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羌古道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有一个宗旨——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因为他们认为,体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教育。
那什么是体育?体育的要素是团队合作,是顽强拼搏,是坚持不懈,是崇尚荣誉,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指标,体育的核心就是人格塑造。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生每天都有体育课。日本青少年研究对中、日、美三国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比例为8%,远低于日本65%、美国63%的水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必不用多说。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孩子都“不喜欢”体育运动呢?
9到12岁:美国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出去健身,包括打球、跑酷甚至力量训练;中国的孩子很多已经戴上了眼镜,他们过多的作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抽时间去运动。
13到14岁:美国的孩子大多已经牛高马大,肌肉发达;中国的孩子却仍在为多跑了一圈斤斤计较。
15岁到18岁:美国的孩子大多开始练肌肉,一部分考了文科,但大多数仍在健身(打球等);中国小孩正在为中考不停地奋斗,很多人因此熬夜,殊不知此时正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19岁到25岁:美国人大多开始工作,但是他们的天性和从小培养的健身习惯,使得他们从未停止健身;中国的小孩或者成为宅男,或者整天待在办公室……
我国少年儿童锻炼明显不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令人忧虑,少儿体质已敲响警钟。《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上网聊天和打游戏、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三成。
少儿体质一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导致的结果最典型的就是肥胖和近视。而过去20年里,我国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网瘾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
是什么原因让诸多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丧失体育运动的兴趣、没有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呢?
环顾周遭,我们常听到很多父母这样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反映出一种可怕的国民共识,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
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但在“望子成龙”观念和巨大升学压力下,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参加绘画、英语、音乐等坐着不动的兴趣班。运动时间被学习挤占,丧失了自主锻炼意识。上学后,随着学习任务加重,运动时间更少了。
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是引导学生们普遍重视运动,这种理念值得我国借鉴。在美国大学入学实行的多元评价体系中,一名在中学运动队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获得的评分可能达40分,而一名高考满分者得到的评分只有25分,可见美国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这种注重过程评价、真正的运动能力以及与大学培养目标的结合,使每个学生在中学里都必须至少参加一种体育项目的训练。
所以,在观念上的思想差异影响了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尽管现在国家正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这二三十年所拉开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相应国家号召,在体育一线培养祖国的未来,用体育的力量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班》是首个最具权威性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国家级证书,是体育培训机构提升教练资质的最佳选择,也是最适合体育教练和体育老师自我提升的职业技能;课程由国内专注体能训练、运动心理、教育及卫生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调查中国10万个家庭样本、历经数年研发,是专门针对2-6岁幼儿和6-15岁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设计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与培训体系,该课程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培行业树立了标准,该专业培训成为培养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基层教练人才的新平台。证书编号备案登记、全国通用、长期有效、无需年检,可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官网查询。
注意:在体育培训机构的审核和监管中,校外体育培训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迎来政策红利的同时,持证上岗、规范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教练资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报名提示:直接扫上方二维码,进入官方唯一授权报名系统,完成缴费报名。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
【生态体育】体育场馆园区小镇综合体投资设计运营规划,康养文旅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