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展容颜自今年年初内地与香港恢复正常通关以来,两地人员流动频繁。往来互动间,两地居民拓宽了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助推着香港和内地人心进一步凝聚。
为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特区政府全面出击。香港特首李家超今年多次带队赴内地考察:2月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和“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前往广深;3月带领主要官员赴京洽谈合作;4月率领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大湾区访问团前往深圳、东莞、佛山和广州四个大湾区城市;5月带领工商界出席“粤港合作周”、“港・潮流”购物节等活动。香港特区政府三司十五局也纷纷行动:4月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赴北京、广州和深圳交流;5月底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率队赴京,与相关部门就内地与香港加强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交流和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在局署和地区层面,香港方与内地部门建立恒常联系机制,在商贸合作、生态保护、旅游体育、教育文化等领域进行广泛业务对接。
政府主动对接对促进两地共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落实特区政府主责,开拓视野格局,找准香港定位和机遇,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二是有助于推动形成调查研究新风气。通过广泛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施政水平。香港特首多次带队考察,就是带头践行调查研究,促进香港政坛树新风、求实招。三是有利于香港主动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与内地城市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除了两地政府间交流活跃,各界也呈现深度交融之势。工商界、产业界共办招商会、展销会、博览会,寻商机、找项目、揽订单;科技界成功举办2023数字经济峰会、香港国际创科展、香港Web3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推进两地科技合作;医学界通过“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基础教育界积极与内地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社会实践的模式,组织学生赴内地研习;高等教育界合作光谱进一步拓宽,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日前赴京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推动香港依托内地资源培训中小学师资。
此外,政府和社会力量尝试跨界合作,如珠海市政协港澳委联同香港油尖旺民政事务处、旺角区少年警讯组织“多族裔青少年大湾区共融科创探索交流团”研学活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大湾区孩子们心目中的碳中和世界”绘画作品展,粤港澳小画家们用画笔勾勒大湾区城市地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并在行走中感受江山之瑰丽、人文之富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日千里,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助力打造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为香港青年学习、生活和就业带来更多选择及更广阔的空间。
深圳前海凭借地缘和政策优势,吸引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房屋经理等诸多香港专业人士来前海直接执业。2023年“百万青年看祖国·千名博士神州行”等活动,促使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北上,前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在交流中增进对内地的了解和认识。
与此同时,香港因其多元文化、国际化视野、开放理念,吸引着众多内地青年南下。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通过该计划引进的人才可获两年有效入境许可,并可在香港居住7年后申请永久身份证。2023年5月16日公布扩大人才清单,涵盖专业由13项大增至51项。据香港特区政府劳福局统计,截至4月底,该计划接获约2.7万宗申请,1.7万余宗已获批。其中内地人才约占三分之二,其余的海外申请中也有不少外籍华人。
据了解,下一步,特区政府还会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抢人才”战略,瞄准创新科技、中外文化艺术等领域,配合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战略需要,引入高端人才,提升全球竞争力。
今年5月15日起,内地与香港口岸间的快捷通关全面恢复,4类赴港签注可全国通办。在此利好消息下,内地游、港澳游再度火爆。旅游业复苏带动饮食业、酒店业和零售业的兴旺。用餐高峰期,有的餐厅人满为患,香港有旅行社安排内地旅客乘观光船在海上用餐,价钱公道合理,游客既可以舒适用餐,又可欣赏维港风光,获得一致点赞。
6月1日起香港私家车可申请“港车北上”,获批后在7月1日就可以经港珠澳大桥自由往来香港和广东。有香港市民表示,“这个消息对于喜欢陪同亲友‘北上’吃火锅、喝奶茶、看牙医的香港市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南北互动,交流多了、了解深了,心也就更近了、共识也就多了。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处处皆是温暖有爱的家。两地民众心相通、情更浓,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的明天必然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