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技能栏10月19日至21日,2021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隆重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关注着大会盛况,一些专家学者参与了有关汉字文化的演讲。随着大会的进行,汉字文化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甲骨文文化等传统文化在传播中走向世界。今天的时评我们一起聊一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0月19日上午,2021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广场开幕。开幕式上,33个国家近200名嘉宾“云”上出席。开幕式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发表主旨演讲并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对话交流。
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到今年已举办了4届,尤其是今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参与国家多,而且观看直播的网友也有七八万人。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如此受关注、受追捧,是因为汉字的魅力使然。
2021字酷——“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安阳融媒记者 李中华 摄)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自源性文字和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的使用不仅限于中国境内,而且很早就走出国门。现在,汉字不仅在中华大地上被研究、使用,同时还辐射到其他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把汉字称为“明星文字”“魅力文字”一点儿也不为过。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正是通过千年未绝的汉字媒介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汉字记录着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向心力,带来了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汉字的魅力和在世界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字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呵护好、学好、用好汉字,促进汉字文化健康发展。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我们因生活在文字之都而自豪,因古都安阳浓郁的汉字文化气息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殷墟甲骨文,更重要的是学好、用好甲骨文。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创新的形式普及甲骨文知识,我们应该在更广的范围内学习、推广、应用甲骨文,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甲骨文,做好传承,让甲骨文从“高冷”走进大众生活。同时,对外讲好甲骨文故事,让世界了解安阳,让安阳走向世界。
汉字从远古走来,向世界走去。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有提笔忘字的尴尬。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从文字自信开始,做好传承发展,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起来,在推广应用中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安阳发展的向心力,为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提供文化支撑。
“这些字您认识吗?”“一起说说安阳话”……最近,安阳融媒记者随机街访,推出了《安阳知多少》系列短视频。视频中,记者的问题涉及安阳的历史文化、美食、生僻字与甲骨文等内容,因与地方文化及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受到大众欢迎。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文字之都,也是甲骨文的故乡。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片众多。如何在这样一座有着灿烂文明的城市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呢?笔者以为,应该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言行,通过化育让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10月15日,汤阴县(瓦岗)第三届诗经文化节开幕。瓦岗乡作为“诗经邶风故里,千年爱情圣地”,在打造诗经文化的背景下,将诗经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对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现代演绎,是当地人对经典的保护与挖掘。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深入挖掘、开发出更多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融入地方发展。
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于思想、文字、语言,还存活于书法、音乐、曲艺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真正发扬光大、焕发生机。比如,中国文字博物馆经常开展一些甲骨文学习识记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近年,仓巷街与十二府举办戏曲演出,吸引了很多市民观看,这也是对国粹艺术的传承。可见,传统文化正慢慢以创新形式融入生活,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喜爱。
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教育,我们应该从孩子抓起,让他们将传统文化之根扎在心中,热爱自己的文化与家乡。比如,在德育方面,可以结合经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讲故事、绘画等方式对低幼年龄段的孩子开展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学美德、学经典;在艺术方面,可以通过课后兴趣组和学校的专题活动,推进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丰富学生的生活,利用新技术,多渠道营造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传统文化起到化育作用。
在2021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上,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就是邀请全国9所高校的国际学生与我市各县(市)区结对,深入企业、社区、学校、乡村开展调研,围绕汉字之“乡”,讲述汉字里的中华文化和中原大地的汉字故事。
2021“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合影(安阳融媒记者 李中华 摄)
国际学生来安阳“走基层”,讲述汉字之“乡”背后的故事,这一环节新颖而又意义深远。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生来安阳走一走、看一看,讲述他们与汉字结缘的故事,分享在城市、乡村感受到的变化,这样的体验值得期待。汉字历史源远流长,作为甲骨文发源地的古都安阳,有着丰富的文字宝库,其背后潜藏着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以汉字为媒讲好汉字故事,不仅打开让外国朋友看懂、听懂、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而且也是古都安阳向世界展示汉字魅力、传承汉字文化的重要契机。
讲好汉字故事,让人们找寻汉字之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不断演变,甲金篆隶楷草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魅力。每一个汉字有自己独特的趣味和意义,一个汉字的演变史背后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视觉美学。通过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人们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例如,“众”字的甲骨文意为“很多人在太阳底下劳作”,经过长期演变最终成为现在我们使用的字。在故事中传递丰富的汉字知识,感受汉字的韵律和意境,唤醒大众对汉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讲好汉字故事,也是落实“贺信”精神的重要体现。2019年11月,习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讲好汉字故事,传承甲骨文文化,是安阳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要牢记嘱托,发挥汉字圣地的独特优势,依托汉字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会贯通、创新发展,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传得更广、更远。
在故事的讲述与传播中,汉字文化的魅力得以彰显,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字文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讲故事的形式不断创新,沉睡的汉字能够走出博物馆、走出课本、走出专家群体,真正被社会大众喜爱,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