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传统节日和节庆文化的来源(一)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9 4:08:50 | 【字体:小 大】 |
总裁前夫别耍酷图:中国的节庆建基於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气上,当中春节与中秋节是最重大的节庆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最大分别,在於从古至今,中国的节庆都是建基於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气上,从而引申出全民性的祭拜或庆贺仪式,例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立春作为新年伊始并协力播种的节气,中秋作为收穫团圆的季节,对应成为两个最重大的节庆:春节与中秋节。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明价值结合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和合精神,比许多宗教的最高逻辑範畴都要宏大,因而能够吸收和包容各种宗教体验的文化合理内容,具有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的构成意义。而中华文明属於世俗文明,其天道需要通过地德来表达,地德需要通过人文来实现,即是说,在认知天道的同时,人类要通过遵循天道的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这就是地德,地德的最大化就是保障日常生活资料来源的人文秩序,就是仁德人道的社会组织结构。
对於中华文明的创生,首先我们可从“天文曆法”入手。根据考古发现,中华文明的天文曆法机制至少有6500年历史。古今中外有天文曆法种类多达以千计,基本分为阳曆、阴曆、阴阳合曆三大类。其中中国古代曆法就是融合前两者的特点,并辅以星象、物候的阴阳合曆系统。其制定的準则有以客观观察到的太阳运动来编制日、年,也有以客观观察到月亮运动来编制月份并有月相的“朔望”和“旬”概念,共同组成季节和节气,中华传统节日由此产生。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