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txt下载线下场景一夜停摆,剧组无法正常拍摄,人们不能聚集庆祝,不能看演出、参加演唱会,不能进电影院……但即使是在谷底时刻,文娱行业依然表现出了坚韧的生命力,中国文娱人就环境变化对内容消费产品供给做出了种种迅速而成功的调整。
一场疫情让本就在寒冬中踱步的文娱产业雪上加霜,遭遇更多的不确定性:当线下场景一夜停摆,剧组无法正常拍摄,人们不能聚集庆祝,不能看演出、参加演唱会,不能进电影院……疫情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他们必须当机立断,做出自救决策。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文娱人对内容消费产品供给所做出的种种迅速而成功的调整。这些努力,令他们绝处逢生。
腾讯新闻出品日前发布《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通过对娱乐产业的电影、电视、综艺、音乐及明星五大领域的94326组娱乐作品和21亿组数据表现进行全面扫描,通过8996万次对比分析和900次数据运算之后,全方位记录解读了过去这一年文娱行业从业者厚积薄发的智慧与表达。
电影领域,疫情对全世界的受众观影习惯和票房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流媒体已基本跳脱影院下游平台的身份。另一方面,中国疫情的成功管控,让2020中国的电影票房虽然同比负增长,总票房却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而这一破局或许是永久性的。与此同时,疫情加剧了电影票房头部聚拢作用,主打全年龄层的超级大片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
电视剧行业,虽生产数量下降,但总体播出数量稳定,“去库存”现象被突显。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以“质感”收获极高口碑的同时,一举将“悬疑+短剧”推至成为最新市场风口。剧场化模式蔚然成风。《三十而已》精准引发时代共振,成为年度最大爆款和话题赢家,话题营销和短视频导流成为播剧标配。
综艺领域凭借产品优势,对疫情反应最为敏捷。一季度快速推出王牌综艺线上云录制版本,到疫情缓解后迅速上线新的重量级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等,成为2020年度话题度十足的爆款综艺,围绕一档S级综艺形成节目播出带,综艺矩阵化让头部效应被进一步放大。难得的是,综艺人已经有清晰的价值观输出意识,尤其是女性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
音乐方面,这一年线下音乐会哑火,但线上市场红火,主流音乐平台如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用户量达到创纪录的5170万,付费率达8%,线上音乐会、数字专辑等都日趋繁盛。随着专业歌手、音乐人的加入,持续推动着线上音乐市场的内容升级。
明星方面,2020没有出现“新顶流”,在影视寒冬中无戏可演的明星们,开始更加愿意尝试他们走入综艺刷脸,走向直播间带货。一方面,带货能力似乎成了衡量明星们商业价值的新的金线;另一方面,大家也越来越认可,真正有长远价值的明星,还是需要拿的出手的作品……
2020年,受疫情影响,内地电影票房5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幅68.23%。北美方面受挫更重,减少量达80%,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票房表现首次超过美国,问鼎冠军。
这一波颠覆性的冲击是行业大趋势,但因影院文化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的不同,后续对北美线下票房的影响会更深远。加上在疫情开始之前的数年间,中国与北美(美国+加拿大)票房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已是常态,在疫情彻底过去之后,中国电影票房的总收入或可永久性超过北美,成为世界范围银幕展映的最大市场。
第二方面,在疫情和电影市场寒冬的双重作用下,电影票房头部聚拢作用加剧,中小影片面临窘境,往年依靠口碑杀出重围的小体量口碑之作无一例外成为票房的牺牲品。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过亿数量从2019年的88部减少至26部。10亿+的爆款数量更是有限,2020年仅《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金刚川》四部,全部是投资巨大、阵容豪华、宣传势头凶猛的大制作——四部影片的票房占所有影片总票房的一半以上。
