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神医全文阅读好吧好吧,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从业者,对于这些盘问,其实阿boy早有准备,平时“狩猎”了许多建筑类的“高分”影片给大家,保证大家可以由浅至深的给亲戚们说一通!当然啦,即便是平日里无聊,影片也是十分下饭的存在!
《超大建筑狂想曲》是一部由《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发行的一部纪录片。
国家地理就不用我过多介绍了,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它的象征。
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包含了众多著名建筑如:迪拜塔、广州塔、三峡大坝、希罗斯机场等。
当然啦,在这系列纪录片中,并不仅仅只有建筑,还有许多诸如二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外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以及美国尼米茲号航母等非建筑知识。
“今天压倒一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居住,我们追求什么样的社区形态?”
这是包豪斯在1924年斯图加特展览时的宣言。“包豪斯”这三个字,相信任意一位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士都不会不知道。
这部纪录片《世界建筑艺术:德绍包豪斯》就给我们讲述了包豪斯的成立时的历史、以及包豪斯学校整个设计的构成。
毫无疑问,这部简短的纪录片一定会让你对“包豪斯”再一次的进行感叹。包豪斯作为学校的地位如同中国的西南联大一样,师资惊人,随便拿一位出来都是大牛。
《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顾名思义这是一部与家庭相关的纪录片,而影片的主角就是20世纪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
该影片也正是以建筑师路易斯康儿子的角度,重看路易斯康的作品,找回那个从未共同生活过的“神秘”父亲。
这一部纪录片也于2004年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等多项纪录片大奖。
如今,城市越来越发达,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生态的环境恶化、孤独和严重的健康问题。
影片《人的尺度》与其说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是一部有趣的长篇论文。影片通过叙述丹麦建筑师杨‧盖儿在长达四十年的系统性地研究。
促使大家一起探索当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把人作为重点时所发生的事情,从而质疑我们对现代性的假设。
其中,有几个十分有趣的片段:在老胡同,年迈在胡同道上休息的大爷艰难地起身让道给过路的汽车;以及国外建筑师发现自己前几个月改造的给方便行人的人行道,突然被改回了车道时的一脸茫然......有趣极了。
时间大约是上世纪70、80年代,就在福斯特自驾直升机,带着老友空降参观落成不久的得意之作塞恩斯伯里艺术中心时,问倒了福斯特。不过较真的福斯特一星期后给出了答案:5328吨!
这部影片记录了福斯特的生平、以及他致力于用设计改变生活的追求。在建筑师的角度下,重看福斯特的代表作如香港汇丰总部大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柏林国会大厦等。
《壶中:日本现代建筑之美》是Jesper Wachtmeister导演的一部纪录片电影。
该影片阐述了一个日本建筑的传统概念——“壶中”,人从一个很小的入口进入一个较为封闭的茶室。这种传统,但求心灵的富足,不求虚张声势。
对于这个传统,导演做到了既从西方外来国、也从日本本土的角度来审视,讲的很到位,外行也能看懂,并且还讲述了北欧和日本的现代建筑。出演的建筑师包括黑川纪章、安藤忠雄、伊东丰雄等。
这部纪录片如日本建筑一般安静,作为一部可以了解日本现代建筑内涵的纪录片,即便是渣渣画质,也丝毫不影响它的精彩。
边攀登边谈建筑,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而这系列纪录片,则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我们展示这种前所未有的观察视角。
该纪录片由建筑历史学家Jonathan Foyle博士边攀爬边介绍英国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林肯大教堂、牛津新学院、达勒姆大教堂、圣潘克拉斯火车站等,共15集,每一集都是绝美的视觉享受!
当然,最值得欣赏的是,该剧组对建筑的态度,建筑不是博物馆里的不可触碰的死物,而是需要与人的活动关联——无论行走还是攀爬——去进一步加深对建筑的使用和共鸣。
这是一部由BBC制作的建筑纪录片,主持人丹·克鲁克山克周游世界,遍访各式建筑,展示这些建筑是如何体现我们人类的意愿、天赋和信念。
在每期节目中,我们可以从建筑中能看到许多文化,历史和信仰的痕迹。从俄罗斯西北边陲的基日岛的木结构教堂,到埃及西奈的圣凯瑟琳修道院,该系列纪录片汇聚了众多不朽建筑。
可以说,《漫游世界建筑群》不仅可以学到丰富观众的建筑学知识,还能了解到了许多世界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设计不仅是单纯的做一栋建筑,更多还是要给与设计以人文的文化,这就需要建筑师平时要思考的多,实践的多,当然还要看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