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神域有第二季吗3月5日,河北石家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又一次走进影院。16年前,这部电影意外地夺得当年的票房冠军。16年来,它已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了40遍,依然吸引着无数人,打动了无数人。
就在同一天,上海青浦。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今年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由谭盾和张军担纲制作人的这出展现园林之美的《牡丹亭》,自2010年起已上演100余场,成为一张余韵绵长的文化名片。
是什么,让它们拥有如此长久的动人力量?是什么,赋予它们超越种族和语言的魅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共识的今天,如何在“文化热”中保持清醒和沉着?如何让文化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表了见解。
穿越30多年的《父亲》的眼神——2月26日,中国美术馆,一位参观者在罗中立的油画名作《父亲》前驻足良久。这幅曾经感动整个中国的画作,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面是一些地方持续高涨的文化建设热情,文化园区遍地开花,不少出现同质化、空壳化倾向;“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求大、求快的“文化GDP”心理隐隐作祟。一面是人们对精品力作的追捧和渴求,对人性中善良、美好的呼唤。文化的本和末、体和用,需要更加理性的认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殊印记,文化有直指心灵的力量。那么,文化最核心的是什么?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文化是一种自觉,一种良知,或者说善良。
文化在当下有点本末倒置了。以为每个城市有“三个馆”“两个院”就是文化。“三个馆”是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两个院”是音乐厅、大剧院。不管是否用得着、用得好,以为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有外国人设计,就是文化自觉。其实,这体现的是不自觉。
现在,林林总总的现象让人们纠结、不如意。为什么?因为真实的文化精髓被忘却了。如何用文化体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今天我们的文化表达有多少能直达心灵,体现这10个字的理念?不是我们的民族缺乏这些元素,而是这些元素被熟视无睹,被相当程度边缘化了。
这些天,根据150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悲惨世界》正在国内热映。吸引人们的是什么?就是文化中的从善如流,就是人性的善良和恻隐之心。而这一切,中华文化的元素中都不少,我们缺少的是深刻、动人的表达。纵观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如同一本大写的书,这当中有自觉、有善良、有宽容、有勇气,绝非那些虚幻的大节大庆、大建筑大制作大场景所能比拟。
电视荧屏的“家长里短热”——近年来,婆媳、姑嫂等题材的家庭伦理剧泛滥荧屏,天天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好像一天不打闹不吵架,就不叫过日子”,看似力图展示生活的真实,热闹之后留下的却只有卑琐和平庸。
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引领灵魂和人格的健康向上,让群众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是生产优秀的文艺作品,还要把作品中的美讲给大家听,传播这种美,进而让精神之美外化于形。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一旦国力强盛、时代强健、精神自信,文艺发展就具备了宽松的环境,犹如一场甘霖,顿时让草木葱郁。整体而言,如今的文艺创作正处在草木葱郁的阶段。中国在国际上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文化形象,满面春风、从容不迫。
但同时也得承认,问题还有不少。比如社会行为失范、公共道德失衡等,扭转其势头不是仅仅依靠行政力量就可以奏效的。文艺工作者需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应互相沟通、加强探讨,最终达成基本共识,编织成一曲动听而婉转的“交响乐”,最终有助于世道人心的提升。
当前的文艺创作,应该对传统文化保持足够的自信。优秀的传统渗透在每一个人的基因里。尽管文艺领域存在一些乱象,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时段”,难免会听到刺耳的声音,难免会看到刺眼的色彩。但社会舆论随时自发地产生着制衡作用,一旦出现了违背文艺创作规律或侵犯道德公约的作品,在任何一个角落里,都有警惕的眼睛。而且,理性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有力。这种力量,源自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内在文化心理。
一个社会中,从最小事到最大事,处处皆文化。文艺工作者就是将文化具体到一张画、一本书、一种表现手法里,呈现给群众。同时,文化又不仅仅是几张画、几出戏的浮面要求,更是塑造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公共道德修养的内在需要,让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心灵的滋养。文化不是自娱自乐,文艺工作者更要当好价值传播的桥梁。有了服务意识,心就会变得广博有力。
一个老百姓的馆——“几年前的大年初一,我去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正赶上作家程乃珊在作讲座,谈文学。我看到的是,居民坐了满满一屋,听得津津有味。我在想,这个馆是老百姓的馆,文学和大众在这里碰撞,擦出了火花。”
这是采访中施大畏讲起的一个故事。过去5年,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下一个5年,政府如何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这一课题。
让文化抵达每个人的心灵,提升整个民族的文明和道德素养,需要我们每个人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满足群众对“文化民生”的需求。高楼大厦一年两年就能拔地而起,而文化则是“慢工出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春风化雨、水到渠成、久久为功。提升每个个体的文明程度,就能在人类文明的阶梯上往前走。一步步去做,哪怕慢,也是在往前推进。
文化应是勿需别人提醒的善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是善良、从善如流。当中国连续三年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否跟得上?可以说,对文化的思考,是对中国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勇气的思考。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滋养着社会的道德心灵,塑造着城市的品格气质。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文化的坚实支撑。坚守文化追求,传播正能量,建设软实力,方能成就一个文明的厚度、深度和高度。(本报记者颜维琦王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