第三方面,疫情打击院线电影的同时,给网络电影和流媒体平台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在国内,除了全年龄段受众的主流电影之外,分众片的审美和观影习惯也显示出明显差异。
2020年,“影视寒冬”在疫情中延续,资本对剧集的投资更加谨慎。2020年电视剧集备案数688部,比上年减少202部,降幅22.7%;剧集播出数355部,比上年增加49部,各大影视公司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聚集热度、口碑数值相比上年整体有所提升。
第二,台播剧58部,比上年减少20%;网络剧297部(其中103部为20集以下的短剧),比上年增长27%。其中,虽然台播剧也开始引短剧入局,但总体情况仍为台播剧偏长剧,网剧偏向短剧。2020年口碑排行TOP20的剧集中,短剧占30%。而在年度所有播出的短剧中,悬疑剧占比22.3%,悬疑剧播出数量涨幅达5年最高。短剧口碑TOP10中,7部为悬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两部以“质感”收获极高口碑的同时,一举将“悬疑+短剧”推至成为最新市场创作风口。抗疫剧《在一起》获得口碑第一,《风犬少年的天空》成唯一入榜的青春短剧。
第三,排播周期、话题设置、短视频导流对剧集热度影响明显。2020年真正的爆款剧有两部,都集中在暑期档:爱奇艺的《隐秘的角落》和腾讯视频+东方卫视的《三十而已》。两部剧都有极高的讨论峰值,但集数更多的《三十而已》延续热度的时间更长。“爽剧情节”透过“短视频”的种草和网友反复“混剪”玩梗、精准的议题营销铺排,全方位地激起社交讨论狂潮,让《三十而已》“长在了热搜上”,成为这一年热度最高的剧集。除此之外,腾讯视频+东方、北京两大卫视的《安家》,湖南卫视+芒果TV的《以家人之名》,也算半部爆款。其他还有一些甜宠、武侠、悬疑类的圈层爆款。
第四,各大视频平台继续内容战,抢夺头部精品的同时,开始深挖各自平台差异化的受众喜好,探索打造自家极具辨识度和有长远用户粘性的主题品类。比如,同样是青春剧,腾讯视频以大IP+小甜宠为主流,爱奇艺拨开“迷雾”,悬疑剧占一半;首次入局的B站,以与其用户语境紧密契合的《风犬少年的天空》成功打开泛二次元青春圈层爆款;优酷剧集主攻都市爱情剧,大剧爆款相对较少,分账剧表现较为突出……
在文娱行业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国产综艺凭借自身产品优势迅速对疫情的影响作出相应调整,整体表现向好,播出量与热度值均有所提升,呈现出3大看点:
线上云录制迅速应对疫情影响,价值观多元“表达”成“爆款”必备,口碑与热度存在倒挂
一季度各家快速推出王牌综艺线上云录制版本,满足用户疫情期间的宅家娱乐消遣。二季度开始,疫情好转,爆款综艺扎堆。在2020年综艺口碑榜中,《舞蹈风暴》第二季、《风味人间》第二季、《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分列TOP3,有4档新综艺入围TOP10,说明期待综艺内容与形式创新依然是观众端需求。
而综艺人清晰的价值观输出意识和勇于进行多元表达的尝试,令这一年的网综爆款频出:从《脱口秀大会》《演员请就位》等的热度中我们能窥见“敢说才会赢”;从以女性魅力和自我突破圈粉无数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我们能嗅到“她经济”的力量和潜能;从《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心动的信号》第三季等几档职场/恋爱观察类综艺能持续提升用户观看热情的表现中,我们也能品出用户对于价值观输出或观点交锋的期待。
2020年综N代吸纳品牌数量的总和,相比2019年激增270%。最受品牌青睐的TOP3综艺分别是《创造营2020》《拜托了冰箱》第六季以及《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广告招商市场受疫情影响预算缩减,追求性价比、谨慎求稳的品牌客户纷纷押注未播先火的综N代。TOP10中仅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德云斗笑社》作为新综艺“杀出重围”。而这两者所共有的“垂类创新+话题出圈”或许是接下来新综艺吸引品牌主的不二法则。
2020年,各大平台专注IP节目的“一鱼多吃”,平均每档节目有2.17档衍生节目。围绕一档S级综艺形成节目播出带,综艺矩阵化让头部效应被进一步放大。相比正片兼顾大众审美,衍生节目以更加犀利的观点输出引起舆论热议,进而反哺主综艺,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与传播价值。
