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寡母生存记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参加过很多的公益活动,诸如救灾捐款、志愿服务、暑期支教、去敬老院做义工等,尽管我们那时还不明白“何为公益”,但却已经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看到对方快乐自己也很快乐,已经有了“助人为乐”的体验。
据统计,2017年中国志愿者总数1.58亿,其中,近6100万活跃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17亿小时。如今,公益行为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然而在心理学中却刚刚起步。与大量的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文献相比,公益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由胡瑜教授领衔的团队,把公益行为引入到心理学,借鉴了心理学中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研究范式,持续近五年的时间,深入系统地开展了青少年公益行为的研究,最终形成专著《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优良传统,老子的“慈”、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守望相助”、墨子的“兼爱”等等,都含有丰富公益慈善观念。在新时代,公益行为更是得到高度重视,习充分肯定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鼓励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公益行为早已成为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胡瑜教授团队借鉴心理学研究范式,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青少年群体的公益行为,形成专著《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者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公益行为,从人格心理学去界定公益心概念,从社会心理学去测量公益行为,从发展心理学来分析影响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关键因素,从道德心理学去探讨公益行为的发展阶段,从教育心理学来考察公益行为的干预等等,这些心理学分支视角对公益行为来说都是新的研究视角。另外,作者还从现实问题视角去关注青少年的公益行为,系统解决了我国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发展等现实问题。
作者尝试运用心理学各种研究范式对公益行为进行研究,其科学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在国内率先编制《青少年公益行为量表》和《青少年公益心问卷》等工具;采用相关和回归技术考察了影响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教育功能;采用实验心理学范式对公益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如采用启动技术验证道德特质、公益广告和社会榜样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内隐启动作用,采用情绪诱发技术考察道德情绪对公益行为的影响,采用教育实验考察公益行为的干预效果;采用对偶故事法等道德心理技术揭示了公益行为的发展阶段及发展关键期。
从内容来看,全著共九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了公益行为研究的思想渊源、历史与现状,并对公益行为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第二章全面归纳了各学科研究公益行为所采用的基本取向,
特别是心理学及分支学科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并展望了公益行为未来研究趋势。第三章在整合各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对公益行为的解释最有说服力的三种心理学理论。第四章侧重于公益行为的动机模型分析,编制了青少年公益动机问卷,并初步调查了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动机。第五章从行为倾向的视角来探讨青少年的公益行为,着重调查了青少年公益心的内隐观和发展特点。第六章分析了个体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公益行为特点,并重点探讨公益行为本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第七章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别考查了影响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微观系统因素、中观系统因素和宏观系统因素。第八章重点考查了公益行为的后果变量,探讨了参加公益活动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功能。第九章就如何培养和促进青少年的公益行为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并对青少年的公益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各章都紧扣“公益行为”主题,从研究基础、研究取向、理论解释、动机分析、行为倾向、发展现状、影响因素、教育功能和干预促进等九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深入揭示了公益行为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联系,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
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心理学也必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公益行为,从行为动机、行为倾向、行为发展等角度来揭示公益行为。胡瑜教授团队的专著《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开展了溯源、界定、分类、理论解释和工具编制等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将为公益行为的心理学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该著推荐序里所说,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价值。
(乐国安,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原系主任、教授,现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
我国自古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公益行为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行为方式。据统计,2017年中国志愿者总数1.58亿,其中,近6100万活跃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17亿小时。参与公益行为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优良思想品质、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项目号:BHA140080)之研究成果,旨在弘扬公益精神,倡导公益行为,揭示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规律,为教育部门和慈善机构提供青少年参与公益行为的依据。
胡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温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奥本大学访学学者,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资助计划、浙江省“之年社科学者”、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等人才计划。曾任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副院长,现任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