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音乐游戏家居汽车公益旅游体育文化美食
相关文章
 立足中国文化 建设具有中国精…
 2023东莞道滘美食文化节时间…
 “这些译者是文化的摆渡人”…
 《中国短视频大会》重磅开播…
 首届北京米其林美食节举办
 永嘉:回归自然与美食的田园…
 美食广告类视频创作 乔安导演…
 59岁母亲带渐冻症儿子拍视频…
 酷狗音乐与CUBE娱乐达成战略…
 酷狗音乐与《原神》强强联手…
 酷狗蝰蛇全景声首次登陆车载…
 酷狗联手比亚迪、小鹏等汽车…
 酷狗音乐车载版50更新发布五…
 超少女心不用网络的游戏下载
 不要网络的少女心游戏
 不用网络的少女心游戏推荐 适…
 女性向恋爱游戏推荐?
 2022不用网络的少女心爆棚的…
 这些交通标识 您认识吗?
 羊城激辩汽车“价格战”:产…
 这4个交通标志到底啥意思?青…
 泉州奥迪e-tron(进口)价格66…
 西安交警“趣说”交通标志 带…
 广安:给城市“洗脸”为文明…
 工人日报:官商不分公益广告…
 英都镇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甘肃定西:城区禁止任何单位…
 关于宣传推广廉政公益广告和…
 2022年第一季度旅游客流数据…
 逃离格子间年轻人多等不了一…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
 中国旅游日文旅行业复苏强劲…
 中国在线旅游平台:假期中国…
 简约室内背景 类图片素材
 家居家电一体化有哪些产品和…
 家居用品包括什么
 简约家居背景图片
 家居用品有哪些?家居用品种…
 鸿蒙智行官网正式上线:内含…
 比亚迪海洋网新车海狮07 EV首…
 华为鸿蒙智行官网正式上线!…
 有问界M9智界S7 华为鸿蒙智行…
 辽源女子将母亲生前礼物丢失…
 杭州有可能引入迪士尼、环球…
 【座谈实录】专家学者为丰泽…
 杭州有可能引入迪士尼、环球…
 妈祖文化“常新”的密码是什…
 实施订单培训 助力名师成长 …
 中国美食打开韩国年轻人心扉
 冬天多吃这个肉润燥还止咳比…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速递网 >> 文化 >> 正文
高级搜索
立足中国文化 建设具有中国精神的高等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1 10:22:04 | 【字体:

  驴吊刘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高等教育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的育人之道,促进基本做人准则、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确立和提高,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有高尚德行的、能够引领社会的人。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要深刻把握其宏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内涵意蕴,“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人文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新的力量。

  所谓“人文”,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其文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代程颐对此解释说:“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叙。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伊川易传》)由此可见,“人文”原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概念,意指一种人伦有序、礼备乐明的“文明”社会秩序。这里的“文明”,实际就是指礼乐教化。

  礼乐教化强调内外一致。“礼者,所以正身也”(《荀子·修身》),意指礼是用来修正、完美自身的。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只是语言、姿态、仪容等外在形式,还必须以内在的 “仁”德作为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外在礼的践行与内在修养相统一,使得礼的实践统摄在“仁”德的指导和规范下。乐,是指诗乐舞一体化的综合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与乐相互配合,发展成为一套综合性的文化体系,要求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觉遵守礼的教化、践行礼的规范。外在的礼仪规范和内心自觉自律达成统一,呈现文明、美好的自己,这是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一致的表现,内外一致才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敬畏,这就是“人文化成”。

  所谓“人文化成”,一个含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即保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让人“役于物”,成为物的奴隶,同时也不要让人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另一个含义就是文化。文化最初与武化相对,武化是用武力强制改变人的习性,文化则是以礼乐教化让人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社会的风俗。礼乐教化同样也是教育,通过教育使人自觉遵守为人处世的规则,自觉履行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教育的目的,在《学记》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对于个人来讲,就是不断地提升自我,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对于社会来讲,就是“化民成俗”。那么具体如何来“化民成俗”呢?答案是用人文精神来“化民成俗”。所谓“俗”,就是风俗、习俗,通过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让大家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与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风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人们的自觉践行,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自觉自律——这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

