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2019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66号),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根据检查情况,经各地申报,文化和旅游部同意对793个涉及更名、撤销、职能调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重新认定、对14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给予限期整改、对38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取消其保护单位资格。
现将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各地落实管理责任,督促保护单位提高履责意识,做好保护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河图洛书传说是诞生于洛阳地区的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主要包括龙马负图寺的传说、神龟献洛书等内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图洛书传说是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能够对研究中华文化的起源提供重要的帮助。
河洛大鼓作为我国传统曲艺音乐品种,也是河洛地区独特的说唱艺术瑰宝,在其传承的历史中,吸收了河南当地多种艺术形式,集多种传统音乐元素于一身,是研究中国传统说唱音乐宝贵的“活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洛阳宫灯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十分复杂,从制作到成灯,需经过七十多道工序。品种分为纱灯类、方灯类、多角类、红小灯等四大类,四大类中又各有若干小类。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和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就是白色素胎上涂以黄、赭、绿、兰和紫色等釉色,其中多以黄、绿、白为主,组合使用故称三彩,又表示多彩多色之意。因大批珍品文物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真不同饭店在清朝晚期,以制作洛阳水席而闻名于一方,长时期以经营洛阳水席为主,在这里一代代洛阳水席的厨师手把手传承至今。
洛阳正骨是治疗骨伤疾病的民间中医疗法,又称“平乐郭氏正骨”、“平乐正骨”、“白马寺正骨”。洛阳正骨源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郭家世代居家乡行医,族内秘传,其后的几代传人都秉承祖训,致力于中医骨伤医学的发展、创新,使源远流长的平乐正骨由治病救人的民间朴素医技上升为造福人类的中华骨伤科学。
“关公信俗”是华人世界信仰关羽的一系列民间风俗。河南洛阳的关林是我国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因葬有关羽首级而形成庙祀,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形成今天庙会的基本规模。
从1982年起,牡丹花成为洛阳的“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当地都要结合牡丹花期(谷雨时节)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花会期间,观赏者围绕牡丹开展赏花、观灯、作画、赋诗等文化活动,使洛阳牡丹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