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执事ova2游子经常思乡,引起无限乡愁。其实,乡愁和文化习俗有关系,而且文化习俗已经渗透到人的潜意识里,无法改变。于是,在一些游子的眼里,故乡的文化习俗成了乡愁的主要内容。
人出生在故乡,会受到故乡文化习俗的影响。从孩子的满月酒,到孩子的成年礼,都有很深的影响。孩子会受到家乡人的重视,尤其是受到家族的重视。从小吃谁的奶水长大,就会受谁的影响比较深,而且吃什么饭就养成什么脾胃。于是,故乡的食物成了很多游子思念的由头,由食物而想到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想到人情世故,想到礼尚往来,而且人们会自动屏蔽对故乡不好的印象,只是记住故乡的好印象。这种好印象越到老年就越明晰,甚至心心念念要回到故乡去。
故乡的食物和水已经渗透到游子的血液里,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故乡的人情世故已经成了他们学习周围事物要面对的人生第一课,印象比较深刻,即便做梦的时候,也会梦到。而故乡的节日习俗已经以一种定时效应深深印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去和故乡人同步完成某些节日仪式。
过年就要和故乡人一样打扫卫生,买肉,包饺子,放鞭炮,上坟,串门拜年,即便一些环节省了,也知道省了哪些环节,还会想到故乡人这个时候在干什么,是怎么完成这些环节的,讲给儿孙辈听,让他们知道故乡人过年的习俗。正月十二老鼠娶媳妇,吃炒黄豆,游百病。正月十五闹花灯,猜灯谜,看舞龙灯的。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清明节和七月十五要到坟地烧纸钱,祭拜先人。而这两个节日最让游子们不能心安,必须得回家上坟,不然就要接到“那边”的先人托梦了,说是没钱花了,要给远在他乡的游子要钱花。八月十五就是举家团圆的日子,赏桂花,赏月,吃月饼。要是游子回不了家,就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触,却是迫不得已。其他的节日也是如此,大多都遵循一定的文化习俗。而这些文化习俗在游子小的时候已经形成,让游子们都知道了,也都跟着做了,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惯性,到那个时候就会想干点什么,不然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只是,现在资本和权力进入到文化习俗中来,在城市化进程初步完成之后,不再强调文化习俗,也不再提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而要强调城市文明的好处,恨不得要人们都搬到城里去住。于是,很多人都贷款买楼买车,也就变得不自由了。城市文化似乎排斥故乡的文化习俗,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对一些大节日的文化习俗有些了解,而对于小节日的文化习俗根本不知道,对于农村的文化习俗也不是很了解。而农村的文化习俗比较丰富,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便以后走出去了,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也仍然知道自己是哪里的人,知道故乡的文化习俗有什么,在中秋节的时候会产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
文化习俗是一种软性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却随着成长印在人的脑海里,成了一种深刻的记忆。即便人们每年只经历一次习俗行动,也仍然久久不能忘怀。即便节日习俗大多都是吃喝玩乐,也仍然让人不肯轻易舍弃。不过,城市化进程中,资本和权力不再重视文化习俗,把各种节日打造成购物节,怂恿人们抢购物券,进行消费。而节日中的一些文化习俗已经彻底没落了,以至于很多文化习俗让人们记不起来了,而邻国却窃取了我们的文化习俗,不但把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非要把春节以及春节的放炮习俗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这边不重视,他们那边反而重视。要是我们不去申请,他们还会一直申请下去,会把我们的文化习俗全都变成他们的,变成世界承认的他们的文化习俗。资本和权力无动于衷,只是鼓动人们趁着节日消费,而邻国的权力和资本却很重视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能够拉动经济,成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主角。商家们借助节日,促进消费,但更应该在文化习俗方面多下功夫,让商品变得更加丰富,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适合中国人的文化特点,而不能让西洋人的东西代替我们的东西,更不能让邻国不断窃取我们的节日文化。
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游子思乡,只是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就有太多太多,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思乡的内核就是文化习俗的影响,虽然诗人们、游子们大多没有说出思乡的根源是什么,但已经通过反复诉说,反复做梦,懂得故乡的好处。俗话说“叶落归根”,远方的游子需要回到故乡,看看故乡的发展,能不能出一份力,把故乡建设得更好,同时要保护故乡的文化习俗,尽量保持原生态。
或许,人就是这么回事。儿时的文化习俗已经深深烙印在潜意识,不断蹦出来,尤其是节日的时候,会出来产生影响。那么,何不了了心愿,回故乡走一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