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狂龙神从湖北莲藕到西湖醋鱼,从陕北馍馍到新疆烤馕,从兰州拉面到潮州糖葱……最近,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刚刚结束了在CCTV-1综合频道的首播,今起又将在CCTV-9纪录频道每晚10点与观众见面。这部纪录片拍得唯美而生活化,有网友称,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一部美食纪录片,为何能赢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共7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分别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方面一一呈现美食之道。在高清镜头的拍摄下,形形色色的美食披上完美色泽,冲击观众的视觉,挑逗着观众的味觉。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真实到观众可以看见面团在一点点膨胀、闻到米酒飘出来的阵阵甜香、听见小笼包在蒸笼里嗞嗞作响,所有人都流着口水坚持着这每集52分钟的被虐过程,却深感幸福就在彼岸。”微博上网友“Timon_Chien”评价道。
而网络上被疯狂分享的文案,更成为美食爱好者“按图索骥”的宝典。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某美食网站专门推出专题,介绍在哪里可以吃到片中美食。而据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5天,共有584万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
恰逢毕业季,“舌尖上的母校”也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了文字版和图片版,有近40万条微博参与讨论了对母校饮食的独特回忆和情结。
面对热情的观众和巨大的影响力,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已表态会拍续集:“我自己也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了。中国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这7集所能涵盖的,所以还会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
不过,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首集《自然的馈赠》,从这个在大城市餐桌上堪称奢侈品的食材说起,但对于原产地的居民来说,它更多地意味着谋生的手段。伴随着卓玛和妈妈在森林里寻找松茸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辛勤劳动:凌晨3点就要出发,采摘之后还要将菌坑掩盖好,两个月里一共挣了5000元钱……这些贴近生活的细节,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更有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一个个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食材获得的不易与艰难,足以说明此舌尖,堪比刀尖。”豆瓣网上,网友“东巴”如此说。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因此多了一份人情味。因为有着远离家乡、在淤泥里行走的挖藕人,才有莲藕排骨汤的温暖;因为有着阿公阿婆浸米、磨粉、蒸粉、舂捣的辛苦,才有全家团聚吃年糕的温馨;因为有着将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的简单,才有老夫妇共赏日落的相濡以沫……
“看了这片子,爱上了别人的家乡。皆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尝遍了生活的百味。
“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女人嫉妒叫吃醋。这是大家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的缘故。”
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国》在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难免被过度诠释。
不得不承认的是,片中新鲜的原料、精心的制作、原始的风味,唤起的是人们对于美食尘封已久的记忆,而地沟油、添加剂、工业明胶等,似乎才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难怪有评论说,“《舌尖上的中国》是艺术,《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才是现实。”
也正是这份热爱,让《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称呼——“爱国主义大片”。有人认为这是上纲上线、将吃无限拔高,但正如网友“JaneMere”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能毫不做作地激发实实在在的对国家的爱,有啥不好的?”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徐宛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