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积安近况简介:在推动文化领域创新发展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针对目前文化领域有高原没高峰的现象应该如何解决呢?中国网的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国网两会访谈。在推动文化领域创新发展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针对目前文化领域有高原没高峰的现象应该如何解决呢?中国网的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冯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您怎么看国内现在文学领域的现状?有评价说现在国学精品难再寻,又有数据显示2014年社科语言类的作品出现萎缩的趋势,您对此怎么看呢?
冯骥才:我觉得这个意见我倒是同意。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阅读的原因,就是阅读需求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写作的原因。写作比较浮躁,恐怕也受网络化的影响。
因为中国写作是用方块字写作的,所以每一个方块字中国人写作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唐宋的散文。从中国的文学史来讲,是诗歌在前面,先繁荣起来,先成熟了,然后是散文,所以中国的散文受诗歌的影响。比如我们说唐宋的散文,苏东坡的散文、欧阳修的散文、苏轼的散文,他们的散文实际上都像写诗一样,每一个字都很讲究,就是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不可,都非常讲究。现在的语言不这么讲究了,我觉得跟网络化有关系,跟网络阅读,阅读习惯、语言习惯有关系,所以影响到写作人。写作人觉得,我感觉表达出来了,所以不用推敲每一个字的那种精确性、精准性,所以影响精品的产生。
有很多的精品都是人生的沉淀,如果没有经过一个沉淀,这(种沉淀)需要长时间产生出来的,太快速地写是不行的,所以(缺少精品)跟写作有关系,跟阅读有关系。我们在网上阅读的时候,基本上是浏览式的阅读,很少是用内心深深地感受一个作品。(现在)阅读的方式、写作的方式,我觉得改变了或者异化了我们原来的写作和阅读,所以造成了你说的文学语言类的作品精品不多。
中国网:其实我们现在也注意到,文坛的主要力量还是以40后、50后,包括60后为主,这中间就出现一个断层,70后、80后可能难挑大梁,您对此怎么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冯骥才:我觉得有的时候需要跟网络保持一点距离。网络我也用的原因,是我要快速获得最新的资讯,还有查找很多的资料,网络其实方便的多,如果你要用字典或者在图书馆找很困难。可是有时候你要找更深的东西,还就得钻到图书馆里,有时候网络还不能够全都概括进去。
有时候你要阅读的时候,往深里品味的时候,抱着电脑也不太可能,有时候还要拿一本书,我觉得有时候阅读也好、写作也好、欣赏东西也好,需要一些传统的方式。我们尽管离不开电脑,也离不开手机,但是有时候要保持一点距离。
另外,一些年轻的写家还是要多读一点书,尤其要多读一些古代经典,写作的时候还得有语言美的追求。
中国网:您认为在未来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包括文化的创新创作方面,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哪些作用呢?
冯骥才:我认为政府对文化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来讲,政府手里有钱、有实力,它每年都要通过一个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会都是一些方面的专家,很客观的,一般来讲是没有腐败的,走后门是不可能的,这样选择一些有潜质的,非常有希望的艺术家。国家主要是支持。支持不见得给他钱,可以给他各种条件。比如艺术家我给你举办一个展览,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因为艺术是慢慢培育出来的东西,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下子就把艺术弄出来,不能用的方式。
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往往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慢慢影响我们,所以跟一个人的气质一样,比如我们的气质往往跟我们读过的作品,听过的音乐,看过的一些艺术作品有很大的关系,它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气质也是一样,你要一个人富起来是容易的,说这个人我给他200万,他马上能够富起来,但是你让一个人有气质是难的。所以气质是慢慢的修养、慢慢的养育,我觉得人还是应该静下来。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这个社会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市场化的时代、消费的时代、物欲的时代,这些是改不了的,但是我觉得人要活得有滋有味还得安静。
中国网:习主席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包括会议讨论中也提到“有高原没高峰”以及“数量多质量差”的现象,您是怎么评价,您认为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冯骥才:我觉得一个国家必须有文化的高峰,比如说俄罗斯文化,如果没有托尔斯泰、没有契科夫这样的作家,没有像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这样的音乐家,没有列宾、苏里科夫这样的画家,俄罗斯的艺术就是一个高原,它不是高峰,它必须有这些艺术家在那儿。有托尔斯泰不完全是一个人,他带着一大堆作品,他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些作品在那儿,所以俄罗斯是这样。
法国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莫奈、梵高这样的画家,没有托尔斯泰、雨果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化立刻就矮下一大块。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四大名著,没有李白、杜甫,我们就没有办法那么牛,说中华五千年那么辉煌灿烂,必须得有高峰。但是我们有历史的高峰,我们没有当代文化的高峰,这是一个问题。
冯骥才:比如八十年代的时候,像我这个年代,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画家叫罗中立,画过一个父亲的画,那幅画当时震撼了所有的人。那时候舞蹈,比如说《丝路花雨》也是影响非常大的,那些东西是作为历史经典留下来,也就是说我们有历史的经典,我们没有当代的经典性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家还是应该有文化战略。国家应该有一个文化眼光,他能够把好的作品推到前台来,能够让老百姓都看见它。如果国家没有这个战略,整个文化就平面化的淹没在市场里面,老百姓有的时候没有办法选择,他觉得这个好玩就看了。
二是不是特别强调文化娱乐功能的那部分,(而是)需要那种精神性的文化,国家应该要养育这个时代文化的高峰里面的顶层部分。
三是在艺术家上,艺术家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要开阔自己的思想,获得文化的视野,要有很好的养育,就是这样的气质,这种开阔的视野、胸怀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生活,但是我们缺乏看生活的那种更宏大的、更深邃的眼光。
中国网:其实打造高峰就是需要一些好的作品,在您个人看来您认为什么是好的文艺作品,有什么标准?
冯骥才:好的作品,我认为它应该是深刻的反映这个时代,深邃的反映这个时代。我觉得应该创造出非常好的艺术形象来,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其它美的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它必须是有创意的、有创造性的,它有提供一个新的东西,新的东西不一定马上被人们接受,但是过一段时间人们慢慢接受了。一种新的审美、一个艺术形式刚出来的时候,它带有反派性质的,慢慢就能接受它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这个作品出来一定要有广泛的影响,有震撼力,它震撼和影响了一个时代,感动了亿万人们的心灵,这个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昔日四处寻找合伙人的草根创业者,通过“车库”的孵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方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