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礼坊2021年东京奥运会举行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苏尼莎·李的美国女运动员,在女子个人体操的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好奇的国人凭着对“李”这个姓氏的敏感,断定她可能是个华裔运动员。然而,经过一番深入了解之后,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位苏尼莎·李其实是一位“美国苗族人”。
其实论上一代的国籍,苏尼莎·李应该算是老挝裔美国人。据说目前像苏尼莎·李一样生活在美国的苗族人口,已经突破了三十万。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觉得很疑惑,一个苗族人为什么成为“老挝裔美籍运动员”呢?因为我们中国的史书上面,一直在说“苗族”人是九黎族的后代。
大约在五千多年以前,九黎族和我们汉人的祖先一样生活在中原。后来九黎的首领蚩尤被黄帝打败,苗人的先祖才从中原撤退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接着,又经历了一千多年战乱,苗人最终定居在我国的湘西、云南和贵州等省份。在国人的印象当中,这个民族是属于我国西南独有的少数民族。
那么,美国的苗族人是在什么时候跑到美国去的,后来又为什么能发展壮大到三十万人之众呢?这个故事,还要从中国古代中原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说起。
我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对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政权,很多时候并不是实际控制,而是采用一种比较松散的“羁糜政策”进行管理。
所谓“羁糜政策”,其实就是利用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约束、控制由少数民族占领的边境地带,让当地政权和中原王朝维持一种朝贡贸易关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原王朝的边境获得了安宁,而少数民族政权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在正常情况下,双方还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一旦遇到了战争,中原王朝也有义务出兵保护少数民族政权。与此同时,中原王朝也有向少民政权“征兵”的权力。
所以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只要不造中原王朝的反,并且按时、定量地完成岁贡,在地方政治上就可以一直拥有自治权。
在清朝雍正以前,中原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土司家族事实上相当于一个地方上的“土皇帝”,土司的职位是“世袭”的。
在一个土司管辖的地区内,中原王朝的行政、民事、刑事法令完全不起作用。苗人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讲话与中原人有一定的区别。
由于采用“土司制度”,中原王朝并不会干涉土司领地内百姓的教育问题,所以土司贵族并不会为老百姓的“扫盲”问题操心。
至于苗族自己的“苗文”,也只有当地上层贵族才识得,普通农奴根本就没有机会学习。正是因为这样,苗人的文盲率很高。
当中国已进入帝国时代时,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还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奴社会里。进入十七世纪后,雍正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取消“土司制度”,把包括苗人在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国家管理的正常管理之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苗族土司率领辖下那些不愿意融入中原文化的苗族人,从中国南迁至老挝定居。
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些苗人一直生活在老挝境内,成为当地第三大民族,其中王氏苗族人成了老挝皇室中的一支。
那么,这一批定居老挝的苗族人,后来又是怎么去的美国呢?提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打的那一场越南战争了。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原来处于分裂状态的南越与北越,正打算通过一个协议实现“和平统一”。美国情报部门得到消息后,告诉了当时美国政府的高层。
由于当时北越亲共,美国担心一旦统一,会让在中南半岛上坐大。于是美国开始扶持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的“亲美势力”,极力阻止越南统一,结果引发了越战。
老挝是美国人笼络的三个势力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这个国家政坛上也有三股势力。一支亲美,一支亲越,一支保持中立。
亲美的,正是老挝的苗族王宝等人。以他代表的苗人贵族势力,主张老挝应当向西方人进行学习,改革政体为“君主立宪制”。
因为这个原因,美国人主动拉拢王氏,并挑唆苗族的王家军,与巴特寮军队进行战斗。这场仗打了十几年,结果非常惨烈。
美国人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一直不断派出飞机轰炸越南“胡志明小道”。在越南战争进行的同时,老挝苗人王家军也为配合美军,一直与巴特寮血战。
