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仔阿林2017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爆红,在众多的搜索数据中,古稀之年的王立群位居点评嘉宾之首。网友评价他有风度、有颜值、有才华,言谈举止之间展现谦谦君子之风。
3月24日晚,王立群作客央视《人物》栏目,传学术理念,展学人风范,传达其一直奉行的学者准则。
当看到王立群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地点评古诗词时,很多观众都感到讶异:讲历史的教授怎么讲起文学了。自2006年在《百家讲坛》讲历史以来,王立群已经讲述了超过300期历史故事,观众们早已习惯的是那个温文儒雅、严谨较真,在荧屏上讲述项羽、刘邦、吕后等历史人物的王立群。
事实上,从读研究生到留校任教,王立群一直研究的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主攻方向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教授讲历史,易中天曾调侃这种跨界叫“公鸡下蛋”,但王立群说恰恰是他的这种身份让他成了“公鸡中的战斗机”。“历史系的老师看重的是历史事件,而我们文学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比如我讲《史记》,就是挖掘人物最隐秘的部分。人活了,历史就活了。”
说易行难,在荧屏上讲历史对当时已经年逾六十的王立群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既要有学术的深度和高度,又要通俗易懂。既要照顾节目收视率,又要顾及观众的接受力。”王立群说,在《百家讲坛》之难,难在平衡与兼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史实翔实准确,一般50分钟的课程,王立群要写一万多字的提纲和查阅几十本资料。
时至今日,他的书柜里数量最多的书籍依然是《史记》和相关资料。“这是南宋黄善夫本的《史记》,这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最新的《史记》”王立群如数家珍。
在诗词大会上,文学教授回到“老本行”,更显游刃有余。“其实我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点评诗词可以说是当行本色。”
回到本专业领域的王立群注重的是诗词对人性的引领,他希望通过诗词让更多人如同他一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因贫穷不得不卖苦力赚钱贴补学费的15岁,唯一的课外读物《史记》给予了王立群直面苦难的力量。他也最终考入河南大学,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在他看来,考上河南大学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和后来走上《百家讲坛》一样,都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王立群很少点评《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的表现,而是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在对诗词的阐述上。“我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最能打动我,最能够给我鼓舞、给我力量的那些东西,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也接受这种力量的鼓舞和这种力量的感召。”王立群如此表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二期播出后,一小段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王立群出人意料地在表情包届火了一把。
在视频中,王立群如此解读曹操的《短歌行》: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就是苦,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宝宝心里苦啊。一为去日苦多之苦,二为“宝贝去哪儿了”,即找不到贤才之苦。这段完全是他临场发挥的点评随即赢得网友的一片叫好。
至今,王立群还在为自己能用最时髦的语言把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的苦闷心境表现出来而津津乐道。“其实诗意就是如此,但是我觉得诗的意思用最时髦的话来讲,更能够帮助大家在会心一笑中理解诗词的意思。”
实际上,王立群一直是一个与时并进、极富幽默感的学者。他一直力求将学术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讲课要幽默,学术不打折。”
早在2011年,在讲述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时,“剩男”“粉丝”“秒杀”“跳槽”“草根”等流行词已被他运用得得心应手。有时在优雅讲解之余也不忘调侃,在讲解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时,王立群如此解释:“如果用当下的语言来解读《诫子书》,那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告诫后世子孙让他们长大“不坑爹”。
翻开王立群的微博,这样“萌萌哒”的对线万粉丝。除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回复网友问题、发表对最新研究进展的评价外,王立群还在微博上向网友请教各种弄不懂的新事物。
2011年,王立群再登《百家讲坛》,讲解《大风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我加大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内容上要更注重文化品位,二是形式上要更贴近现实。这是主动的调整,没有谁要求我这样做。适合大众的语言媒介可以使更多的当代人更容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最富有学术含量的内容,这是我的追求。它既保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让更多的观众、读者喜欢听,愿意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
“央视来学校选主讲人,编导们已分别见了三批老师,明天还有一天试讲,速回。”王立群的手机里始终保存着这条2005年底河南大学宣传部发给他的短信。当年,正在外地出差的他连夜赶回学校,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讲了《鸿门宴》中的项羽,当即被央视编导选中,主讲《史记》,从此王立群不仅与《百家讲坛》结缘,也走上传统文化普及之路。
学术的定位、跨界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王立群迅速走红,并被称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自2006年至今,他已11次登上《百家讲坛》栏目,涵盖《史记》、宋史和成语等传统文化内容。
非议随盛名而至,面对学者应当在象牙塔中安安稳稳研究学问的争议,王立群在节目中表示:“所有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普及,研究与普及并不矛盾。研究是过程,而普及是目标。”他认为,对学者来说,将知识分享给大众是与研究并重的责任。
成为学术明星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研究。早在因讲解《史记》一炮而红的2006年,王立群就表示,做学问是一生的追求。
十余年来,他在参加《中华百家姓》等节目普及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依然主持科研工作,坚持发表学术著作。
与外界想象中光鲜亮丽的生活不同,王立群的日子简单的有些乏味,除掉必要的工作,他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校注古书《文选》上。
2014年11月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布,王立群领衔申报的《汇校汇注》获批立项。《文选》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之一,虽然学术界已经对其作过不少校勘梳理与研究努力,但仍然存在着残缺不全与间有疏误的遗憾。王立群领衔的《文选》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文选》版本的搜集整理、考释及综合研究。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集大成的《文选》校注版本,将是王立群及其团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打打太极喝喝茶,王立群的生活平静而充实。成名十余年来,走过鲜花与掌声,也走过争议与批评,他始终无愧于一个学者应当做到的:用知识影响社会,用文化指引人生。(魏欢 史俊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