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至尊屠龙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 范玉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张维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将“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为一个重要专题,充分体现了习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方略中的重要位置。中华文化绵延流传,历久弥新,是性格独具、结构完整的系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应该而且必须表现在文化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顺承本民族的文化发展理路继续前进,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辉煌重铸,需要以传承好发展好弘扬好中华文化为条件。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在塑造着影响着人。民族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如音随响,不可分割。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个性与特征是人类划分为不同民族的重要依据。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根本,民族认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民族文化展示着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本民族世代所遵守和认可的传统、习俗、行为方式、心理情感等,表现为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一个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构成一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身份标志。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繁衍生息、历史演进与生活积累中慢慢形成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中华文化承载传递了中华民族在发展和奋斗过程中探索、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独到见解和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对审美的特有认识和看法,浸润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秉性和品格。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根底就在于我们有中国人特殊的精神品格,有中国人自发于内心而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在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的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诸多民族之中确立自我、标示“我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保持民族独立性和精神独立性的根本与依据,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心理的寄寓之所。如果妄自菲薄,不作具体分析,无原则地、任意地否定或抛弃中华文化,丢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就会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失去身份特征和精神标识,就会迷失自我、消融掉自身,失去自立自强的根本,失去民族复兴的主体。
从生物学的意义来说,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元,决定和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使得生命体延续并遗传相似的特性。从民族形成发展的视角来看,文化基因则决定着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构成和特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失去了,就断裂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脉,就没有了民族赖以存在的根本。
在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演进过程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和价值体系。中华文化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职守、使命和担当,强调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意志品质和修己安人的道德信念,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基本的精神生命遗传密码。特别是儒家所主张和提倡的仁者爱人、以民为本、以义为先、崇尚和合、天下大同等观念主张,坚实地积累沉淀在中国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之中,浸染作用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成为流动在血脉中的文化DNA,成为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习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特有风采与魅力,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认识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形成原因,就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脉接下来、传下去,就要激活文化基因,让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一种精神力量。没有文化力量的强大支撑,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很难真正走向自立、自强。所以,习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渡过种种险境,克服种种磨难,历经曲折而自强不息,不断进步强大,其根本就在于中华儿女创造并发展了风格独特、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战胜风险挑战、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丰厚的文化滋养和强盛的力量之源,使中华民族能够面对各种艰险始终保持高度自信,经历各种风雨伤痛始终拥有坚强雄厚的修复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承载了当代中国人的追求,又延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但是,梦想的实现绝不会是轻轻松松的。前进的道路上,愈接近目标的实现,愈要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愈要应对好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愈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奋力向前。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宝贵意志品质,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支撑着中华民族繁衍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根本,是战胜艰难险阻,化解矛盾问题,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涵养孕育出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指引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目标追求和取舍选择。文化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底层的逻辑、最基础的决定因素,文化传统一经形成,便会以其恒久的稳定性、持久的传承性和强大的渗透力,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方向,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撑,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几千年间,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民族一直走着一条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现实的、现代的中国是从历史的、传统的中国发展而来。既代表着广义的文化本身,又浓缩并表征着狭义的文化因子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质和色彩,决定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必然性。同样,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也有其内在的历史文化缘由。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依然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能够为治国理政提供经验借鉴,为认识和改造世界、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给予启示。此外,中华文化还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深厚基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把握信心树立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体,世界性显现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也就谈不上世界性;而作为“人化”的结果,民族文化也必然在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中体现出对人类具有价值的带有共同性、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内容。
中华文化作为五千多年绵延未断并且现在还在发展着的文化形态,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模式和相对完善的文化系统,蕴藏着许多具有普遍意义和全球价值的东西,理应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关切和人文情怀,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与自然,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其思索考虑的重点。这其中既包含着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点的“变道”,也包含着超越时空、具有世界意义、普遍价值、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常道”,其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比如,“仁义”“和合”“和平”“均等”“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人文化成”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处理全球化问题、环境伦理问题、生命伦理问题等人类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考,可以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理解接受,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爱护。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新时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华民族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能够传承好、发展好、弘扬好中华文化,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