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激情文学水饺、东北鸡架一路南下,预制菜年夜饭深受爸妈欢迎,腊肉、“鸭屎香”成为北方人最爱年货……1月28日,淘宝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三方食品认证机构恒生发布,共同推出《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展示了近年来年夜饭消费的新观念和新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的变化,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和口味进一步融合。
《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年夜饭出现了南北大融合的趋势,水饺、东北鸡架等典型北方菜品,“席卷”南方年夜饭餐桌,同时腊肉、盆菜、凤凰单枞茶等南方地域美食茶品,也成为北方家庭喜欢的年货。
在传统习俗里,过年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然而,如今“吃饺子”习俗已经南下,进入了南方家庭的年夜饭菜单。据多个饺子品牌销售统计,春节前夕,淘宝店铺购买量排前10的省份,超半数在南方,近70%快递发往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南方省份。
记者也从淘宝天猫了解到,1月24日-2月8日,上淘宝搜“春节不打烊”,依然可以购买到年夜饭等年货,20万淘宝天猫商家在春节期间照常发货,覆盖全国95%的城市。
山东人小文是一位80后,在杭州工作生活了近10年。对他来说,吃饺子几乎成为一种“执念”,“过年不吃饺子,就相当于没过年。”但是,妻子是当地人,不会包饺子,过年就买成品饺子,“饺子和汤圆一样已经成为我家年夜饭的必要元素。”
北方饺子口味一般偏咸香,馅料以猪肉、牛肉、羊肉、白菜为主,近年来,随着饺子南下,粤式甜口水晶虾饺更受年轻人的欢迎,成为“年夜饭”增速最快爆品之一,有店铺销量增速超300%。70后的北京消费者李洪坦言,年夜饭越来越丰富,饺子成为了一种仪式感,口味更加多元化。“今年春节,我也买了广东虾饺,给父母换换口味。”
除了饺子,东北鸡架也成为网红爆款美食,风靡全国。据淘宝统计,春节前夕,有上千万只东北鸡架从沈阳“一路南下”,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东莞,成为人们除夕夜看春晚的最佳下酒菜。
据了解,鸡架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东北地区兴起,随着东北年轻人外出读书、工作,把东北文化和东北鸡架带到了全国各地。东北鸡架商家虞鸿鹏介绍,目前其店铺一天就能卖出200至400只鸡架,且多销往长三角、珠三角,除了经典甜咸口,还研发了麻辣和藤椒等新口味。他认为,东北鸡架物美价廉,且具有解压和社交属性,“啃着鸡架,喝口小酒,刷剧、聚会、聊天,都非常合适,因此颇受年轻人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域美食成为“网红”,走出家乡。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认为,年夜饭南北菜品的迁徙融合,反映了人口流动和文化融合的趋势。“尤其是高铁时代,中国社会的地域特色正在加速交汇融合。”
他强调,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地域食品的全国市场属性增强以及电商平台,共同为小企业大梦想提供了最好的时代机遇。
今年春节,预制菜销量再次上涨,同比去年增长超100%, 成为年夜饭流行菜式之一。这两年预制菜发展很快,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方便、丰富、美味的年夜饭预制菜成为除夕夜首选。调查显示,红烧肉、酱鸭、佛跳墙、清蒸黄鱼、蒜香仔排、大闸蟹等肉菜类预制菜最受欢迎。
据《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春节前夕,年夜饭预制菜套餐的“含肉指数”也较去年增加,平均12个菜品中近10个肉菜,卡路里平均从去年的1518大卡/人升至1763大卡/人,“大鱼大肉”重归年夜饭餐桌。
丰收日电商负责人刘倩介绍,今年其店铺年夜饭预制菜销售增长了3倍,因菜色更多元丰富,单价也提高50%。一位消费者表示,春节会预定几道工艺复杂的“横菜”,比如佛跳墙、盆菜、酒香鲥鱼等,自己再炒几个素菜,方便又美味,家中老人也能够接受。刘倩说,扇子骨、猪肚包鸡、花椒鸡、佛跳墙等地域特色半成品菜,尤受70后、80后消费人群的青睐,“春节不能出游,但要吃遍大江南北。”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预制食品科研人员刘云鹤表示,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每年以20%的增速发展,2019年产值达2400亿,2020年升至3400亿,预计到明年能达到5000亿。经恒生发布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城镇化、小家庭化、单身经济、“懒宅经济”以及“高效率生活”,都带来了新的家庭餐桌需求。
有趣的是,今年春节年夜饭套餐中“大鱼大肉”占比更高。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猪肉、鸡肉、牛肉产能提高,价格更便宜;另一方面,目前,肉类产品开发的预制品也很多,较高地还原了餐厅味道,而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肉类处理麻烦、味道不好把控的问题。
刘云鹤指出,未来主力科研方向是如何将各种配菜,如绿叶菜、土豆、西红柿、豆腐、鸡蛋等,置入预制菜肴中。另外,也有消费者表示,平时为了瘦身只能“吃草”,难得过年回家团聚,当然要“做一只开心的肉食动物。”(李文)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有助于摸清生态产品构成、数量、质量等底数,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新方法。
春末夏初,北京西部的一处科技园区,外面看上去一片静谧,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唇枪舌剑,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项科技项目展开论证。
绿色是海南亮眼的底色,生态是海南宝贵的财富。习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数据安全,才能实现移动支付长足发展。应打造数据安全产业生态,建立和完善移动支付交易安全监控体系,打击移动支付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4月17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一项关于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通知》。通知显示,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具备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球塑造了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迭代,网络平台知识传播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构建起内容多元、渠道丰富的知识图景,而老年群体也随之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
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关于开展2023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已于近日印发,根据《通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研究同意,由中国科协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让我们走近“银发知播”群体中的5位代表,感受他们拥抱新技术、释放光与热的动人情怀。
4月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之后国际上第三颗发射的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全球降水测量卫星家族首添“中国造”。
原来,荔枝的收获分“大小年”。遇上收成好的“大年”,大伙儿却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产量高、品质好;忧的是大量荔枝集中上市,鲜果如果不能及时卖出,那就损失惨重了!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
伴随着人们对工业文明发展的生态后果的反思和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起,形成了以普遍联系、整体论、有机论的生态哲学思维研究“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到2035年,西部科学城建成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技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前列,集聚世界顶尖科学家群体,重点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原创成果突破
日前,由贵州路桥集团承建的贵金古(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高速金烽乌江大桥项目主桥建设已完工,开始为通车前的荷载试验做准备。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我国载人航天环控生保系统已实现由“补给式”向“再生式”根本转换,空间站氧气资源100%再生,水资源闭合度提升到95%以上,每年减少上行补给6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9年,嫦娥四号在鹊桥号中继星的支持下,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