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亿电脑闹钟日前,“山东梆子进北京——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在北京落下帷幕。展演活动安排四台山东梆子优秀大戏进行了8场精彩演出,这也成为新中国成立 65年来,山东戏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单一剧种晋京演出的文艺盛会。这些剧目文本上挖掘经典、瞄准生活;声腔上遵循传统、大胆探索;表演上名家与新秀同台 竞技,其演出带来的轰动景象,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可以说,此次展演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山东梆子的新发展、新成果、新人才,张扬了该剧种的艺术魅力和齐鲁梨园 的多彩风姿,创造了独特的“山东梆子现象”。
作为山东的一个地方戏剧种,伴随着专业院团的纷纷解散,山东梆子从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走向沉寂。为什么30年后的今天突然出现了一次这么宏大 的组团晋京演出?为什么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出现人才和创作的双重井喷?这是必然还是偶然?本文主要通过对这四台戏的探讨,分析山东梆子崛起的深层本质和根本 原因,梳理几点有价值的经验,使山东梆子复苏这个“个案”上升为“范型”,为该剧种和其他地方戏的后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和可行性的启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山东梆子要重振雄风,光有激情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在其衰落的近30 年中,大批流失的艺人和爱好者在山东梆子曾经流行的鲁西南地区陆续创办了不少庄户剧团,但也只限于节假日、婚丧嫁娶、农闲时节等进行小规模的小戏小段演 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业余班社的演出,对培养观众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仅有这些,对山东梆子的复苏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振兴和扶持力度,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山东梆子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布局全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大力实施了“山东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从财政支持、人才培养、剧目生产、宣传推介等各个方面推 动山东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正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山东地方戏曲振兴工程”的大力扶持和巨大推动下,近10家山东梆子剧团得以恢复,流 失的数百名艺术工作者重新归队,大批新培养的青年人才进团,山东梆子重整旗鼓。可以说,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持是传统戏曲传承、保护和发展开启腾飞模式的 引擎和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传统文化的振兴,近年来,一批创作人才投身戏曲编剧的行列,“剧本荒”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各大院团还是为找 不到合适的文本而头疼。判断一个文本是否合适的最核心标准有两点:一是剧作与剧种风格的协调统一;二是创作的理念是否与当代观众的审美协调统一。第一点强 调的是坚持艺术本体,第二点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展演的四台戏,在这两方面有新的突破。
首先,尊重传统、挖掘经典。山东梆子有300年的历史,具有非常丰富的剧目财富。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就是根据该剧种的经典传统剧目《两狼山》 改编而来,它在继承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当代意识的改编。摒弃了原剧中将“杨家将”、“萧太后”、“潘美”、“王侁”等人物一分为二的创作理念, 而赋以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使该剧纠结的“爱国与忠君”主题拓展为“个人、家国、荣辱、尊严等陷入困境时的沉浮”,让该剧由一部爱国剧上升为一部大气磅礴的 史诗戏,从而使该剧完成了一次较为完美的创造性转化。
其次,瞄准现实生活,直面当代矛盾。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主要围绕一个农村留守女人面对在城里创业成功的丈夫跟城里女子结合后的故事展开, 这个题材在有些创作者看来,是非常敏感不好表现的,但这确确实实是我们当代的生活,这是事实且不是个案。该剧主创不仅正面大胆地去写这个问题,而且,还揭 露了隐藏在背后的深厚意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代价。这样的文本便具有了厚重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该剧当之无愧地成为戏曲现代戏画廊中一个有分量有胆识的作 品。
一个剧种的风格特色,可以从多方面得以体现,但区别于不同剧种的最主要标志则是其唱腔音乐,也即声腔艺术。令人担忧的是,地方戏出现了一种向京剧、昆曲看齐的倾向,戏曲音乐变了味,剧种之间的差别也变得模糊不清。
这次晋京演出的四台戏,在唱腔设计中,对山东梆子声腔的继承和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在唱腔设计方面,不仅保持了各种板式的基本结构特 点,而且在旋律上也基本遵循着传统的行腔方法和旋律。尤其在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情感丰富的唱段设计中,多采用了传统的板式组合方法,充分发挥了该剧种唱腔 高亢激昂的优长。
同时,在充分尊重传统,保持剧种风格特色的前提下,也做了一些改革性的探索和尝试。为了克服山东梆子传统唱腔中因音域偏高而形成的高亢有余、低 婉不足的弱点,一些唱腔将音域向低音区扩展,增加了表现力,如《圣水河的月亮》中老耿的几段【二八板】,使唱腔更为流畅,高低旋律对比鲜明,对人物形象的 塑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增加合唱、伴唱和重唱,赋予古老的山东梆子艺术以新的时代气息,也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追求。
戏曲自古以来是“角儿”的艺术,一个名角儿能带动一个剧种。参加本次展演的主要演员都是目前活跃在山东梆子舞台上的最顶尖的艺术家。如《萧城太 后》中太后的扮演者章兰是“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圣水河的月亮》中老耿的扮演者李新花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获 得者;《古城女人》中陶贞兰的扮演者祝凤晨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山东梆子十大名演”;《两狼山上》杨业的扮演者杨圣军是第十届中国艺术 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山东梆子十大名演”。同时,一批青年新秀在这四台戏中崭露头角,表演和演唱各有千秋。据统计,近年来,各地市的山东梆子剧团通过 “依团带班”和与艺校联合培养的方式,共培养青年人才200人左右,他们年龄基本都在25至30岁之间,很多人已逐渐成长为各个院团的主要力量,在各项赛 事的演出中开始崭露头角。人才是一个剧种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山东梆子已经储备了非常丰厚的后备人才,并且建立了一支老中青三代演员有机结合的艺术队伍, 这对山东梆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军人物扛大旗,青年新秀做后盾,这是山东梆子和地方戏剧种振兴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