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菡女儿多大11月18日,西安路街头。气温零下,北风七级,零星雪花。红色的塑料袋被风刮到树梢上,李延斌用夹子使劲往上够,试了几次才取下。凛冽的寒风,把脸吹得通红。别人躲在屋里取暖,李延斌却在顶风冒雪捡拾垃圾。没有人督促他,辛苦的劳作也没有一分钱报酬,一切都是他自愿的。“图个啥?垃圾清了,环境不就好了吗?”李延斌身上展现出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大连万千公益人的缩影,他们用默默奉献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大连每个角落。
11月17日,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大连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经中央文明委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本市连续五届获此殊荣。作为城市公民,喜悦与自豪充盈于我们心间。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崭新的时代赋予了大连更重大的发展机遇。那些涌动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时代精神,是大连创造更美好明天的思想前提。迈进新时代,文明的新征程又开始上路。让我们以立足长远之姿,紧扣时代的脉搏,总结经验、谋求未来。为此,本报推出大型专题策划《大连文明长卷》,敬请读者期待。
得知大连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我爱大连”志愿者李延斌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转发了消息。“欣悉大连再获殊荣,为此深感自豪,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李延斌在朋友圈里说。36岁的李延斌在外企工作,6年前加入了“我爱大连”志愿者群,群里组织的捡拾垃圾活动,他几乎期期不落。“城市文明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大连再次获此殊荣,说明城市精神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对此,“我爱大连”志愿者群负责人周华明举例说,11月18日,大风降温天气,他把活动定在了西安路商圈。周华明本以为,活动能来二三十个志愿者就不错了。哪知道,在现场一数人,来了足足92个人。“能说明什么?志愿服务是一种坚持,无惧风霜雪雨。以此来看,大连公益服务的理念、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周华明说,“我爱大连”过万志愿者见证了城市文明历史,他们不仅为大连母亲而自豪,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
城市文明的建设不在于一朝一夕,也不能只靠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而是全社会的长期参与和付出。对此,大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中山营业分公司安检所负责人李杰颇有感触。“什么是参与?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做志愿服务。”李杰说,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就是说,作为城市里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有参与公益事业、友爱互助的意识。
“天冷了,看环卫工人能吃口热乎饭,打心眼里舒坦。”李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2012年以来,李杰在安检所和中山燃气义工站发出倡议,以自愿捐款的方式,为环卫工人送腊八粥、茶蛋,春节时请环卫工人吃年饭;在辖区内为孤寡老人建立特殊人群档案,为近800户孤寡老人免费更换燃气设备。李杰说,大连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折射出大连人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公益精神是一座文明城市必须具备的特质。
“他们亲人团聚了,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大连城市文明发展又上一步,所有公益人的付出都值了。”大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王宇冬说,为公共利益而坚持付出,是每个蓝天人的责任和使命。11月10日,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57岁女子在西岗区先进街一带走失,亲人非常焦急。当日傍晚,蓝天救援中山队出动前方队员22人、后方信息平台4人,在寒夜里对事发地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经过1个半小时的搜救,队员最终找到了走失女子。本月以来,中山队已先后出队15次帮助寻找走失人员。
王宇冬说,联合国把志愿者定义为“自愿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自愿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才是志愿精神的精髓。王宇冬认为,城市文明是多方位的,公益就在我们身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哪怕是对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小帮助——这种值得称道的付出多了,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大连万千公益志愿者,他们从付出中收获了什么?采访中,不同志愿者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大连万里爱心会的负责人祝瑞伍的答案是,首先,他在帮助别人过程中,收获了由衷的快乐;其次,当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
此外,有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认为,自己收获了“生命间的尊重”;有普法志愿者认为,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大连蓝天救援队队长奚玉国则表示,“我们不计任何回报,如果真有回报,只有心理上的,那就是灵魂上的升华。”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 实习生邵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