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冬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西方一些家庭教育观念受到很多国内家长热捧,对孩子的期待也不是“父母在,不远游”,而是选择让他们飞得更远。北师大多年德育研究的专家檀传宝教授对目前家庭德育的失当表达了自己的忧思,值得每个家长反思。
这里所谓的“文化”,不是指学历的高低,而是指文化上的自觉程度。而许多没有自觉文化意识的家长,正在犯“没文化”的错误。
比如:在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一些“前卫”的家长鼓励孩子直呼自己(家长)的姓名,其理由是:老外都是这样直呼父母、老师的——如果西方的孩子可以喊父母“约翰”或者“玛丽”,那么中国的家长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们直呼自己“张三”、“李四”呢?
又比如:一些炫富的家长很早就将自己的小孩送到欧美诸国,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文化风险。在波士顿的一所初中女校(就是那种私立的“贵族学校”),笔者就见过好几位中国小“留学生”。在和这些中国女孩交流时,我的脑海里一直翻腾的是这样一个念头——即便这些孩子未来能够健康成长、被成功培养成为美国标准的“合格公民”甚或“精英”,在中国传统中长大的父母们,真的准备好接受一个特别独立、自我、价值多元、没有中国意义上的“孝敬”之心的精致的“Banana”(香蕉人,指皮肤虽然是黄色的但内心已经完全是白人的、完全西化的东方人)了吗?
但愿我的担忧都是杞人忧天,但我所知道的故事,却多是真切的反例:一位中科院院士兴冲冲去美国与自己“最成功”的女儿团聚,本来准备常住美国、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不到一周就打道回府了。原因是他曾经的掌上明珠、现在精神上已成为“美国人”的女儿及其他家人,完全没有对他应有的“孝敬”。另外一位知名大学教授正在被抢救的时候,他唯一的儿子却不见了(正准备登上回美国的飞机)。这位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且功成名就的“优秀儿子”在电话里对他那些正在特护病房外无比愤怒和困惑的七姑八姨们的“合理”解释是:“抱歉,我的假期已满”……
再讲一个美国公民的故事作为补充。2016年底,我千里迢迢去新泽西一个海滨小镇拜访年逾八旬的关怀教育理论大师内尔·诺丁斯教授。告别的时候,我的随便一问“内尔,你平时的生活,很好吧!”,却让我难过了许久。因为她的回答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那“你的孩子们呢?”我继续问。“最近的一个,在佛罗里达……”她说。——享誉世界的诺丁斯教授住的是一栋白色的滨海别墅,有着漂亮的花园,可那又怎样?这个有众多子女(包括亲生和领养的多位子女)、一辈子都致力于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关怀”的耄耋老人在晚年的落寞,在西方文化背景里尚且如此让人疼痛、欷歔不已,如果换做是中国社会的家长们呢?
家庭德育当然是要教孩子做一个合乎道德的“好人”。但家长须知: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一方面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都有共同性,比如我们都要求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好人”),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在道德价值或者道德规范系统中,对所谓“好”,不同文化的人们往往有十分不同的理解。注意教会孩子具体的道德理解,有时比教会孩子那些抽象的道德原则还要重要得多,因为生活本身永远都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理解、尊重不同道德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共处。0
应当努力让孩子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有中国根基、中国气质的谦谦君子、大国国民。
传统文化的营养必须变成现实生活里的文化传统才有意义。无论是对外部文化或是对中华传统的学习,都应当有批判性思维,以便继往开来、解决当代生活的现实问题。家庭德育应当努力让孩子们获得最有创意的幸福人生。
至于低龄出国模式,鉴于前述文化风险,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倘若坚持选择低龄出国,则应当考虑适当针对小留学生的教育援助安排,包括家长长期伴读、保持母文化的学习以及跨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等等。
一句话,家庭德育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觉,家长千万要不犯“没文化”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