。
同时,在中国历史的传统语境中,宋代尤其是南宋作为偏安政权,也被普遍认为并非盛世。“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提出‘宋韵八条’,一方面对宋韵是什么作出解释,一方面也是在价值观层面作出澄清。”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宋韵八条”中,除了将宋韵总结为典雅敦厚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元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三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四句话以外,郑嘉励还将宋韵总结为另外四句话: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经世致用的“浙学”思想和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并把这四句话放在最前面,作为前提。“尤其是爱国主义,一定是宋韵的主旋律。如果没有这四句话作为铺垫,只去讲士大夫的生活美学,可能就会存在被负面解读的可能。”
郑嘉励认为,我们今天讲宋韵,肯定是讲它的古为今用。“宋韵是什么?宋韵就是从宋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提取正能量,提取符合今天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的资源,并把这部分资源进行产业化,转化成可视的、可感的、有抓手的工程和项目。”
郑嘉励反对咬文嚼字,从字面上去解读“宋韵”。在他看来,宋韵的本质其实就是上面这套逻辑。不过,这也不是说学术研究不重要。相反,在郑嘉励看来,对宋韵的学术研究是基础,每个地方都需要通过研究梳理清楚当地宋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再结合本地实际,提炼出一些符合主旋律的、能够落地的、可产业化的,有文旅融合前景的项目,从存量中获得变量。
“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每一个地市、每一个县都要响应,并且思考如何去破题。” 郑嘉励建议,各个地方不要一窝蜂地冲上去,而是因地制宜。“比如我的老家玉环市楚门镇,在宋代的时候还是一片海,你说它怎么做?但金华的武义县是吕祖谦及其家族墓地的所在地,台州的黄岩县出土了赵伯澐的墓,这些地方宋代资源丰富,应该想方设法做出好的项目。”
至于项目如何做,如何产生效益?郑嘉励认为,这需要广泛地借助社会力量。“比如前期可能是一些历史学者、考古学者进行研究,后面则需要懂文化懂市场懂产业的高手落地实施,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
|
![](/Images/TEAM.gif)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