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爆过媛媛菊花谈到这个,我得扯个淡——感谢李想,我特么的现在看竞品车信息都不上公司数据库了,汽车之家图片信息真全啊!你能想到的所有角度,你所需要的绝大多数参数,全有!你说这些编辑是不是处女座的!我司竞品分析科直接解散得了。
汽车之家成立于2005年,虽然谈不上早,但绝对不晚。从2005年到2014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由1848万辆增长至12339万辆,年均超过增速20%,翻了6倍还要多。汽车之家的10年,正是中国汽车快速增长的10年。
产品库:汽车之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全面的产品库,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在汽车之家都有专门的车型频道,频道内容从参数配置到产品报价,从车型照片到用户口碑,从静态评测到动态实测,内容可谓全面海量;
论坛:汽车之家构建的论坛有效的增加了用户粘度,众多车友在一起吹牛撕逼,好不热闹。而且汽车之家运营有方,时不时还炒作新话题,搞搞媳妇当车模,弄弄F0车主秀老婆被宝马7系撬墙角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最关键的是汽车之家最早在汽车这个细分SNS市场做到了规模、活跃程度和流量的第一,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入汽车之家,对其它网络车媒形成挤压;
选题新闻:在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后,汽车之家也开始尝试推出一些自己策划的新闻,以用户宜读、新鲜入手,很多内容具有教学性质,效果也不错,提升了逼格;
在汽车之家之前,也有很多汽车网络媒体,但在内容更新方面过于原始,而且不在乎用户的体验,收了钱就发文章,胡吹海说,这种文章用户不一定爱看。
而汽车之家提供较为中立(中立在汽车媒体行业难能可贵)、专业(他们编辑自认为的)、全面的评价,包括产品对比、用户口碑等操作细节,都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
李想在做汽车之家前,做的是泡泡网(PCPOP),听老人聊天说起过,当时的情况:
当时泡泡已经超过IT168、太平洋等,成为IT垂直领域的第2名,李想、刘庆华等高管,一直憋着劲想做第1(当时第1是ZOL),后来发现自己不管多么卖力,还是无法超越ZOL。
为此李想琢磨了很久,最后决定做汽车之家。现在回想起来,李想确实很有远见,因为那个时候IT垂直媒体这个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成熟代表了稳定,所以行业第1不出错,那么其他竞争者确实很难超越。
产品库:用的就是泡泡产品库的程序,然后开始填充汽车的内容。(这一点在当时汽车媒体领域,绝对是最先进的!)
论坛:李想做论坛绝对是有经验和套路的。当年泡泡俱乐部,要不是被封禁了,那么绝对不会比 天涯、猫扑差。
因为经销商(渠道)与用户之间是有信息差的,媒体就是通过这个信息差来赚钱。为什么IT现在越混越差,汽车越混越好,这与信息差的变化有关。
IT因为京东、苏宁等B2C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导致用户能很方便的知道,商品的价格,并且按照这个价格,用户可以买到商品;同时,同一件商品,在各家电商价格几乎一样,最多有200元左右的波动。
这样一来,经销商的利润就被曝光了,用户全去线上买电子产品了。经销商利润下降,导致广告的投入就下降,最终导致网站收入下降。
反观汽车,用户还没有养成习惯,去网上买车。用户还是习惯去4S店(在IT领域=IT经销商),选车、买车。经销商为了提高流量,必然需要在汽车之家砸钱,买广告,提高曝光量。
当然,汽车之家的成功与努力还是分不开的。汽车之家的团队,执行力是相当的快!过年还有编辑在发文章,保证你来网站有新的内容看。
同时,汽车之家一切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商业不能影响用户体验。(IT跳槽到汽车之家的销售抱怨,好不容易拉来的1000W的单子,说影响体验,愣是给放弃了,郁闷呀!)
销售写的行情文章,必须自己去4S店拍照,并且按照规范拍,不能去了随便拍几张,就回来发文章了;同时,发文章不能有错别字,错1个字罚200元。
综上,汽车之家的成功,属于典型的:运气+努力。运气是赶上了汽车在个人家庭的普及。
汽车之家的盈利模式有一个硬伤,那就是渠道。如果有一天,汽车也像现在似得,在网上售卖,大家不再去4S店买汽车,而是去网上买。那么汽车之家也会遇到IT的问题。
那么李想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我相信他肯定想到了,但他能不能顶住渠道的压力,把电商做好,这是一个可以让大家期待的命题。
内在:1. 机制很好的论坛;2. 文章越来越有深度(有教学的内容),导购的那些不至于有太多水分(其它一些网站会夸大优惠幅度来增加点击量,当然这是急功近利的行为;3. 文字和图片比较对应,一致(比如你想看某款车的2.0发动机版本的图片,因为你想知道2.0和3.0的外观区别有哪些,这时汽车之家给你的图片比较对应那款车,反观其它网站就有点乱了)。。。
总:你能看到汽车之家真的在进步,团队真的在做事而且是为用户着想,而不像某汽车网站上市了,为了帐面好看一味地拉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