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冲击测试仪庄陈华:到我家,我的工作室展示看看,这些都是比较,我们做出来的比较精致,叫做精品,比较好的,比较细致的。像这一尊我们叫关公,就关羽。你看它这些都是收工制作的,三个颜色都是一针一线绣起来的,这个头用木头雕的,这个帽子用漆线搞的。这个连脚都是用木头雕的,所以这样做一个木偶非常细致,而且工花了很大,单单这一件衣服十天才能搞得出来,这个关羽。这个是张飞,这个是赵云,赵子龙,这是欢将,他嘴巴会活动的。
介绍主要由自己一家人制作的这些木偶时,老庄如数家珍。14岁开始学习布袋木偶戏的老庄,到今年已经从艺50年了。
老庄:布袋戏也叫作掌中戏,就是以五个手指头套住一个木偶在里面演出,布袋戏就发展比较早,据说是在宋朝开始就有,在明朝的时候已经非常兴旺了,当时宋朝朱熹在漳州当知府的时候,农民看布袋戏,田里面都没有种,所以他搞了一个禁演令,农忙的时候禁止演出木偶戏。
老庄介绍说,这种木偶内部是空的,形似布袋,也可以随身揣入口袋,所以叫作布袋木偶。
老庄:原来布袋戏台子很小,只有两个人,一个头手,一个二手,就是师傅徒弟两个人,所以好像讲故事一样就这样演。到最后我来了以后,我们那些老师傅已经发展到站起来演了,台子加宽了,站起来演,本来是两个人,当时已经发展到四个,到四个就好看了,但还是一个二道木堵在这边,人在这边演出,有一个纱幕,可以看到外边怎么表演。
老庄: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时候就发展到整个舞台里的空间,升高起来,它已经从坐着站着,站着升高到头上,看不到你人了,配合灯光、布景,几个舞台比较漂亮了,所以看看看原来我们台是一米多一点,到最后三米,现在已经到五米。
布袋戏表演的内容主要以传统戏曲剧目为主,漳州布袋戏常常采用京剧唱段,用普通话演出。
老庄:我们这个布袋戏是以武戏为特长,因为我们两个手直接在这边,所以武打起来,刀枪打起来非常灵活,还有对打,比较灵活
老庄:有时候像过去我们的剧团到家乡演出,经常到我们那边演出,一演就半个月,天天就想去看,看要向家里面要钱,那时候很小,十一二岁,要得到就去买票,要不到就偷偷钻进去,想尽各种方法跑进去看,我这么喜欢,在家里面带着几个比较年轻的小伙伴,我就用纸系一个头演布袋戏,我很演这个。
14岁那年,庄陈华考进艺校学习布袋戏,老师看他比较调皮,就让他学演丑角儿。
老庄:冬天的时候,手一直练,练到手发热了,拿了一盆凉水来叫我泡下去,泡下去冻得又僵了,再练,当时效果非常好,可是到了就不行了,关节都痛,现在关节都痛。
虽然学艺十分艰苦,但布袋戏带给庄陈华的是无穷的乐趣和满足,19岁时,他就获得了首次出国演出的机会。
老庄:当时从北京要上飞机的时候,激动得都台阶差一点没看到,差点笑话,到了印度尼西亚去演出,演了两个多月回来,在印度尼西亚受到观众非常欢迎。
而剧团大多数时候的演出,还是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由于深厚的民间基础,布袋戏在漳州经久不衰。
老庄:文革过后,我们演出古装戏演《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在漳州的时候非常轰动,当时我躲起来,天天要来拿票,看我们这演出。我就躲起来,没办法,一天一个人才三张票给你,漳州住着熟人好多,都要来拿,没办法。所以我们到东山去演出,那个渔民为了要买票,他们挑一箩筐的鱼到剧团里面,说这些送你们,你们给我们票看,怎么样。
老庄:80年就开始了,因为电视出来了,什么出来了,剧场演出没人看,几个人,我们剧团演员台上演得半死,下面没人看,这心情是非常难受
为了走出困境,老庄带着徒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又迎来了春天。
从艺50年来,庄陈华到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国际国内获奖无数,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布袋戏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对此,他十分满足。退休后,老庄除了担任漳州木偶剧团的艺术顾问兼演员外,他还醉心于布袋木偶的头盔制作。老庄的老伴除了表演布袋戏,她还擅长布袋木偶的服装制作。
布袋戏服采用的丝线和绸缎都产自苏州,样式则参考京剧里的人物造型。除了头盔和戏服,木偶头是由剧团里的雕刻师傅制作的。
制作头盔、戏服,讨论表演和传承,老庄一家人的业余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度过的。
学木偶、演木偶、做木偶,这个木偶之家的生活状况,平淡之中还真让人有些羡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老庄作为老一辈民间艺人的代表,他从艺50年来,走过了艰辛而坎坷的传统戏路,到了他的女儿庄晏红这一代,在布袋木偶戏的传承上,她是遭遇困境了呢,还是另辟蹊径呢?
