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血龙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鲍聪颖)9月2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丰台区委区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伴随着京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北京园博园的唱响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届戏曲文化周将于9月28日至10月4日期间推出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由“经典永续·开(闭)幕式”“大咖云集·名团名剧名家”“戏韵园林·地方园地方戏”等十大主题活动组成。市民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名家精品,特别是20个省区市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带来的120余场“拿手戏”。
此外,还有人气之星评选、戏曲票友大赛、学术沙龙、跨界互动体验等活动邀请市民参与。北京园博园变身为戏曲百花园,让游客入园即“入戏”。
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举行的“开幕大戏”,分为“粉墨氍毹情”“梨园共婵娟”“盛世谱华章”三个篇章,老中青三代戏曲名家轮番登场,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等在京各大院团,带来了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青海平弦戏、陇剧、豫剧、琼剧、秦腔、越剧、蒲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曲目串烧,让戏迷充分领略全国各代表性地方剧种的风采。
第三篇章“盛世谱华章”中,压轴出场的中国戏剧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京剧名家尚长荣带来新编京剧《贞观盛事》“共铸盛世太平年”选段。记者在现场看到,耄耋之年的尚长荣先生依旧中气十足,以感情充沛、铿锵有力的表演,赢得观众连连叫好。
本届戏曲文化周上,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将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为观众开启戏曲“大师课”。一批戏曲专业人士将在学术沙龙论坛等活动中,围绕“传承戏曲文化加强创新转化”“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戏曲中的美学追求”等主题展开广泛交流。
无法抵达现场的观众也不用担心错过好戏。本届戏曲文化周将在“戏曲中国”等平台对16场精彩的线下演出进行网络直播,还将展播豫剧《苏武牧羊》、越剧《红楼梦》等14台优秀剧目,让戏曲文化周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本届戏曲文化周,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依托园博园中各地方展园的园林山水,以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海城喇叭戏、鲁南五大调、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落子、西秦戏、打城戏、柳琴戏等各具特色的形式演绎经典戏曲故事,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北京京剧院结合闽园红砖大厝、曲径通幽的园林建筑特点,精心创排的实景演出版《三国演义》,每天都会以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国故事,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
在忆江南园,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以《女驸马·状元府》《夫妻观灯》《砂子岗》等节目,唱出黄梅戏韵。
晋中园里,山西省晋剧院的晋剧《吃盒子》《渭水河》等曲目,会让人感觉到山西戏曲别样的婉转与圆润。
岭南园也是本次活动期间的一个热点园区。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别洞观景》《变脸·吐火》《滚灯》等节目惊艳展示川剧绝活。甘肃陇剧院带来的《司文郎》《深宵幽会》《孟姜女》等,则会把风格独特的“陇东道情”奉献给戏迷朋友。
此外,本届戏曲文化周活动设有“演前导赏演后谈”环节,这是为戏迷朋友准备的“小彩蛋”。在每场演出开始前或结束后,会有参演的戏曲演员、名家或院团负责人,结合剧目看点、剧团发展、剧种特色等内容,与观众进行交流。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本届戏曲文化周精心设计了多种戏曲“打开方式”。
据介绍,本届戏曲文化周期间有丰富的“戏曲+潮玩”活动,耍叉、踢枪等一系列武戏将以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活,让观众一饱眼福。以经典唱段《铡美案》《定军山》《穆桂英挂帅》等戏曲包装的“快闪”,则会让观众近距离体验戏曲之美。
《天下第一角》沉浸式游园活动首次推出,通过“沉浸体验+剧情推理+戏曲演绎”的娱乐项目,借助推理类社交游戏“圈粉”青年观众。还有戏曲时尚秀场、国风现场音乐会、戏曲剧本杀、沉浸式游园……年轻化的娱乐方式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让戏曲实力“破圈”,更显“潮”滋味。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戏曲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本届戏曲文化周期间以“国风雅韵”为主题,举办戏曲行业展示交易会,促进民族乐器、优秀剧本、戏曲服饰等行业交流。面向游客,开展“以戏观城”、戏趣梨园市集等活动,搭建戏曲特色消费场景。
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在于基层群众。作为中国戏曲文化周举办地,丰台区戏曲资源丰富、人才聚集,汇聚了北京市主要戏曲院团和多家戏曲相关文化企业,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各类群众性戏曲活动非常活跃。
近年来,丰台区以中国戏曲文化周为平台,整合戏曲资源,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涵养戏曲生态,让基层的戏曲文化“阵地”更加牢固。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戏曲文化周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举办演出、论坛等活动2200余场,吸引游客约85万人。今年,在办好主场活动的基础上,将紧紧围绕“大戏看北京”任务和“演艺新空间”建设,在北京园博园、市内外专业剧场以及学校、街镇等地,组织开展戏曲进社区、戏曲进学校、戏曲进军营等一系列经典剧目展演,以及戏曲专家“传戏”教学活动等,以高质量戏曲文化供给提升广大市民的戏曲文化体验感,提高票友群体的戏曲艺术水平,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