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沛辰的老婆10年量化私募相关从业经验。所在机构或管理产品于2017年和2019年获得中国证券报金牛奖。机构自成立以来,共获得证券时报金长江奖8座、上海证券报金阳光奖3座、中国基金报英华奖7座等业内知名大奖。
第一财经:近期,量化投资可谓是“火出圈”。不过有数据显示,并非所有量化交易基金都取得不菲收益,不少量化基金甚至出现大幅亏损,业绩排名中,首尾机构的差距最大的超过190个百分点。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振翔:首先我觉得大众可能把量化神化了,量化其实站在投资的角度,它只是一个投资工具。收益率的差异根本上来自于两点,第一个是它背后这个人是怎么使用的,第二个是它底层到底在交易什么资产。比如股票、期货、期权还是什么样的交易策略,背后的不同就会导致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业绩差异非常大。又比如你给一个产品加杠杆,以大家都熟悉的量化产品——指数增强产品为例,指数本身的波动其实是很大的,在指数向好的年份,比如指数赚了30%,超额做到30%,那就可能是60%的收益率,这属于一个波动很大、收益又很高的产品。又比如在量化策略里,我们在同一个板块里配置,以银行板块为例,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如果我做多招商银行、做空工商银行,做出来的曲线波动就会比你只持有工商银行或者招商银行要小很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业绩差异其实源于两个本质的原因,第一个就是产品背后的投资理念到底是什么,它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第二个就是底层所持有的资产,它本身的收益风险特征的不同所带来的收益差异。
第一财经:我们从统计来看,规模越大的量化私募,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似乎越强,尤其是规模100亿以上和规模50亿-100亿之间的大私募产品整体超额收益高于其他规模。但我们知道,规模越大,对于资金配置和后台技术支持的要求越高,那为什么会出现规模越大、业绩越好的情况呢?
张振翔:这其实是大家站在“幸存者偏差”角度所看到的一个问题。因为规模大其实就表示这家公司的商业化非常成功,所以可能进入到大家视野以后,关注度会更高。但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波动、收益和规模它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你规模越大,又想要收益越高的话,通常要求波动越大,才有这个机会。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一些规模小的私募,可以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让波动稍微小一些。
但是有个现实情况是,现在这些量化公司的人员、设备和IT投入都已经非常高了,在这么高投入的门槛下,你的规模如果没有达到百亿或者50亿以上体量的话,你可能一年的营业收入都没有办法覆盖掉你一年的运营成本。所以小的私募确实可能在某些小的细分赛道上、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非常亮眼的业绩,但是你后续的研发能力跟不上的话,这种持续性可能就会相对弱一些。
第一财经:我们再来看具体策略的差异表现。今年以来,有业绩记录的股票量化产品整体收益约5%,其中八成产品实现了正超额,表现最为优异是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所以这种策略是现在竞争力最强的策略吗?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拥挤到这个赛道,中证1000指增产品的超额会越来越低吗?
张振翔:确实从量化现有的规模角度去看,指数增强策略是所有量化管理人最核心的交易策略。我们先把它拆分一下,什么叫指数增强策略?它的收益来源到底是什么?从概念上来说,我们会把指数增强策略的收益区分为超额收益和指数收益两个部分。举个例子,比如你持有一个投资组合里面有100只股票,然后同期指数上涨了3个百分点,但是你的组合上涨了10个百分点,我们就把这3个百分点叫做贝塔收益,把超过指数的7个百分点叫做阿尔法收益。
为什么现在一些指数增强策略这么火?因为此前量化的主赛道是在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上,而从去年开始,整个偏小市值的风格表现比大盘要好一些,所以贝塔首先就更好了。从超额的角度其实也是这个样子。超额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超额的本质来自于两点,第一是你选出来的这些票,它在基本面的逻辑下表现如何。比如中证500指数有500只票,这些票因为它参与实体经济,它在实体经济里面所创造的价值把它的估值抬得足够高,它的增速只要比指数高,它就可以获得一个超额,这是从基本面框架下所得出来的超额。另外一个其实是偏博弈的角度了。每天可能有很多人因为交易诉求需要去交易股票,你跟他做对手盘的时候,从博弈的角度你就可以赚出超额。小盘股本身贝塔指数就表现好,从博弈的角度它还更容易获取超额的话,它整体表现就会更好一些。
关于赛道拥挤的问题,现在A股市场加北交所一共有5000多只票,市值小于100亿的票有3700多只,它们一天的成交额是3,000亿,所以从目前来看,暂时还没有到达容量上限,这点其实投资者还可以放心。
第一财经: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指增策略以外,现在很多量化产品都融入了商品CTA策略,而且CTA策略私募业绩8月份以来是大幅回血,从今年以来的表现来看,也有超七成的期货和衍生品策略私募都是赚钱的。您所在机构的产品也大量运用了CTA策略,您怎么看待这种“回血”?