庄晏红:我妈妈当时剧团里,她要生我之前还在演戏,板车在外面等着,演这个才用板车拿去医院待产的,所以他们说我就是在肚子里面都是听着锣鼓声长大的。
庄晏红:其实我父亲在68年时候就出去演出了,当时他在20几岁。但是我懂事的时候已经他们去演出我去迎接他们,当时就觉得我父亲他们简直就像现在那种明星一样的感觉,可能我就对这个木偶戏,我就非常的喜欢。
十岁大的时候,庄晏红就顺理成章地进了艺校学演布袋戏。从小的熏陶、天生的热爱,庄晏红对学艺的艰辛多了一些承受能力。
庄晏红:其实我父亲因为他自己演这个木偶戏,他也经历过非常多的苦难,其实在八几年的时候他也不想让我演这个木偶戏的,给我买钢琴,让我学钢琴干吗想说能不能像别人一样脱离这个剧团。
出于对布袋戏的热爱,庄晏红没有听从父亲为她做的人生安排,继续留了下来练习布袋戏,14岁起,她就跟着父亲上山下乡地外出演出。
庄晏红:一天演三四出戏而且你就是主演,因为就四个演员在演,所有你都要越,生旦净末丑你都要演下来,然后你要不断的去跟那种教师接触,还有要去跟人家接触,你要演戏,收钱,还要出去跟学生做交流,所以觉得那段是我最大一个锻炼。
出于那一阶段的低潮形势所迫,剧团不得不设立歌舞厅创收,庄晏红改行唱起了流行歌曲。
庄晏红:然后在唱第二年我就得了我们漳州市的一等奖。就是因为你是漳州市的一等奖,你就必须得再去参加省里的比赛再去怎么样,最后我就参加全国的青年歌手大赛,就这样整个发展非常顺利。
就在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庄晏红突然决定回到剧团,她想挽救日益没落的布袋戏。
回到剧团后,庄晏红在布袋戏表演上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和福建省级优秀传承人,她还先后担任青年队队长和副团长,带着演员们四处演出推广布袋戏。
为了让布袋戏重新焕发活力,庄晏红把眼光投向了沿海经济特区厦门,并在国内外游客众多的鼓浪屿创办了木偶艺术馆,作为展示推广布袋戏的窗口。
庄晏红的木偶艺术馆里招收了八名年轻演员,她把传承布袋戏的希望也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庄晏红七岁大的女儿乐乐从小也对布袋戏产生了兴趣,庄晏红希望她能成为自己家的第三代传人。
庄晏红:比如我会把木偶稍微做得多一点,然后做技巧性的动作,加一些技巧性的动作。然后舞蹈性的动作加上去,再加上我自己本人身段一些东西,就把整个木偶不单单让人看表演木偶,而是看你这个人怎么跟这个木偶融为一体,整个变成非常舞蹈性一种演出。
通过木偶艺术馆这个窗口,布袋戏在海内外也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在布袋戏十分盛行的台湾,艺术馆的演出也引起了轰动。
除了创办艺术馆,庄晏红还在整理资料,准备以出书的形式从理论上传承布袋戏。而为了在国际上推广布袋戏,她正策划今年在厦门举办国际街头木偶艺术节。
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徐里 :尤其是你这个活动凸显了两岸三地的艺术家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推动中华优秀的民间艺术走向世界,这个主题,这个宗旨非常好。
庄陈华:我相信有一天观众的眼光还有他们的思想会反过来,要看看我们古老的传统。所以这个不能丢,丢了到时候没有,他们看不到了。
庄晏红:我说我想操纵这个木偶,我们一个木偶我们叫一身,其实我是被它操纵了我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