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22 22:00:26 | 【字体:小 大】 |
现代成神之路首先,从我们国家的历史上看,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很多有影响的显赫的民族在上演了一幕幕大戏之后,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见了踪影,原因,我们会从文化中找出一些答案。
大家知道匈奴这个民族吧,一度十分强大且骁勇善战,在中国北方赫赫有名。秦始皇为什么耗尽国力修建长城,弄得孟姜女哭天抹泪,至今让人们听了这个故事还为之心酸动容,主要就是为了防御他们的入侵。汉高祖刘邦是很厉害的一个人,可大家知道,汉初(前201年),他亲自率领20万大军征讨匈奴,结果在(今山西大同)被困了七天七夜,险些丧命,逃回来后,谋事刘敬对他说:“干不过他呀,陛下!实行和亲政策吧!”所谓“和亲”就是选一皇室女子嫁给单于,并送上一些财物,打对他满意才行啊。刘邦无奈,也只能这样做了,于是双方才和好了。这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和亲”外交的开始,也是民族融合出现的一种新方式。
我们国家走到今天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融合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融合,主要有四种方式或形态。一是战争。如唐朝征伐高句丽,我们去丹东的凤凰山,高速公路上的薛礼大桥都可间接知道这一点;这些历史信息还有元灭宋,明灭元,清灭明等等。二是和亲。如上面提到的,还有文成公主入藏,大名鼎鼎的王昭君。中国上下五千年,只出了四个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平均1250年出一个,多不容易呀,元帝不得已将昭君送给了匈奴人。三是宗教。最有名的就是康熙,乾隆把各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搬到中原或皇室行宫承德避暑山庄,修建寺庙把他们供奉起来,达到使各民族融洽相处的目的,这也是清朝不修长城的原因。四是交流。像陆上、海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上的茶马古道;汉使出使西域,西域派遣唐使入唐等等,这第四种才是一种常态化的民族融合。
试想一下,一个民族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灭绝吗?答案是否定的,民族冲突中不可能杀的一个不剩,那他们的后人到哪里去了呢?经过考证,一部分确实被杀掉了,一部分投降了唐朝,一部分人流向了朝鲜半岛,一部分人去了西方。那他们的后人现在怎么一个也看不到了呢?因为匈奴人的文化彻底的消失了,包括语言、文字以及他们族人所特有的服饰、生活方式等,他们的后人成了其他民族的后人,并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你说,文化它不是民族生存的血脉吗?文化没有了,这民族能有好吗?
例如,我们在历史书中学到的一个民族叫契丹族。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是与宋朝、西夏、金等同期的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个国家疆域可以说得上比较辽阔,今天的东北三省、内蒙古包括外蒙,以及河北、山东、宁夏、甘肃、青海的一部分都在他的版图之内。
辽也有着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有一本书叫辽代艺术史,介绍了这里的情况。像我们的辽砚,被省委、省政府列为辽宁新“三宝”(同岫玉、玛瑙),也曾一度被说成是辽代砚台的传承和发展。但辽代的砚比我们现在的本溪辽砚用材还丰富,我们只有石砚,而那时他们除此之外还有银砚、陶砚和玉砚等。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在蒙古和金人的打击下,秘密的失踪了,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是频频发生的事,但原有民族的文化传播总是能代代相传。然而契丹王朝灭亡后,整个契丹文化也随之消失了,这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去年,我看到了一份材料,反映了这样一件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一座契丹古墓,墓主人是一位公主,形制讲究,陪葬奢华,遗体保存的也比较完好。吉林大学考古系对这具女尸进行了DNA测定,并将结果与国家人类基因库的样本进行对比,这样做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河北省保定地区生活的一部分人民的DNA,与契丹公主的DNA基本相同,相同率达到了99%。以上,据相关认定,这部分人是契丹皇族的后裔。但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当记者采访这些人时,别说他们会说契丹话,会用契丹文字,就连契丹这个族称,有些人都没有听说过。极个别的70-80岁的年长者,知道一点自己的祖上较早的时候,是从北边迁徙过来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给记者的印象,他们就是地道的北方汉族农民(黄河以北)。这说明契丹人的后裔还在。然而之所以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契丹人(连他们自己都不承认),主要是他们的祖先后来摒弃了已有的民族文化,把自己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不管这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结果就是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由此,我想或者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有多么的重要啊!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
透过漫长的历史,我们能真实的看到,民族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所有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护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实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