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黑眼圈粉粉记者梳理1977年以来的40年作文考题发现,从最早的单一政治化,到贴近生活热点、回归人文,再到提倡科技与人文相融合,高考作文命题针对70后、80后、90后考生特点“量身定制”。鲜活而有生命的考题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时代记录。
高考进入6天倒计时,首迎“00”后考生的2018年高考,今年的作文题将有何变化?
对此,多位语文高级教师表示,未来考题会更强调学生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开阔视野、多元思考、关注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梳理发现,鲜活而有生命的考题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时代记录,多针对70后、80后、90后考生特点“量身定制”。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高考,作文题要求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连续两年提及政治,体现人民迫切的解放思想,一切向前看,均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点。
1979年至1989年正值中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时期,需要大量人才储备,此外,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此时的高考作文题,就均与环保、育人方面有关。
比如1981年的题目要求写《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1982年考议论文,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5年高考,作文要求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
此后,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命题人希望通过作文题呼吁考生思考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比如1992年的作文题,给出关于清理路边脏物的一段材料,要求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命题有了巨大的转变,这个时期正值“80后”成人,追求多元化、个性的一群人,更需要提醒和感悟。比如2001年作文题给出一则“诚信”被抛弃了的寓言,要求写出考生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2002年至2005年则分别以“规则”“转折”“包容”“安”为题。
2009年作文题目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首流行歌曲名,从此时开始,高考题越来越贴近热点。2010年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总理在“五四”青年节时在北大留下的诗句,一个月后成了北京高考作文题。2012年作文材料故事来自央视“走基层”报道。
近五年北京试卷的作文命题变化较大,2013年是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实际是把时代、历史和思辨结合在一起。近些年还强调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强调了阅读对人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