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者论善: 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史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18 18:40:06 | 【字体:小 大】 |
热书库近期,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陈国庆教授利用微信平台,办了一个叫做《慈善文化概论》的课程,课程采取网络授课、互动研讨的方式进行,每一期课程都有一个互动课题,参加学习的学员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分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互动话题的设置很有意思,不是教科书式的理论题目,而是结合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的实际,让大家谈感受,谈想法,谈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谈参与慈善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的心理感受,谈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步。大家对这些课题很感兴趣,踊跃发言,相互激励,在共同享受慈善带来快乐的同时,加深了对慈善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慈善教育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慈善文化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它与人们对利益和权力的追求无关,与社会生活的功利层面联系不太紧密,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心理态度、情感、价值信念等文化元素。如果追问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行为动机,就会涉及到怜悯同情之心、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因此,慈善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关于“善”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宗教和世俗两种路向对于“爱”的诠释,宗教引人向善的文化观念是慈善文化的一个源头,世俗的人性慈孝、助人为乐的朴素情感是慈善文化的另一个源头。西方的慈善文化倾向于宗教情感,具有博爱情怀,中国的慈善文化倾向于世俗关爱,具有仁爱精神。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中西慈善文化的本质差别,但在行为指向上却作用于同样一个人类群体,那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人群,以及处于生活困境中不能自救的人们。慈善不仅仅是对社会弱势人群和困难群体的救助,而是传递着一种社会理想和人格追求,传递着追求人类正常生活状态和生命精神的宏大关爱,传承着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精神向往。慈善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慈善组织、慈善组织的领导者和团队成员、志愿服务团队及其成员在具体的慈善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心理和文化理念,以及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理想,这些态度、心理和文化理念,精神风貌和价值理想,是与具体的慈善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是慈善人这一群体独特的精神追求,它超越了对利益和权力的追求的世俗价值,超越了对功利、工具效率的追求,展现了人类精神的脱俗高雅、博大无私的精神境界和生命魅力。高扬这种精神,是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灵魂闪光。对慈善文化做这两个方面的理解,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解,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善”到特殊意义上的“慈善”的转换升级过程,《慈善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实现文化与慈善的交互作用。
探讨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史,是慈善文化和慈善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慈善行为不单是对社会弱势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而重要的是体现着一种人类个体成员之间的互爱情怀,是一种同情心理的放大和升华,具有人性的本源基础和个体之间的和谐促进精神,无论是西方的宗教意义上的博爱精神,还是中国传统意义的仁爱、兼爱和慈爱精神,都是慈善行为所追寻的基本原则。在此意义上说,慈善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践履,是一种文化的实践,离开了道德和文化的支撑,慈善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立根的基础。慈善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掌握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特殊权力,也没有强大的财富支撑,只有一腔服务社会和他人的热情,他们怀着衣服怜悯同情之心,见到别人处于困境之中,就想伸出援手去帮,想让他人也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慈善人所具有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人格,是他们进行慈善活动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慈善人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人格,蕴含在他们所进行的慈善活动之中,并且随着慈善活动的持久深入不断得以传承和扩散,影响周围的人加入其中,从而是慈善帮扶救助的范围得以扩大,效果得以提升。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史,就是作为慈善活动的主体的个人或组织的精神发展史,而这种精神发展、提升和转换,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具有特殊的机理和机制。揭示慈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责任的发生、转换和提升的内在机理和相关机制,有助于从精神文化层面研究慈善行为的发生机制,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支持。
研究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史,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把古代、近代和现代人的精神观念的发展连接起来,在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探寻慈善心理、慈善文化和慈善价值观念的发生发展机制,从不同的文化类型中探寻慈善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是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路向,需要历史学者、文化学者和慈善学者的联合支持,共同研究,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还有一种微观的经验研究,可以取得直接的效果,这就是对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的领导人及其成员的访谈,让他们讲述参与慈善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和心理变化,初次参与和长期参与的不同感受,以及在活动中的现场感受和相互感染,就可以发现他们在情感、心理、价值观和精神人格的变化过程,以此探讨他们的精神进化过程。这种研究具有实证性,具有更直接的作用。这种研究还可以通过课程启发,把慈善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探索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研究需要慈善文化研究者、慈善宣传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索,创造有益的教育形式,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从而避免单纯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脱离慈善活动的开展过程而造成的空洞弊端。
慈善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精神、观念和人格境界,是在参与慈善活动中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个过程就像是“炼钢”,一点一点地加温,不断到底纯化,最后炼出好钢来。慈善活动场域是慈善人活动的“善园”,又是慈善人获得幸福和快乐的“乐园”,慈善人和慈善志愿者追求赚钱以外的价值,就是寻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给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大家在行善中获得快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与善同行,与善同乐,激励前行,享受人生的精神盛宴。慈善人的精神进化是一个过程,随着参与慈善或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时间的持续,当初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对慈善的认识就会深化,团队领导者的榜样示范和精神人格对成员的影响就越深入,每一成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就越明显,团队领导和成员就会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从最初的同情怜悯之心到责任义务担当,再到信念信仰的提升,是慈善人精神情感变化的三步曲,我把这个过程称为“慈善人的精神进化史”。在我们与学员的互动中,大家谈到了最初参与志愿服务时的感觉,有的是从报恩之心开始的,有的是从怜悯同情出发的,也有的是在朋友的带动下介入的,这时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感觉是朦胧不清的,也没有想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想法,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特别在活动现场受到的震动和感染,情感和思想就会得到升华。参与慈善志愿服务,开始时可能是在别人引领下介入的,对慈善公益没有多少感觉,认识很肤浅,参加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思想和情感就会发生变化,会把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上升到责任和义务的高度,当成自己的使命去完成,这是初次介入和深度介入的区别。对志愿者和慈善人来说,初次介入时,慈善公益是外在的,只是奉献一份爱心,做一次活动而已;参与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对慈善活动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化,就有了慈善公益活动长期做下去的想法和冲动,把最初的怜悯同情上升到责任和义务的高度,当成自己的使命去完成。随着对慈善或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加入,慈善人和志愿者就会把坚持做慈善公益活动当成自己生活和生命的组成部分,变成和自己的血肉一样不可分割了,慈善公益成了一种信仰和信念,成了用生命追求和践行的价值目标。这种变化,在我们接触到的志愿者,特别是团队领导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坚持做了十年以上志愿服务的人,精神状态就达到了一个高度,他就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把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变成了自己生命追求的人,就成了慈善人精神进化的楷模,成了团队凝聚力的核心。每个团队都有这样的“核心”,把周围的人团结凝聚在一起,在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中,共担风险,共同进退,才使慈善志愿服务持续深入下去,不断取得辉煌的业绩。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慈善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阳光事业,它的崇高和神圣,就在于慈善人的精神、观念和价值,是崇高的,神圣的。这种崇高和神圣,是在具体的、深入持续的慈善活动中,不断纯化,不断提升和进化的,研究这种不断纯化、不断提升和进化的逻辑,才是慈善学人要做的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