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爱来淹没我刘玉珠:从“数字敦煌”到“云游长城”,让文物活起来,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强大助力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系列公益成果“云游长城”正式亮相。这是对最大规模文化遗产长城的毫米级高精度数字还原,也是前沿科技和数字技术在文保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的又一标志性范例。为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以“云游长城”为例,请他为我们介绍数字文保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实践意义。
刘玉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作为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公益组织,有责任、有义务联络社会力量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而腾讯秉持着“科技+文化”的理念,有能力,也有意愿主动参与其中。双方自2016年就开始以长城为重点,启动实施系列公益项目。
六年来,双方一直致力于通过社会力量让公众关注并了解长城,主要深耕于长城修缮和宣传创新,启动了“保护长城加我一个”修缮项目,募集资金近5000万,完成对北京怀柔箭扣南段、河北喜峰口西潘家口段、北京延庆八达岭段的长城保护修缮,启动箭扣东段工程;并进行了纪录片的拍摄,出版了绘本、做了小程序等等。但是通过项目,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长城知识体系的庞杂,公众对长城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有趣的手段,让长城知识不再晦涩难懂。因为这些想法,基金会和腾讯在2020年有了制作一款便携科普产品的计划。
经过深入探讨,基于双方优势,我们开始进行长城在公众展示和参与领域的全新探索,将长城进行有趣化、体系化和可控化的数据处理,最终推出了“云游长城”。
刘玉珠:本次上线的“云游长城”小程序是对修缮后的喜峰口长城进行实地扫描和数字重建而成,让人身临其境的同时增加长城保护和修缮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互动答题获得的“小红花”可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配捐的方式,助力到对应的文保项目之中,让用户的线上参与也能变成线下公益。
我认为这个产品是技术公益的一次有益实践。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去支撑文物保护公益业务中的一些场景,比如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为大家所熟知,但实际上有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去到长城,因此他们很难和长城建立生动的认知。而“云游长城”作为技术公益的一种探索,用非常逼真并且普适的场景让更多人能够沉浸式体验长城的雄伟壮观,切实感受到长城保护和修缮的重要性。这是对以长城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重要的探索,也正如今年遗产日主题“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我们希望,以后不仅仅是长城,还有更多的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技术,以技术公益赋能,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数字文保推行多年,在您看来有哪些标志性的节点?给文保行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刘玉珠:在数字文保事业发展中,数字敦煌项目是非常典型的,意义非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普通文物相比,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的数字化面临诸多难题。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经过多年发展,敦煌莫高窟攻克各项难题,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的流程,掌握多项数字化核心技术,产生了丰富的数字化成果。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对石窟数字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敦煌也提取了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素材,让丰富多彩的石窟艺术进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敦煌”系列文创产品,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故宫,“数字故宫”通过数字技术把故宫“搬进”线上程序,既遵循了文物保护的初衷,也达到了丰富参观体验的效果。早在1998年,故宫就成立了资料信息中心,着手建立文物藏品管理系统;2003年成立了“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借助数字化技术强化博物馆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基本功能;2020年,故宫博物院发布了“数字故宫”小程序,进一步整合了故宫在线数字服务。
近年来,数字文物保护取得突飞猛进的变化。尤其是2016年,国家文物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出台《“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全国文博机构以及腾讯、百度等头部科技企业以及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融媒体平台纷纷加入,通过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如“文物的时空漫游”“遇见敦煌”等数字展览,《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文物数字综艺和影视等。考古和博物馆+数字化技术也是运用娴熟,三星堆最新考古发掘就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融合到考古、直播、导览等全过程,带来大量新发现、新体验。单就2021年来统计,全国文物机构推出云展览3000多个,吸引点击量41亿人次,这说明公众对于文博产品需求旺盛。
在数字文物保护领域,我们基金会也亲身实践。2018年,我们和敦煌、腾讯共同启动了“数字供养人”公益项目,以线上创意互动为传播方式,吸引大众参与。2020年,我们启动了“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发起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和文物数字重生等一系列公益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和文物保护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文保前景光明。
长期以来,科技与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聚合提升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的永久性、复制性、即时性、高效性以及智能化、网络化,为文物保护管理、展示传播、深度研究等提供了先进工具,二者的结合蕴含了多种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真正活起来,孕育着文化产业发展、文明交流的无限希望和广阔前景。
刘玉珠:数字文保的实践之中,也存在不少挑战,遭遇一些瓶颈,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解决之道。如文物细分领域众多,场景需求多样,单项数字化技术应用开发成本较高,不易迅速普及推广;文物数字资源开发过程中标准不一,制式混乱,数据库互不兼容,难以广泛利用共享;数据安全保障、资源开发收益、IP权益分配等机制尚未解决,参与各方多有顾虑,动力不足;参与不足导致文物领域数字化优质产品供给不丰富,低层次开发、重复开发较为多见,与社会公众期待尚有距离。
数字文保未来需要紧紧依据国家规划,借助政策扶持,加强与科技领域的合作互联。在新的科技手段推动下,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得以广泛传播,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更多的技术革新。传统文化与新领域、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发展,产生了新的时代活力,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推动着不断的传承、延续和革新,有助于实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规划目标。
刘玉珠:习十分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和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在敦煌研究院座谈讲话时提出,“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传统的文物保护,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行业,非常有挑战性。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有独特的理念、原则、基础理论和特殊要求。当前,我们处在创新的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已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因此新时代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文物活起来,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强大助力。
数字文保有很多优势。一是契合文物保护研究展示需求。数字技术的永久性和可复制性,契合文物保护管理需求。数字技术的即时性和高效性,契合文物展示传播需求,比如“云游长城”中腾讯的云游技术让网友跨越时空和地域欣赏文物,沉浸式体验长城的雄伟壮丽。二是有效利用海量文物资源。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项世界遗产;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以及数量巨大的民间文物、散落海外的流失文物,共同构成了有待深入发掘利用的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三是有利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技术主要掌握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文物资源则大多集中在公共机构,数字化在文物领域的运用,是实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事业发展的绝佳技术路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实践证明起到了更好促合双方资源,更好匹配双方需求的作用。
数字文保和传统文保的有效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克服文物难以远距离调运、近距离欣赏、资源分布不平衡等等现实约束,为文博公共服务拓展空间;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加工,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展厅;通过搭建“二度创作”的云上平台,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将新技术、融媒体与文化遗产知识生产充分结合;通过虚拟聚合文物海量信息资源,形成文物知识“云平台”,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系列服务,实现文物价值从“窄播”到“广播”的转变;通过以文物IP赋能新文创,对文物信息实施线上编码和IP构建,为亿万文物提供更大的活化利用空间。
相信在政策持续利好、公众需求持续高涨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保护前景光明,值得期待。
刘玉珠:习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22年5月27日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通过数字文保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物及其内涵,体会文物所承载的中华灿烂文明和民族精神,增强个体的民族自尊和自信,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对一个国家而言,透过文物不仅可以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还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中华文明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责无旁贷,将继续致力于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保护公益事业的创新实践,为文化遗产数字活化利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