张振翔:我觉得首先是大家要建立起一个周期的概念,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它都有自己本身价格运行的周期。第二,大家可能需要理解一下,商品和股票其实有很大的不同。商品市场截止到目前,按照期货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差不多是1.5万亿多的规模,但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八十几万亿的规模,所以商品是一个小众市场。商品市场为什么会诞生?它本质上是为了帮产业资本转移它在实体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所以量化管理人或者说大部分CTA交易者在这个市场里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投机的角色,是做这些产业资本的对手方,或者去发现一些错误定价。商品期货合约本质上是一个对赌合约,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量化 CTA其实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一直是处于一个震荡下行的状态,直到今年7月份开始,整个南华产品指数才形成了一波还算是比较强的日级别的趋势,因此大部分的偏趋势型的 CTA策略在这个时候业绩都回暖了,这是大家能够赚钱的一个核心原因。
第一财经:所以CTA策略的表现是否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现在将CTA策略融入产品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了,这个策略是否也需要不断地进化和升级?它的潜在风险是什么呢?
张振翔:是的,所有的量化策略都需要不断地升级迭代,因为这个市场所有投资者都在进化,大家都会去研究接下来怎样才能在市场上获取更好的收益。
从风险点的角度,其实大家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回撤。你把股票指数拉长来看,它可能和一个国家整体的 GDP增速和CPI是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的,但是目前我们看A股的年化收益差不多在10%左右,而A股指数的波动率其实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可以到20%甚至超过20%,所以我们引入一个收益和波动比较,也就是夏普比率来看,纯股票资产被动的线左右。而我们主流的指数增强策略,因为你有额外增强,比如说10个点的话,它的夏普值就可以提高到约1个点。CTA资产从国内和国外的来看,它都属于一个小众资产,整体规模基本上都只有股票的差不多1/10左右,把夏普做到1-1.5之间的,我们就觉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CTA产品了。
也就是说,任何资产都没有办法避免它会有一个回撤的时间段,但是从投资的角度,大宗商品和股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是相关性比较低的两个资产,如果把它们用配置的概念组合在一起,或许可以给你的持仓组合提高整体的夏普比率。
第一财经:我们再把视野放到整个量化市场,刚才提到,同为量化私募,业绩排名的首尾差距最大的超过190个百分点;同时,量化在规模上的差异也很大,小到几亿、大到数百亿。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家量化私募的业绩和规模呢?
张振翔:首先我觉得这个东西要拆分来看,业绩一定是和交易团队的投资理念和使用的工具、方法有非常大的关系。从规模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个商业结果,商业结果则是由公司的企业经营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国内的量化是从2010年4月,也就是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上市开始才进入一个真正起步的阶段。国内现在规模上百亿的量化私募其实是在2019年后出现的,到现在大约有二十几家百亿量化私募,其本质也是和我国的财富管理产业的发展有关。目前处于头部的那四家管理人在2018年年初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有三十几亿的规模,发展到现在都是超600亿的体量,所以本质上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个行业有足够的资金体量涌进来,只不过量化的盈利能力和本身带有高科技和金融相关的属性,所以给它带来一些光环,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大上、很神秘的东西,但实际上从人员数量来看,量化私募大多都是小微企业。
第一财经:正如您所说,拥有适应市场的量化模型是量化交易机构的一大核心竞争壁垒,技术和人才是不同量化机构拉开业绩差距的第二重壁垒。那是否意味着,规模越大的量化,能够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人才和技术硬件上,而人才和硬件又会进一步加速业绩和规模的攀升,如此循环下去,量化市场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张振翔:这是一定会的,这在学术上叫“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恒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回顾,在2010年时,当时五六个人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东西,而发展到现在,随着规模的增长,需要更多的人员、设备、数据等方面的投入,加上办公场地的租赁,像我们机构100多个人的运营成本,一年可能至少是差不多5,000万元。这么大的投入,只有比较大规模的管理人才能够负担得起这种成本,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确实小规模的管理人能逐渐成长的机会是越来越小的,不是说完全没可能,只是概率在变小,这其实和海外整个量化发展的趋势也是比较趋同的。
第一财经:近年来,一些外资量化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投资巨头。但从目前表现来看,似乎还没有拿出过让人惊艳的成绩,有些甚至表现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所以量化投资也有一定的“A股特色”吗?
张振翔:这是一定的,首先国内和国外本身的交易机制就不同,所以境外回来的这些管理人,他一定要把他的策略做A股的本土化,才能来适应这个市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说海外的机构就一定不如国内的机构,其实不一定。因为大家是在一个相同的交易机制下去公平竞争的,海外量化说实话它本身的发展时间就比我们要更久一些,它所沉淀的技术、设备和经验其实比我们国内还是稍微有一点领先优势的。但从我们现在的人才储备和国内量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是非常有信心,国内也可以诞生像海外那么大规模体量的量化私募基金的。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述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