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醉人编者按:5月5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二十场在四川泸州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作演讲并与现场400多位观众进行了互动,来自全国的322万网友收看了网络直播。现摘编韩星的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何谓精神?万事万物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具有灵性的状态,就是古人所谓的“精神”。现在一般意义上人的精神就是指人的信仰、理想、信念、伦理、道德、追求、憧憬等。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不然,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形态和表现而言的,二者的关系犹如树干和枝叶的关系。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文化现象中最精致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所谓文化精神,从实质上说也是指民族文化占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观念,它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如果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就如国学泰斗张岱年先生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广义来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是首次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作为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八大任务之一,并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及“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2014年2月24日,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些观念的时代价值,其中第一个就是“讲仁爱”。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
我们现在怎样传承仁爱思想呢?按照仁爱思想践行的次第,第一是我们如何具备仁爱之心,第二是自爱,第三是爱亲人,第四是“泛爱众”,第五即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孔子首先强调的是“刚”的品德,而道家是讲“柔”的,但是道家的柔是“以柔为刚”,道家也是讲“退”的,“以退为进”,是讲“无为”的,“无为而无不为”。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此外,刚柔相济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化为施政手段、兵家谋略、对敌策略、做人风格等等。
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从儒家传统来看,王道本身就是道德与权力的结合。外交方面如果进退失据,刚柔不济,也许更合适的策略是王霸并用,德力兼行。当然,前提是王道为主,霸道为辅,王道为体,霸道为用。
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
中国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其最突出特征是在“和而不同”的精神指导下,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长期以来,经过不同民族的迁徙与发展,中国形成了今天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凝聚力、向心力得益于中华民族对“和而不同”观念的把握与运用,是“和而不同”精神的典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促进当今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绝不是要回到过去,最关键的是通过国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使之在现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文化形态,并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今天,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弘扬其优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不断激活这些精神,树立和强化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国文化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本文摘编自“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二十场活动的现场演讲实录,光明网记者陈城、王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