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佛影视联盟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荀巨伯只是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中普通一人,如果没有这个故事,他的名字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但他用行动,诠释了文明的力量。这是几千年来,民族血液中始终流淌的勇与仁的力量。
不惧为勇,爱人为仁。当古希腊人给胜利者加冕代表荣誉的橄榄枝时,不仅仅是赞美他魁梧的身躯和超群的力量,还在于俊美体格体现出的人格完美的理想。
如今,战胜星星点点的怀疑与否定,北京奥运会用宽厚的胸怀、善意的表情,以及相比以往奥运会更为出色的战绩,逐渐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尊重。尽管时隔数千年,“文化”的内涵从未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武力与权力之外的征服。
征服者,首先是赛场的主角运动员,那些或气定神闲,或气血贲张,或欣喜若狂,或沮丧不已的运动员。失意和沮丧从来伴随着竞争,但他们全力以赴参与的身影充满让人感动的力量。尤其当栾菊杰、丘索维金娜这样的运动员出现在赛场时,其实,仅仅因为他们在那里,他们便是胜利者。
经济学上有一种“随机漫步”理论。运气有时会来一次,但随着次数上升,碰到“好运气”的比率会逐渐下降。运动场上也是如此。胜利可凭运气获得,但只有持之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获胜的可能性增至最大。这便是菲尔普斯给予的启示:天才+过人的勤奋。本届奥运会新诞生了史上获得奥运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而菲尔普斯则证明,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对汹涌而至的压力,也敢于口出狂言,然后用百倍努力去证明。
人间有多种美。在北京的赛场上,我们一次次、集中地被运动之美击中。那勇敢与美的传道者是菲尔普斯,是百米飞人博尔特,是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是许多名字或许太难记,但身体实在太超群、微笑实在太美的选手。
而这些征服者,同样也被北京“征服”着??出色的安保、热烈的气氛、无私的志愿者,这个博大深远的文明孕育的今日奇迹。在开幕前的一部短纪录片《我为英语狂》中,我们看到北京老阿姨吃力但执着地学习英语,一位老者孤单徘徊在故宫门口,对着老外说“I’m a volunteer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而到奥运开幕时,共有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内外。他们细致而热情的工作,充实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老表达,诠释了“天下一家”的现代概念。
正是他们,“仁者无敌”,引无数来者竞赞美。从奥运会开幕前《纽约时报》记载的感人故事,到如今不绝于耳的赞扬声,志愿者赢得了另一种尊重。而其中的年轻人,被命名为“鸟巢一代”,在祥云的映衬下,正跃跃欲飞于明日中华。
奥运或许是短暂的,火燃火熄不过十六天,但它也见证了全球友谊的成功。当一波三折才获准参赛的伊拉克迈入“鸟巢”时,他们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有人潸然泪下,因为这一刻,运动穿越国别、政治派别和民族偏见,见证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