  孔子指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强调的是个人内在道德的自觉自律,强调一切都要先从自己做起。孔子和学生讨论“仁”,颜渊提出“仁者自爱”,受到孔子的肯定。可见,仁的核心即自爱。孔子终身从事教育,提倡“仁学”,核心就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就是要用“仁”来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孟子云:“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遇到不顺时,不要怨天尤人,先从自我的反思、改正和自我的提升入手。荀子提倡“为己之学”,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劝学》)。“为己”就是完善自己,“为人”就是显示给别人看。在此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要把学到的东西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规矩,成为别人的榜样。(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反求诸己、为仁由己、为己之学,都是强调要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强调一切从自己做起,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这么做,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

  在古代中国,无论是考虑问题,还是对自然的观察,都离不开人,人在向天地万物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征,以天地为榜样。“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闲居》),天地是这样地广大无私,包容万物,人类首先就要学习天地的这些品德。孔庙里面就赞扬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在中国的文化中,始终都强调人要向天地自然学习,自觉完善自身境界,不断提升自身德行,这是作为人最基础的——这当然也是人文的根本精神。

  中国的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的负面影响。人类正在不断地沦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高新科技的“奴隶”,由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危机之一。要克服和摆脱这种自我异化,需要重兴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实践。二十一世纪文化建构的方向,应当以人文精神为其主导方向。因此,从文史哲、政经法、农医工商等各个方面充分阐发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推广和践行人文精神,应是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化宣传和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不绝。世界上不少文明都出现过中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原因就是我们文化的载体——文字没有中断过。迄今为止,我们还可以轻松阅读自古就用汉字书写的典籍。近代以来,由于实证科学的影响,几乎一切都标准化了,我们已经习惯于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也习惯以西方分科的观念去解读、建构中国文化。这样不仅不能了解中国文化本身的特征,反而削足适履,其结果恰恰是解构了中国文化。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

  当我们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最主要的是应当注意其类型上的差别,发现其不同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以推进全人类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但是,在实践上真正这样去做并不容易。因为,这种文化类型的差异,是在各自地区、民族、国家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传统,体现着不同地区、民族的特有性格和精神风貌(诸如生活习俗、礼仪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而它也就会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地区、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特点。在这一问题上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强求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同类型文化之间不需要交流,更不是说不同文化类型之间不能进行交流。事实上,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融通是一种交流,冲突也是一种交流。在交流中,也总是以一种文化为主体去吸取另一种文化中于己有益的营养成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因此,在不同文化碰撞、交流、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文化主体意识,否则将会沦为他种文化的附庸。

  举例来讲,孔子讲“有教无类”,在古代主要是从身份上去理解的,即贵族平民都能受到教育。其实,“有教无类”还包括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体能特点来教学。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把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现在批量化的物质生产,是把多样化变成一律化,教育如果也是批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就不符合中国传统“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了。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中国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我们常常所说的“民主”,意味着人民是社会、国家的主人。传统文化里的民主,其实质是以民为天,以民为贵。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为人民服务,其内涵是强调在为民创造条件的同时,让人民积极自助、自我耕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是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层表现。“平等”在中国文化中不是指在能力或地位上表面的平等,而是强调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比如举办的各类比赛、评比,核心是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并非激化攀比的风气。比赛促进的是交流,是每个人要在认识自我长处和弱点的基础上,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和别人比较,导致妄自菲薄或好高骛远。中国有句古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时时自省、时时自查,从自我的角度不断提升、精进,这是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中国文化里有很多宝贵的价值观念,依然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从今天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不可持续危机来看,中华文明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特质不仅可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和谐,也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类社会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一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弟子问:人口这么多,下一步该怎么发展?孔子曰:“富之。”就是说,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该怎么办?孔子曰:“教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接下来该怎么办?就该像孔子所说的“教之”,重视教育,加强教育。但问题在于教什么?是沿着西方文化的“引导”来教,还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者,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更是如此。

  当前,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最迫切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认真研究和吸取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既要有开放接纳、交流融合的雅量,又要有不削足适履、不买椟还珠的智慧和定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文化精神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研究,不应当仅仅是少数学者的学术研究,而应该在国民基础教育中大幅度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受过不同层次教育的每一个国民,应当有不同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要求。另外,“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不应当仅仅是书斋式的学习、背诵。中国的学问一般包含上达和下学两个层次——上达“天道性命”,下学“人伦日用”。在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教育,不能满足于课本教学,还要以灵活、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让国学与日常习俗、社会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全面、多样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从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和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中,中国传统教育方法里有不少优秀的、值得继承的思维、理念在今日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也越来越意识到回归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一定要建立在自己文化、历史的土壤上,才能充分发挥潜力,激发活力。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要以博大的胸怀、深远的眼光,认真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外国的和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充实和发展中国新时代的文化。