在这场持续十几年的战争中,老挝苗族参战者成千上万地死亡。为了帮美国政府打仗,老挝苗族王家军到后面成年男性都差不多死光了,只能向前线派出大批“童子军”。
作为战神蚩尤的后代,老挝的苗族人已经做好了战至最后一滴血的打算。可是谁能想到,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灰溜溜地撤出了越南。
事后,美国人退出中南半岛,老挝的苗族军队却遭到敌对势力的报复与清算。他们被迫大批逃离这个国家,去泰国寻求避难。
最后,这一批苗人在联合国的帮助下,陆续移民去了美国。老挝苗族向美国移民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概持续了三十多年以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已有十万老挝苗族人定居美国。千禧年之后达到十八万人,如今美国的苗族人口,已经突破了三十万大关。那么,为什么移民的进程这么慢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苗人本身的文化程度很低,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美国的苗族人,大多是不懂英语的,相当大一部分人可能连汉语都不会,字都不会写,会英语的人极少。
不过据说第一代移民中,苗族妇女的文化程度比男性还要高一些。有一部分苗人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后,很快学会了英语。
等他们生下孩子后,第二代大部分就只会讲英语,苗语都不会讲了。之前有网友在讨论,苗族有没有自己的文字。
我看到的资料上说,苗族是有自己的苗文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与制度的影响,在土司制度时代,苗文只能在贵族之中流行,普通农奴是不可能有机会去学习的。
这些苗族人去到美国之后,苗文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于是慢慢地,就连一些长辈也不怎么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一些苗人联合起来,办了一些文化沙龙和“老挝之家”、传承协会之类的松散组织,希望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同时,他们还在苗人的聚居区,专门办了苗文学校或者是补习班。至于汉语,自从十七世纪这一批苗族人迁去老挝以后,很多人就已经不会说了。
等到他们的移民去了美国后,主要使用的语言工具已经换成了英语,更不可能专门去学汉语。不过由于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复兴,所以海外有一些苗人,也在主动学习中文。
不过我们也不能指望他们对中国能有什么文化认同,虽然在我们看来苗族是九黎族后裔,也属于华夏一脉,但是美国的这一批苗族人,则未必有同样的想法。
毕竟当年他们就是因为文化差异,拒绝融入主体民族,才选择迁徙国外的。总而言之,如今美国的苗族,就是中国古代苗族的一个分支。
除了苗族,南方还有民族有同样的情况。比如云南的傣族,他们不知道起源自哪里,有专家认为傣族人的先辈,可能是从北方哀牢山一带迁移到了云南,后来在这里建立了国家。
南宋时著名的大理国,就是这个民族的人创建的。后来在忽必烈灭了大理以后,或者在那之前,有大理国的人迁到了如今的泰国境内。
而这一次南迁的傣族人,后来就成为了泰国的主体民族之一的“泰族”。他们的佛教信仰、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都差不太多。
另外,中国的京族又名“越族”,和如今的越南人同属一个民族。越南的北部古称“交趾”,当初秦始皇派大将赵佗去打百越,后者在那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南越国”。
到了汉初的时候,赵佗派人回到中国,主动缔结了宗藩关系。中间经历千年岁月,越南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分分合合。到北宋的时候,越南还和北宋保持着朝贡关系。
但是由于越南的北部地区,地处热带丛山峻岭之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济和农业都不发达,所以北宋统治者认为这一块地方有一点“鸡肋”。
当初交趾人闹事的时候,北宋朝廷曾经派出大将狄青前去平乱。后来狄青被文臣排挤,郁郁而终,又有大将农智高站出来,带兵去打那些叛乱的交趾人。
可惜北宋朝廷一心只想过“小国寡民”的安稳日子,于是最后就干脆把交趾那块儿地盘,直接给放弃了。
明朝时期越南曾经短暂被中国统治,后来又恢复了宗藩关系。一直到清朝灭亡后,当地的官员都穿的都是我们明朝的官服,帝后的服饰也和明朝时一样。
美国这三十万的苗族人,和中国的苗族是同源的。他们的祖先,应该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南迁到老挝的那一支。
后来这些老挝苗族因为在越战中帮助过美国,遭到清算,于是逃难到了泰国,最后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移民美国。
现在的美国苗族,在异国一直很努力地维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过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多只会讲英语,至于汉语,可能在他们十七世纪移民到老挝以后,就不太会说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美国的苗族人,会认为自己是华人吗?据说有一部分认为是,但是另一部分就不好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