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书院校歌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的余温中,「雪容融」正式接棒「冰墩墩」,继续发扬着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关于「人类极限的拓展」,在此次冬奥会中已被运动员们展示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超乎常人的拼搏诠释了更深层的奥林匹克精神。
而如果再往上探讨呢?人类真正的极限在哪里?科技的过度运用是否会违背体育精神?未来可能出现的体育竞技形式有哪些?这就是科幻所探讨的问题了。
近日,由中国数字科技馆主办的第158期青稞沙龙,我们邀请了著名科幻作家宝树、著名女性科幻作家凌晨、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长篇奖得主谢云宁、中国首位科幻博士姜振宇,带大家全方位感受了体育主题科幻的热血与张力。
受疫情影响,本场青稞沙龙采用线上直播远程连线的方式进行,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中国数字科技馆知乎、中国科技馆百家号、科幻世界B站直播间、科幻世界微博、直播地球APP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全网收看量达到了20万人次,直播现场还抽送了科幻世界出品的《造星主》《穿越土星环》等图书。
活动从宝树老师二十分钟的演讲中拉开序幕,他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奥运会和竞技体育的历史渊源、人本主义精神的起源、技术进步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等等,给现场嘉宾和线上观众留下了很多启迪和思考。
圆桌环节是四位嘉宾的对谈,大家从不同时代下的科幻作品对体育运动的想象、科技发展对公平和伦理的颠覆、未来可能出现的体育竞技等几个方向开展了激烈的探讨。
本文摘选了部分对谈内容,送给各位错过直播和福利的小伙伴们,当然你也可以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科幻世界B站、科幻世界微博回看哦!
我们都知道谢老师是资深球迷,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足球的身影,比如《梦绕地心》《一生都在吹泡泡的人》,还有最近获得银河奖的《穿越土星环》等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把自己的爱好融入到科幻创作中的?足球与写作之间有没有什么共通之处?
我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接触科幻和足球,我感觉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都很有激情。一个绝佳的科幻创意、一个绝妙的进球都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科幻能带给人新奇感,足球也能带来新奇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体育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无法预测,和科幻一样,你无法预测中间会发生什么。写作你可能会写着写着才渐入佳境,踢球也是你在跑动过程中,可能会得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机会。同时如果(运动使身体)处在一个非常热血的状态的话,身体上会有激素的反应,应该也会对创作有所帮助。
宝树老师近期编了一本《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这些作品在不同时间段,对未来的想象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呢?这些代表性的体育科幻作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何联系?
我们对体育的态度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后前30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标签,开始追求健康和力量,中国人重新找回自己的体魄(扬眉吐气)的感觉。比如《3号游泳选手的秘密》《泅渡东海》就体现了体育昂扬向上的精神,这和整个时代精神、时代氛围是密切相关的。
《3号游泳选手的秘密》中讲发明了一种新的科技、让涂了润滑剂的选手游得更快,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对于其他人而言不就是不公平吗?但这部小说的重点不在此,它强调体育拼搏精神和科研拼搏精神是一样的,体育是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服务的。所以两者(体育和科技)的矛盾并不尖锐、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被化解掉了。
到了80年代后,我们开始和其他国家同台竞技了,大家开始认为体育是一件为国争光的事情,民族性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豹人》中的黄种人要跑过黑人,成为世界第一就体现了这点。
再到后一个阶段,从08年以后,(小说中)为国争光的主题就开始淡化了,更多地是强调一种个人的提升,用一种更加平常化的眼光去看待体育竞技了。比如谢云宁的《梦绕地心》、田兴海的《负限奥运会》等等,更多是强调个人(拼搏)精神而非家国情怀了。
当我们谈到体育的时候,跟它并列的是什么?美育、德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嘛,笑)它不仅仅是运动员才能做的事情,而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其中的一种大众化的项目,运动员只是大众的代表,走到了舞台中台。最近的几场大型运动会,从夏奥会到冬奥会,有没有为各位老师带来一些写作灵感?
冬奥会相关的项目之前不是很了解,但这次看了发现还蛮有意思的。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不太一样的就是,很多都借助器械和外界自然环境,给我们的感觉有点类似于科幻作家会描写的、在异星崎岖表面进行的运动。其实我编的那本书最后也有请各位科幻作家来聊一聊未来可能出现的奥运比赛,比如太阳系十大高峰攀登锦标赛等等。
我发现这次冬奥会的科普做得特别好,每次比赛前都会介绍项目的起源、发展情况、科技含量等等。也许以后我们在太空的比赛跟现在完全不同,比如在空间站里、在月球上、或是在火星上会有什么样的比赛项目,大家“玩”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
这次冬奥会给我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它不像之前的夏季奥运会更多是以夺金为目标,这次我们发现,大家更关注运动员是否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竞技水平、能够玩得嗨起来,冬奥会的娱乐性大于它的竞技性了。
我在想,当以后的名次不是特别重要、大家仅仅是为了玩得更嗨的话,可能会更深地了解体育运动的精髓吧。可能我们会更想看到纯粹的、人类突破肉身极限的竞技比赛,比如太空里的失重比赛等等。
《流浪地球》里,在冰原举行的奥运会其实也算是冬奥会了(笑)。冬奥会确实也属于极限运动,非常适合在全太阳系推广,我们都知道太阳系里有很多引力很小的星球,有很多冰雪覆盖的(行星),很适合进行冰雪极限运动。
还有关于这次冬奥会的转播技术,可能以后的转播就是以运动员的第一视角来记录;运动员可能会穿戴很多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把真实的体验传递给观众,就有点类似元宇宙的感觉了。
我看过1992年俄罗斯的一篇科幻小说叫《足球迷的奇遇》(依果里·埃夫斯特拉托夫 著,刊登于《科幻世界》1992年03期),讲的是在未来,足球依旧风靡全球,大家可以沉浸式地在家里、在酒吧观看球赛。有一天主人公突发奇想,想去现场观赛,他就到足球场外面买票,但票已经售光了、不允许入场。他想了很多办法未果,最后就冲了进去,结果发现虽然有呐喊声、有跑动声,但球场里空无一人。球赛的主管告诉他,因为观众太少,足球赛已经停办了,但为了吸引更多电视观众,所有比赛都是虚拟的。这篇小说写于三十多年前,有点元宇宙的感觉,通过这篇有点反体育的科幻告诉我们,人类还是应该去拥抱真实世界,元宇宙虽然会使人沉迷,但不见得是人类(正确)的发展方向。
科幻小说中的“基因编辑”还是“赛博格”,是否破坏了比赛公平,违背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