  《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建立一个国家来管理民众,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根本性的理念。中国文化认为,“人文化成”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国文化是一种向内的、修身的文化。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把它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部分。小学的年龄段是八到十五岁,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日常的行为规范),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五岁之后入大学阶段,学习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强调把自己“修”好,才能“治人”。中国的教育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人来展开的,只有更好做人才能更好做事,才能更好地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职责。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特点,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中国传统教育就是教做人的道理,即为人之道,并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目的是让人在接受教育之后,既要从道理上明白,又要在实践中践行。不是只埋头实践,也不是只探讨理论,而是将两者结合。

  中国传统教育将“为人”与“为学”相互统一。读书(包括各类知识)是为学的主要途径,但其首要的目的也是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所以读书以后要能变化气质,那样读书才有用。《中庸》里讲既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更需要“笃行之”,要落到行动上来,知行合一、学修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文化中教育是外在的、被动的,人的自觉自律则是内在的、主动的。伦理道德的建构既需要外在教育的养成、规范,更需要靠内在自律自觉的遵守和践行。读书,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不断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强调读书之后的气质变化,即将所学贯彻到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中,自觉践行伦常义务、道德规范。可以说,有没有自我修养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一个自觉的人的根本标志,而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自尊、自爱的品德。

  正如之前所讲的,孔子高度肯定“仁者自爱”,究其根本,在儒家看来,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是自爱、自尊、自立的人,而一个真正自爱、自尊、自立的人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担当与责任。这就强调了“人”在提升社会风气中的重要作用,内圣然后外王。每个人不仅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和提升,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纷繁的社会洪流中坚守自己的情操,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影响身边的人,从而让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如此循环,良好的社会习俗孕育品德端正的人,这些人作为社会的榜样,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移风易俗”“化民成俗”,从而引导向善、向上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在坚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内在品格和境界的同时,成为社会的榜样。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来提升每个人的德行,来构建一个有良好习俗的社会。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应当继承传统的育人之道,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有高尚德行的、能够引领社会的人。

  可以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格的确立和提升是放在第一位的,把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看作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根源所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促进青年学子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也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决定国家和社会未来百年的发展方向。今天的高等教育,要把知识的学习与人格修养的提升相互结合。这其中既包括向外的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国传统人文知识乃至世界优秀、先进人文知识的学习等;也要有向内的教育——引导学生在读书、生活中坚持做人的基本准则、秉持伦理观念、遵循道德规范、积极承担社会职责等。大学的教育在坚持人文立本,遵循成人之道的基础上,辅之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制造强国之器,为实现大国之崛起培育人才,贡献力量。这在当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等教育中,具有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文化 立足中国文化 建设具有中国精神的高等教育 (11-21)
    普通文化 2023东莞道滘美食文化节时间是什么时候? (11-21)
    普通文化 “这些译者是文化的摆渡人”第十五届傅雷翻译… (11-21)
    普通文化 杭州有可能引入迪士尼、环球影城吗? 中国主题… (11-20)
    普通文化 【座谈实录】专家学者为丰泽区城市IP形象献策 (11-20)
    普通文化 杭州有可能引入迪士尼、环球影城吗?专家:最… (11-20)
    普通文化 妈祖文化“常新”的密码是什么? (11-20)
    普通文化 实施订单培训 助力名师成长 ——宁陵县中小学… (11-20)
    普通文化 台媒看大陆:江苏盐城西溪古镇——“董永传说… (11-20)
    普通文化 续写下一个50年 他们持续用艺术奏响中美两国间… (11-20)
    普通文化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11-20)
    普通文化 2023年Z时代文化趋势 网络隐身间隔日充电为i坐… (11-20)
    普通文化 中国体育“越努力 越美好”主题沙龙活动在景德… (11-20)
    普通文化 热点图片-凯风网 (11-19)
    普通文化 新闻发布厅丨黑龙江:四个方面推动公共文化服… (11-19)
    普通文化 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11-19)
    普通文化 中国这十年·重庆 如何加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11-19)
    普通文化 财政部河北监管局聚焦四个方面 扎实推进廉洁文… (11-19)
    普通文化 长沙民政职院商学院积极开展特色高职商科学生… (11-19)
    普通文化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小学召开“全学科阅读”教学…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