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淳你有多久没有提起笔写字了?近段时间,“互联网不能成为错别字的温床”“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等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升温。有网友接茬,“登陆和登录,也让人很抓狂”,还有人感同身受,表示遇到过“字在脑海里呼之欲出,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的情况。
有媒体做过关于“你是否有写字困难”的调查,两千多名受访者中,有83%的人认为曾遇到过写字困难。大家纷纷调侃,思念是一种病,“提笔忘字”也是一种病。
当键盘代替纸笔、字母取代笔画,“提笔忘字”现象逐渐变得普遍,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和特征,值得深思。
有人做过一个街头挑战,找路人听写“尴尬”“迁徙”“螃蟹”等词语,结果10位挑战者中仅3人全部写对,其中包括两名初中生。测试结果让大家哑然失笑,明明这些字都认识,但提起笔却写不出,这就是典型的“提笔忘字”。据笔者观察,常见的“提笔忘字”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最熟悉的陌生人”。尽管对一些字如数家珍,但真正要下笔时,总觉得脑海中浮现出了字形的轮廓或一鳞半爪,可就像蒙上了一层轻纱,始终不见其形、写不完整。如,单独写“烊”“圳”,觉得无比陌生,一旦放在“易烊千玺”和“深圳”这两个词组里,却马上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将错就错”。第12版《新华字典》共收录一万余字,其中有大量同音字、多音字。很多人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不加辨别,拿来即用。
比如,“的、地、得”三个字读音相同,但用法迥异,日常中很多人都会混用;相似字也经常错用、滥用,以“赢”和“羸”为例,二字虽然形似,但其音义均有明显不同;受方言、发音等影响,“拖孩(鞋)”“蓝瘦(难受)”等错词也成了网络热词。
“养在深闺人未识”。据统计,中国人日常生活常用汉字为2500个,而实际上,目前收入汉字最多也是最全的字库中,有出处的汉字超过9万多个。这就使得一些汉字因使用频率低、适用场景少,加之字形复杂,而成为生僻字、生僻词,如“耄耋”“饕餮”“矍铄”等。
发行于2017年的歌曲《生僻字》曾引发热议,网友表示头一次不认识歌词。这些“难认又难写”的字,就属于“提笔忘字”重灾区。
“信笔涂鸦鬼画符”。唐代卢仝在《示添丁》中写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汉字本为方块字,书写起来要么一笔一画、工整有序,要么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倘若与笔墨“暌违已久”、日渐生疏,抬笔时七歪八扭,忘字时或是找个相近的字代替,或是干脆涂抹几笔应付了事,时间久了,就陷入了不会写、不想写、提笔忘的恶性循环。
老祖宗传下来的笔墨不该被束之高阁。“提笔忘字”戳中了当下的汉字书写困境,若任其发展,影响的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很难不令人担忧。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上了年纪才容易“提笔忘字”,但如今,年轻人越来越依赖键盘鼠标,拿笔的机会越来越少,不会写的现象也日渐低龄化。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首先是“输入”代替了“书写”。网络时代,敲字如飞的输入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与记录,逐渐替代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在高效快捷的输入模式下,人们“能语音就不打字,能打字就不写字”。
但作为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汉字需要通过不断复写才能加深印象,而长期拼音输入,让人们渐渐忽视笔画顺序、偏旁部首和结构特征,从而慢慢遗忘汉字的写法。
其次是“标准化”代替了“个性化”。告别学生时代后,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论是求职简历,还是工作中的各种企划文案、档案报表,大都要求清一色的打印体,连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化模板。曾经的“鸿雁传书”“展信开颜”,如今变成了千篇一律的A4打印纸,久而久之,人们就可能缺少对汉字形式美、意境美的品位。
最后是“网络梗”代替了“规范性”。一些网络热梗刻意制造标新立异的字眼,如“报giao”“泰裤辣”等被智能输入法记录,使得部分误用在互联网而加剧传播(注:“报giao”指“报告”,“泰裤辣”指“太酷了”)。一些自媒体语言表达过于追求“网感”,错字连篇、乱改成语等现象时有出现,难免会干扰人们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从殷墟甲骨到篆隶行楷,汉字文化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贯穿其中的,是代代中国人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汉字,不应被随意篡改、解构。
当我们欣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体会到书者力透纸背的悲痛之情;看到林觉民的《与妻书》,诀别不舍之感久久穿越时空。汉字,在文明长河中漂流,承载着浓烈的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纵使“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从前慢”已然过去,我们也不能“握着鼠标”而忘了“拿起笔杆”。如何激活“书写”,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与时代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比如,多给自己一些手写的机会。避免提笔忘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看,遇到不会写的词,多翻翻字典,多上手写几遍。要多写,也要多用,不妨重拾手写日记、手写笔记的习惯,让书写体的适用环境多一点。
如陕西师范大学17年来坚持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带有温度的手写体配上汉泥封印,尽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风骨,可谓“上新”更“走心”。
比如,多为汉字创造亮相的平台。要多给汉字展示的机会,让全社会关心关注汉字。如举办全民汉字书写大赛、记忆汉字大赛、手写三行情诗等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汉字、书写汉字。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日益红火,究其原因,是这些节目通过挖掘展示汉字的魅力,寓教于乐,吸引公众参与,让汉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得以激活。
比如,多讲讲汉字背后的故事。正如流沙河先生所言:“看见一个字,能够写出字形,读出字音,解释字义,还得要知道这个字在古代是怎么样写、古音是怎样的、后来怎样变化的、本意是什么,这样才算真正认识了一个字。”
在央视开播的《中国书法大会》上,用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立体呈现了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系列作品的故事,让书者与观者共赴一场“游目骋怀”的心灵之约。类似的文化节目值得借鉴。
比如,多跟汉字“较较真”。《咬文嚼字》主编、语言学家郝铭鉴曾说,语言是社会公器,需要大家约定俗成形成共识,彼此的交流才会有效。新兴的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导致很多人在交流中跟风使用网络烂梗、错词错句,逐渐形成“不好好说话”的坏习惯。
对于那些错用误用的文字,需要拿出些“较真”精神。比如就曾有网友针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展开了辩论,对这一字之差的“斤斤计较”,体现的是人们对汉字文化的严谨态度。
如诗人余光中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所写:“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愿我们多铺纸执笔,让汉字之美尽绽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