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传说歌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就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自强深深地融贯于新时代中国人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问题,越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在思想理论层面,我们党反复以“精神基因”“独特标识”“灵魂”等形容文化意义,以“最深层次的认同”“最根本的自信”等定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断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战略顶层设计层面,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落笔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战略勾画,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发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新号令,就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出新推进,将建成文化强国写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实践推进层面,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清晰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样展现着创新的果敢和锐气,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一个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出的始终面向未来、敢于并善于开创未来的强音。
文化领域的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都是推进文化创新中的“守正”之举。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等文化领域的守正之则。坚定的守正创新,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文化发展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生、文化大国成为现代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汲取新鲜营养、增进创新思维、在新陈代谢中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生机蓬勃、自信从容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以开阔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协和万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汇万流而成一宗,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人,同样具有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进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深化文明互鉴相统一,既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立足本国本民族实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取长补短、择善而用,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覆盖更为广泛,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不断深化发展,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以坚定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的精神气质。报告强调了文化的“自信自强”,但自信自强,与自我封闭、唯我独尊决然不同。博大的开放气度,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展现的光辉形象,是当代中国直面世界的坚定姿态,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再铸辉煌的重要特质所在。
坚持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人民性,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来概括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的本质特征,以“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来表达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始终坚持的方向,其中便体现着对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自觉坚持与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明确地提出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发了新时代中国人的“人民至上”观,并将之贯穿于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方面面。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入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根本立场、重大原则、本质要求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步前行。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论述、对文化建设各关键方面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都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现代化,将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锻造更有力量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