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好管家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日电(祝凰淋 刘荣馨 董翔洲)2003年9月,绵阳市商业银行安州支行(以下简称安州支行)落户启航、斗转星移,安州支行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紧盯重点战略,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现代化安州建设中展现责任担当,实现了从后来者到生力军的跃升蜕变,勾画出一幅从零“蝶变”、昂扬向上的数据图谱。截至2023年底,安州支行存贷规模破100亿元,近五年累计向地方纳税达4900万元。
二十年来,安州支行带着扎根安州、融入安州、服务安州的金融使命,在这片热土垒土筑基,迈着坚实有力的步履,将奋斗的时光用辉煌凝聚。支行连续七年被总行评为经营管理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安州区委、区政府评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先后获评“绵阳市文明单位”“绵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绵阳市三八红旗集体”“安州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安州支行抓牢党建引领“指挥棒”,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总行党委及安州区委、区政府各项党建工作安排,深入践行“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精心组织、全面部署,定期举办“党课讲堂”、党日活动等,推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开展学习,焕发干事激情。安州支行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以“党建+”模式,守好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坚持每季度对部门、网点相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在思想交流、意见交换中,掌握了解党员思想、生活、工作动态。实现业务经营、风险管控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保持了稳健高质量发展态势。
金融支持,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本。安州支行紧跟总行党委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扎根安州、坚持“服务安州经济发展、服务安州中小企业,服务安州老百姓”的思路,全力以赴助力全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扩面机构客户、国有平台的合作广度,大力支持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绵阿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结合区域实际,灵活运用产品,为安州区企业融资提供供应链保理、国际信用证、票据池融资等多元化信贷方案,在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及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五年来累计投放贷款近百亿元,全力支持安州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州支行坚持“面对面”走访各行各业、“零距离”深入街头巷尾,为企业发展“雪中送炭”,为服务民生“锦上添花”。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积极助企纾困,持续加大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力度,减轻企业经营成本。积极做好安州区多地乡村振兴配套金融服务,组建“金融下乡镇工作小组”,高质效完成乡村振兴民工工资代发,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贯彻到每一位客户。持续在金融政策上推出了年费减免、跨行取钱零手续费等诸多惠民政策,不断加快产品组合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安州支行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持续擦亮“金融为民”本色,在发展征程中留下一个个利民为民便民的暖心瞬间。安州支行坚守金融服务初心,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群众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物品。积极联合区工会、区妇联等单位开展儿童财商教育普及、适老化金融服务等活动;参加安州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朗诵大赛、“我为群众办实事”演讲比赛等赛事并获奖;全力支持“村K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全区三八妇女节颁奖盛会”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制定文明优质服务工作流程,定期开展礼仪培训活动,狠抓网点软环境建设,不断践行绵阳市商业银行有温度的暖心服务。安州支行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温馨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一致好评。
安州支行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人、重阳敬老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严格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鼓励党员深入联系乡村及社区,上门联系安州区同盛村群众,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走进园区、校园、企业,持续开展行业特色突出的“情暖巴蜀”反假货币、金融网络安全等系列公益主题宣传活动。全力守住人民钱袋子,联合安州反诈中心拍摄并张贴反诈公益宣传海报,联合公安开展反诈志愿宣传,自编自导自演系列反诈微电影,视频累计点击量达万余次。健全完善“主城区及周边重点乡镇全覆盖”的良好反诈公益宣传网络。
未来,绵阳市商业银行安州支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经营发展思路,聚焦“有效发展、科学管理、和谐文化”三条主线,以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服务,传递“绵商温度”,彰显“绵商担当”,答好金融助力现代化安州建设“新考卷”,为助力绵阳“五市”战略和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做出新的贡献。(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