2020年各大平台积极推新,随着有备而来的B站、抖音、快手等以结合自身平台玩法的新综艺入局,带有“平台用户的选择”属性明显的分众口碑作品陆续出现,全民爆款的时代或许正在过去,综艺市场的江湖格局也许会在未来被彻底掀翻。
当线下活动全面停摆,音乐宣发和演出都转到线上,加速了线上音乐娱乐体验的发展——音乐载体多样,创作从未停歇,歌手把巡演开到了游戏里,AR、VR和全息投影被大量使用到直播中……曾一度发展受阻的付费直播等项目,也开始被年轻用户接受。这一年过后,互联网音乐“免费”的情况已经大有变化。2020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的在线%。
在这个过程中,线上演唱会成为音乐行业最大亮点,演出覆盖面广、玩法多样,从传统实力派到人气偶像、小众乐队,无论是流行还是说唱,听众总能找到自己的频道。
而当线上音乐购买成为一种常态,销量榜上周杰伦、林俊杰捍卫住传统实力派尊严的同时,粉丝量大的偶像歌手成为线上付费音乐部分最大的受益者。2020年,肖战的数字专辑《光点》,总销售额达到1.3亿元,创造了新纪录。张艺兴的数字专辑《莲》,总销售额也超过了5000万元。截止白皮书发布时,国内全平台有18张数字专辑(含单曲、EP)的总销售额突破千万,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粉丝们对偶像的支持无可厚非,引导年轻人理性消费,也将是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一个趋势从2019年延续到了2020年,那就是国内外“神曲当道”。在国内,《少年》《惊雷》《微微》《无价之姐》等先后刷屏,《Last Dance》和《处处吻》等老歌翻红。在国外,一首《Baby Shark》创造了史上MV最高播放量纪录,费玉清的《一剪梅》也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爆红。
在2020年,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力能跟社交短视频一较高下的,要数网络综艺了。《说唱听我的》制造了热点“魔动闪霸”,《说唱新世代》被Z世代(95-00后)津津乐道,《明日之子:乐团季》和《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等乐队节目,掀起“乐队热”,《乘风破浪的姐姐》引发关于“全开麦”的大讨论。
商业价值前十名的榜单里,男明星榜单比女明星更低龄一些,且粉圈话语权占据更重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做到“男女老少都认识”的仅有黄晓明一位。35岁以上男明星只有黄晓明一位;而上榜的流量小生也均是往年的熟面孔。
女艺人商业价值前十名里,年龄超过35岁的有周迅、刘涛、孙俪、谢娜四个,超过30岁的也有杨幂、赵丽颖、李沁三个。“流量花”们的商业价值也不是纯粉圈的,她们有比较广谱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她们的穿搭有人关注。
最近二十年,相当数量的男性娱乐和消费需求已被游戏分流,娱乐八卦愈发变成女性为主要受众的领域。而以女性为主的粉圈制造的“商业价值”随着流量经济的持续发展,令年轻男偶像的商业价值急速上升;
在女明星的商业价值大部分还是由女性对女性的审视构成的现状中,由于“流量花”的实力和作品储备不足,女性用户所带来的投射、代入、欣赏产生的消费还是集中在熟龄女星身上。
男女明星影响力有一个同商业价值表现一致的点:女明星影响力里公众关注度更多一些,男明星影响力的饭圈效应更强;从商业榜到影响力榜单,虽然流量占据很大一部分,但也呈现了一个趋势:无论男女,这一年没有新的顶流出现,这背后是2020年爱豆选拔和几个偶像剧都没有“大爆”。
“影响力榜单”女明星前五名的杨幂、迪丽热巴、赵丽颖、杨紫、郑爽,都是被言情偶像剧捧出来的人,也都经历了“颜值讨论+作品热度+黑红话题”组合的考验,这也是最近十年人气小花的工业化制造路径。而她们日后是否可继续“飞升”,或许还是要看作品进阶程度。
整个影响力榜单里,宁静是唯一一位35岁+的明星。宁静影响力比流量们实在许多,作为演员实力足够扎实,这给她的综艺热度赋予了厚厚一层托底,这也是“翻红资深艺人”的共同特点。这类“翻红”里也包括对过往辉煌的二次开采,是现在没有好东西看,于是找了个由头去回味过去,优质作品的缺乏已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文娱产业及从业者在充满种种“不确定性”的一年里,展现出灵活的身段和非凡的智慧。后疫情时代的考验尚未结束,未来,腾讯娱乐白皮书也将继续记录与解读,文娱产业的变化与发展,同从业者一起理性探索迭代中的娱乐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