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的作品日前,一批美食节目持续霸屏,击中观众的味蕾,在时代感、生活流、烟火气中品鉴那些打动人心的味道。
上周在江苏卫视、芒果TV开播的国内首档大使美食创意真人秀《大使的厨房》打开了美食节目新视野,节目通过深入多国驻华大使馆的厨房,在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中品尝世界美食,呈现大使及工作人员与节目嘉宾的深度互动,带领观众见证一场非同寻常的环球美食文化之旅。
正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腾讯视频热播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第四季秉承前三季烟火气、趣味性和治愈感三大特点,在“美味”“故事”“共情”三个维度上继续做深度开掘,为每一个脚踏实地、努力追光的人们,送上人间好食光。
此外,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推出的另一档节目《中国闽菜》是对闽菜技艺和闽菜文化的一次全方位梳理、保护、呈现和宣传,结合图书出版、短视频传播、教学视频建设,助力闽菜、闽厨、闽地物华走出去,对于闽文化、福文化研究与传播意义深远。
总台推出的饮食文化探索节目《一馔千年》以“戏剧+历史+美食”为架构,以《一馔千年》餐厅团队为依托,通过“点馔、论馔、庖馔、品馔、演馔”等流程,带领观众迈入千年历史,共品人间至味。
浙江卫视《超燃美食记2》节目内容全新升级,开启了“运动+美食”的全新模式;浙江卫视另一档节目《谁是鼎厨》主打厨艺竞技,节目召集全国各地有态度、有梦想、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厨师,他们将各展技法,发挥创意,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和意义,传达自身的情感和梦想,由术至道地修炼烹饪技艺,最终踏上向往的“鼎厨”殿堂。
作为电视荧屏长盛不衰的节目品类,美食综艺既具有抓人眼球的“舌尖刺激”,也有浓浓的生活场景。纵观当下热播美食综艺呈现三大明显特质,提升着美食综艺的观感。
中国人奉行“民以食为天”,而国外民众一样认同饮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以“美食”为纽带,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人文、文化追根溯源,成为美食节目不断拓展的主题,而对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挖掘和再现则是美食节目制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近期,我们看到了国内美食节目的大格局与广胸怀。
从阿根廷驻华大使馆出发,开启舌尖上的“环球发现之旅”,《大师的厨房》首站来到阿根廷驻华大使馆,由李晨、吴尊、何超莲、刘维、孙怡、王子异六人组成的“美食研习小队”,在品尝烹调美食的同时,感受阿根廷独有的文化魅力。进出使馆的佳肴,凝结成跨文化交流的结晶。《大使的厨房》探索“美食+”综艺新模式,在“美食+文旅+真人秀”的架构下,做了一道中外美食星月交辉、不同文明交融的“创意融合菜”。
以“大使的厨房”为主题,《大师的厨房》不拘泥于美食,而是去探索、去发现大使馆内丰富的文化印记,展开国际文化交流。比如“探戈起源于哪里?”“哪个乐器被称为探戈的灵魂?”等这些趣味问答,不经意间就让嘉宾和观众get到了探戈的知识点。在首期节目中,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Sabino Vaca Narvaja)亲自展示“马黛茶”的冲泡方法,从各种茶叶、多款茶壶到内置弹簧的吸管,嘉宾和观众深入了解了这一独特的阿根廷国宝。
接下来,《大使的厨房》还将前往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使节为信,美食为桥,携手并进,相信随着节目的播出,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缤纷碰撞,将不断展现美美与共的国际情谊。
即将在腾讯视频播出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将重新回归全球视野,以“一粒谷物”的视角带领观众寻味中国之余,也将前往欧洲、南美、北美、西亚等地,共同探寻谷物与人类的共生故事。
作为人类餐桌上必不可缺的食物,《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将以全球谷物美食作为破题点,在探寻中外丰富美食文化的背后,也将继续观照美食背后所共通的人类情感。尽管相隔万里,但人们对谷物的同等热爱让不同民族和饮食文化有了新的情感衔接点。
美食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味蕾、舌尖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美食更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累积和释放,用情感佐味的美食更让人记忆深刻。
比如很多人喜欢《早餐中国》,喜欢它和地气接得紧紧的。这份紧密不仅是对在地风味的道地呈现,也是把在地人的表情、口味、喜好以及他们——尤其是早餐店老板们的故事纪录其中。乡土风俗、人情百态,让《早餐中国》里的早餐有了情的加持、域的面貌,生发出了更多可回味的空间。
从“一朝一食,打卡幸福”“我认真做,您慢慢吃”“太阳照常升起”,到如今的“早安,这热气腾腾的人间”——早餐是丰富的,早餐是有仪式感的,早餐是治愈的,早餐里有着对自己、对当下、对人间的勉励和热爱。口号的变化传达着《早餐中国》第四季对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阜盛、对东西南北中的丰富民情,以及对作为纪录者的自己的逐步、深入体悟。
西双版纳糯米饭、开封四味菜、高邮阳春面、邵武脚掌糍、南京牛肉锅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30集短片,30份各地特色风味,一地一食,一城一味。有些在你看来是闻所未闻的新奇吃食,但在当地,它们是日常、是习惯,是植根于胃肠里的一份踏实。《早餐中国》第四季的故事依旧以早餐店老板为主角,但不再都是小确幸——粗砺不平的生活、遭遇困顿的人生、挣扎前行的人们,都将在节目中真实呈现。
“美食”本身仍然是美食节目的永恒话题之一,但表达方式却不再单一而传统。 丰富的新主题资源为美食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美食节目在形态创新上也走出了一条有益又有用的创新路数。
比如《大使的厨房》探索“美食+”综艺新模式,在“美食+文旅+真人秀”的架构下开启美食之旅。在设置上,节目中“美食研习小队”分为两队,他们将通过文化互动、美食品尝等环节获得各国“饮食密码”,不仅要复刻特色菜品,更要将“饮食密码”与中国美食结合创新,研发中外融合新菜品,若新菜品得到了大使馆的青睐,就可以加入“环球美食菜谱”。
此外,节目的美食复刻环节,更是《大使的厨房》“重头戏”。比如首期节目依俗语“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分队,“高盐值队”由李晨、吴尊和孙怡组成,“低盐值队”由何超莲、刘维、王子异组成。他们中有的是烹饪小白,有的是厨艺达人,需要在90分钟内复刻四道菜,并由阿根廷华侨、阿根廷友人打分评价。
整个过程可以用吴尊烧干的一锅烩牛肉形容——热火朝天。作为节目的真人秀部分,既有满满的竞技感,也带给观众轻松、治愈、有趣的娱乐感。同时,两队的复刻过程也是一次厨房教学,回归传统美食综艺的生活服务功能,引得不少美食爱好者“摩拳擦掌”。
具象到美食节目来说,充分利用和挖掘综艺元素,并将其与普通观众的饮食习惯、生活观念、价值追求结合起来,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更具娱乐性,这也是美食节目在众多节目中独树一帜的重要看点。
为了让美食节目更有看头,更丰富和具有层次感,如今,更多节目制作者尝试将多种元素与美食节目进行混搭,比如音乐、旅游、时尚、访谈、真人秀等,这种混搭的结果让节目看起来更具时代气息,也更能赢得当下受众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点。
可以说,美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大众传播中最普及、最共通的语言。而习惯于传统表达的电视人,更应该从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中,找到美食节目的最合适的形态和最准确的表达。正如美食所带来的味道,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当我们对娱乐节目乐此不疲的时候,希望热播美食节目都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