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积安近况全运会是代表国内体育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回顾走过的62年历史,全运会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烙印,既培养了大批竞技体育人才,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如今,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全运会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四届全运会日前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的重要节点。全运会,这项走过62年历史、代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烙印,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国一盘棋”,再到如今的“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项体育盛会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展现的光彩与成就。
20世纪50年代末,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激励下,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为契机,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
首届全运会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来自29个代表团的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会徽由金色跑道、金色麦穗和红色“1”字组成,麦穗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硕成果,而似乎要冲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头”,象征着当时人们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激情。
诗人郭小川曾这样描述全运会带来的感受:“作为观众的一员,我(也许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倒并不是经常特别关心谁胜谁负的。而经常使我格外关切和折服的,却是优秀运动员的那种坚强的意志力,那种勇敢、那种机智、那种敏捷、那种生气勃勃的气魄、那种青春的美。”游泳名将穆祥雄以1分11秒1的成绩超过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此外,在飞机跳伞、小口径步枪以及航空模型等项目上,都有超过世界纪录的佳绩产生。
在前三届全运会上,共计67人47次超过30项世界纪录。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全国人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体育的风采和中国人民热爱体育的昂扬姿态。
从第五届开始,全运会陆续作出一系列改革和调整:项目设置与奥运会接轨、全运会放在奥运会次年举行、奥运会奖牌和成绩带入全运会等。在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中,全运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运会的举办,既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也推动着体育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激发了群众的体育锻炼热情,新建或改建的场馆设施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奥运金牌超过200枚,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位居金牌榜第一,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健儿能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全运会提供的竞争平台。这种竞争,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加速发展的引擎。
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魏纪中曾参与第一届全运会的组织工作,“全运会的举办,对各地成立体育部门、建立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备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的国家体委要求各参赛代表团把1983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当成选拔和练兵的重要机会,新增了柔道、帆板、艺术体操、曲棍球4个奥运项目。上海运动员朱建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男子跳高预赛、决赛中两次刷新世界纪录。射击选手许海峰也在这届全运会上崭露头角,一年之后,他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奥运会金牌。
第七届全运会1993年在北京和四川举行,此后,全运会安排在奥运会后一年举办,在周期上做到“全运会出人才,亚运会练人才,奥运会出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全运会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全运会也需要承担更多功能。全运会如何转型发展的讨论,也为社会所关注。
2013年8月31日下午,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辽宁沈阳举行。这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一改第六届全运会以来晚上举办开幕式的惯例,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并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全民健身展示,开创赛会新风。“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口号在全运会赛场唱响。
全运会的使命与功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全运会的活力和未来,开始深入大众寻找养分、伸展根系。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在此背景下,2017年8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倡导“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全运会的多项改革措施。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羽毛球、舞龙、健身气功、太极拳、攀岩、轮滑、龙舟、围棋、航空模型等19个群众组比赛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大门敞开,让群众选手参与其中,成为全运会办赛改革的最大亮点。
全运会变得更加亲切了,群众选手有机会登上领奖台、获得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的奖牌。他们也成为榜样,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互相支撑,助推全民健身的开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全运会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原司长吴寿章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运会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很高的综合性赛事,自然也要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本报记者 陈晨曦《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0日 第15 版)
全运会是代表国内体育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回顾走过的62年历史,全运会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烙印,既培养了大批竞技体育人才,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如今,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全运会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四届全运会日前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的重要节点。全运会,这项走过62年历史、代表中国体育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烙印,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国一盘棋”,再到如今的“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项体育盛会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展现的光彩与成就。
20世纪50年代末,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激励下,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为契机,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
首届全运会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来自29个代表团的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会徽由金色跑道、金色麦穗和红色“1”字组成,麦穗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硕成果,而似乎要冲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头”,象征着当时人们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激情。
诗人郭小川曾这样描述全运会带来的感受:“作为观众的一员,我(也许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倒并不是经常特别关心谁胜谁负的。而经常使我格外关切和折服的,却是优秀运动员的那种坚强的意志力,那种勇敢、那种机智、那种敏捷、那种生气勃勃的气魄、那种青春的美。”游泳名将穆祥雄以1分11秒1的成绩超过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此外,在飞机跳伞、小口径步枪以及航空模型等项目上,都有超过世界纪录的佳绩产生。
在前三届全运会上,共计67人47次超过30项世界纪录。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全国人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体育的风采和中国人民热爱体育的昂扬姿态。
从第五届开始,全运会陆续作出一系列改革和调整:项目设置与奥运会接轨、全运会放在奥运会次年举行、奥运会奖牌和成绩带入全运会等。在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中,全运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运会的举办,既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也推动着体育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激发了群众的体育锻炼热情,新建或改建的场馆设施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奥运金牌超过200枚,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位居金牌榜第一,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健儿能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全运会提供的竞争平台。这种竞争,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加速发展的引擎。
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魏纪中曾参与第一届全运会的组织工作,“全运会的举办,对各地成立体育部门、建立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备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的国家体委要求各参赛代表团把1983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当成选拔和练兵的重要机会,新增了柔道、帆板、艺术体操、曲棍球4个奥运项目。上海运动员朱建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男子跳高预赛、决赛中两次刷新世界纪录。射击选手许海峰也在这届全运会上崭露头角,一年之后,他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奥运会金牌。
第七届全运会1993年在北京和四川举行,此后,全运会安排在奥运会后一年举办,在周期上做到“全运会出人才,亚运会练人才,奥运会出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全运会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全运会也需要承担更多功能。全运会如何转型发展的讨论,也为社会所关注。
2013年8月31日下午,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辽宁沈阳举行。这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一改第六届全运会以来晚上举办开幕式的惯例,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并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全民健身展示,开创赛会新风。“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口号在全运会赛场唱响。
全运会的使命与功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全运会的活力和未来,开始深入大众寻找养分、伸展根系。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在此背景下,2017年8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倡导“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全运会的多项改革措施。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羽毛球、舞龙、健身气功、太极拳、攀岩、轮滑、龙舟、围棋、航空模型等19个群众组比赛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大门敞开,让群众选手参与其中,成为全运会办赛改革的最大亮点。
全运会变得更加亲切了,群众选手有机会登上领奖台、获得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的奖牌。他们也成为榜样,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互相支撑,助推全民健身的开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全运会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原司长吴寿章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运会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很高的综合性赛事,自然也要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