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关河是指中国交通报始终坚持植根行业、服务社会。积极发挥“专业、权威、引领、服务”功能,因应行业需求,搭建互动平台,传承交通文化,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营造良好氛围。
报社采编中心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第一党支部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公路中心获评“2022年‘新春走基层’全国行业类媒体先进集体”。
3件作品分获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奖二、三等奖;1件作品在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组织的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获评中央新闻单位优秀作品;7件作品参展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的“非凡十年经济建设新闻图片展”;2版摄影专版参展北京国际摄影周2022“礼赞新时代 再创新伟业”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交通发布”获评2022年度中国交通十佳微博账号。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
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纸媒刊发相关新闻报道180余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成就报道266个整版;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报道500余篇次。广泛传播冬奥等时段交通声音,开设《通向冬奥·一线日记》等栏目。组织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系列报道,刊发相关报道122篇、整版47个。做好全国“两会”、“新春走基层”等重大会议和重要活动报道。
聚焦社会热点,紧盯舆论动态,加强主动策划,把握“时度效”,及时准确回应统筹疫情防控与物流保通保畅、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收费公路、绿色交通等社会关切;强化议程设置,全力服务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等工作。
紧贴受众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等新需求,创新开展“我是新时代交通人”宣讲比赛,综合运用现场直播和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决赛直播互动量约8万,共有724个故事、1000余名宣讲人员参与。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一些地方采取“一刀切”“层层加码”“一律劝返”等举措受到群众抵触,开展舆论监督,建言《物流畅通方能促经济保民生稳人心》。
疫情防控期间,在途货车司机在吃饭、如厕、通行、核酸检测等方面遇到一些烦心事,也有些“蹭热点”的虚假消息传播。本报深入一线调查真相,澄清谬误,报道各地为货车司机排忧解难的保障举措,取得较大反响。
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世界银行伙伴基金项目协议,升级中国交通转型与创新知识平台(TransFORM)网站功能和架构,通过图文、视频、报告、博客等形式,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经验向国际传播。
配合世界银行完成对2022交通转型发展论坛亚太专场的宣传报道,交流气候变化下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复苏。与世界银行共同主办城市配送低碳绿色发展研讨会,交流中国城市配送领域的减碳实践。
持续加强融媒体矩阵建设,升级硬件系统,拥有中国交通新闻网、交通强国客户端等自有传播平台,以及学习强国号、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号、百度百家号等第三方平台账号。
重大宣传均采用融媒体报道,日常报道鼓励文图音视频并茂。各平台全年发布各类稿件4.9万篇,累计阅读约17亿次(不含微博话题)。
推出“我做一天春运人”融媒体系列报道。特派记者深入一线体验交通运输岗位,通过“报、网、微、端”立体展示春运人的工作状态。其中,《翻山越岭携春来》获评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单位优秀作品。
成立跨部门的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一体化平台持续完善,移动协同移动办公覆盖全流程、全渠道、全类型(含驻地记者站),即时为全终端提供全方位服务。
及时准确刊播重大政策、部令、统计公报等政务信息,以及惠民政策信息,权威发布政策解读,重点时段增刊3期。
及时报道公路桥隧通车等最新动态,发布出行预测、路线建议、抢险进度等;关注旅游出行等百姓话题,推荐出行“攻略”。
“中国交通报”官方微信《贴心服务》栏,开设“道路运政一网通办”办事渠道。继续办好《空姐帮你问》等专栏。
(2)组建“关爱货车司机公益联盟”。社工会组织购买西藏等帮扶地区产品5.5万元。组织员工为新疆孩子编织毛衣裤并通过交通运输部工会统一捐赠。
(3)作为交通运输部结对帮扶第六工作组成员,承担相关工作,投入帮扶资金4万元,并大力宣传所帮扶乡村百姓种植沙棘、防洪治沙等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1)重点关注报道大货车司机、快递小哥、船员等群体就业现状、问题、诉求,解读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建议,举办主题活动,助推环境改善。
(2)高度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等群体出行服务,助推解决问题。
在防汛、抗震救灾和东航客机坠毁等突发事故报道中,关爱生命,以正能量抚慰人心,避免“二次伤害”。
常态化开设《人物》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常态化开设《冷眼读书》专栏,推介图书启迪思想。开设《书香交通品读荟》专栏,助推全民阅读。
(1)开设《喜迎二十大》《二十大代表风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等专栏,并在重要节点推出特别策划,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态化开设《文化长河》专栏,挖掘讲述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沿线等交通文化文物古迹故事。
组织开展首届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博馆推选展示活动,62家展馆展室参与,涵盖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水运等多个领域。
(1)常态化开设《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版,报道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前沿动态、最新成果。推出“第一动力 交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成就巡礼”主题宣传。
(2)开设《探秘创新平台》《一起涨知识》科普栏目。设立交通青年科学家精神传播平台,组建交通青年科技创新百人团。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编行为规范,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情况。
维护公序良俗,以正面宣传为主,讲好交通故事,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
(2)报纸固定位置刊登主要部门及各派出机构电话,申领新闻记者证等事项予以公示,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准确予以回应。
(1)支持保护从业人员正常采编行为,为风险报道一线记者购买保险、配置防护用品。
持续优化入职培训、加强分类培训,重点强化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培训。组织采编人员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关于意识形态、新闻舆论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出版管理等部门发布的各项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规范开展经营行为。驻地方记者站合规合法,采编活动依法规范,未从事与新闻采编业务无关的活动。报社不向驻地方记者站下达经营任务、不收取管理费用。
(1)优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成立跨部门的融媒体中心,基本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2)完善融媒体平台远程投稿功能方面,为所有驻地记者站人员开放远程投稿权限,基本实现骨干通联队伍直接投稿至报社公共稿库。
(3)强化科技、教育方面报道方面,成立科教中心,设立传播平台,拓展通联队伍,策划执行相关主题宣传,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活动。
(1)2022年度不足之处,一是全线上出报流程有待进一步磨合,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报道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服务交通运输文化创新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2)2022年度,中国交通报不存在被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或被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
一是持续磨合全线上出报流程,进一步加强各环节培训和演练,力争“极限情况”下无缝切换至全线上出报模式。
二是大力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相关专栏,组织主题活动,提升传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