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艳神高铁,提速着我们的生活,缩短着城市和城市的距离。行色匆匆中,一句真诚的问候,一次热情的帮助,则迅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您多大年纪了?(75岁了。)现在变化可大了济南,山水很好,大明湖、趵突泉,现在可漂亮了。
经常乘坐高铁往来济南的人,大多见过这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周有三天,他们都会通过周到的服务让旅客找到回家的感觉。
这两口子,这个叫陈传亮,这是马少华,这是夫妻,他俩特点是什么呢,人品好。这个盲人,这是孙启武大哥,能说会拉。哪里换车、哪里乘车、相当熟悉,能让外地游客少跑路,少花钱。
志愿者团队的带头人名叫房泽安,今年六十二岁了,在他看来,没有谁比他对“家”这个字的感触更深刻。
这个歌伴随着俺两个二十多年了。98年,也是个8月份,她突发脑出血,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成了植物人。我记得是2002年那年的冬天,这有一天我唱着歌,我熬着中药,我就听到里屋一个哭声。当时还吓我一跳,这么些年没有动静,她怎么有哭声呢,我急忙跑屋里一看,她正在哇哇大哭起来。
房泽安这二十多年经历坎坷。妻子长年卧病在床,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很快陷入困境,这期间他自己也得了两场大病,不得已卖掉房子,带着妻儿四处租房。每到过年万家欢聚时,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家”,是他们内心最强烈的渴望。
外边放炮仗,她知道了这是过年。手哆嗦半个小时,最少得二十分钟,写出一个字来,哎呦,这不是一个“家”嘛。我一说家,她这哭开了,那意思,咱回家。我当时很激动,我说哪有家,咱没家了。
就在房泽安一家感到孤立无助时,国家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济南市更是在几年里就投入建设了近五万套保障性住房,像房泽安这样的城市生活困难群体全部被纳入保障范围。
从2013年申请,一直到2015年住上,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得就和做了梦一样,能是真的吗?这么好的地方。等拿了钥匙一看,分到咱自己的房子了。拿着钥匙,当时真是激动,真掉泪啊,俺两口子光哈哈地喜(笑)。过去居无定所,到处没着落,现在这是咱的家啊。
wu不是hu。无花果,哎呦,说这么好听,比我说得都标准。
顺安苑,济南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2000多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在这里实现了“家”的梦想。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房结缘,互帮互助,大家伙儿用“心”呵护着美好的新生活。
我们十多家钥匙都互相放一块,谁家有事儿随便拿。包个包子,成碗送,一家送两碗送一碗,真这样,要不就一块包,一块吃。
生活越来越稳定,老伴的身体逐渐康复,邻居间的相处也越来越和谐,内心充满感恩的房泽安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要回报社会,带着邻居们给社区做点事。
2017年,“房泽安志愿服务热线多位邻居各展所长,能说会道的负责调解家庭矛盾,手巧的帮人缝补衣裳,有手艺的免费帮人理发,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得到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因为俺子女都在外边,家里没人,像我们这么大岁数了,确实觉得很孤独。有咱们一个队伍我觉着真好,真贴心,亲啊。
对房泽安来说,房子就意味着“家”,党和政府给了他稳定的家,让他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底气。他坚信,心态决定命运,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心态会改变自己和家人,改变周围邻居甚至更多人的命运。
金河尚居,陕西省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七千多户、两万多人居住在这里,很多人的命运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你赶紧把你的事儿安顿一下,我把饭做熟咱吃了,赶紧唱戏去。时间已经都迟得很了。
党小红和丈夫王升,住的是一套60平米的公租房。早些年,王升在城里上班住单位宿舍,30年里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2014年王升申请到公租房后,家人总算团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党小红开始很不适应城里的生活,直到她在小区里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党小红两口子现在已是剧社的骨干,王升拉胡琴,党小红唱青衣。这几年,靠着唱戏,他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搬进金河尚居后,王升在社区附近的工业园重新找了份制模的工作,党小红能吃苦,也跟着去面试,没想到圆了她进城当工人的梦。
有了家,有了工作,还有了爱好和新朋友,这让党小红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从那时起,天性乐观的她,几乎随时都在笑。
坐五六站路我回去很近,(微信)群里发了自乐班唱秦腔戏(的信息),我回去还想唱戏去,上了一天班了,累得回去放松一下子。我们两个一块去,都爱好这嘛。
因为能说会道人缘好,这两天党小红和丈夫王升接到了新任务,剧社准备扩大规模,在社区里找能人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别犹豫了,咱就是高高兴兴,进咱这个团队算啦,只要咱们大家团结一致,有信心咱们将来把这弄好以后,咱还可以走出咱这社区,将来也可以盈利。(就请你这高手来了)
在大家伙儿的努力下,剧社的规模一天天扩大,想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商演的目标一时还够不着,剧社成员们决定先在社区给大伙儿演一场。
陕西宝鸡,党小红和王升还在努力发掘社区的秦腔能人,那套公租房,帮助他们打开了生活圈,建立起“新市民”的自信,也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起点。
在四川成都,保障房则担当了更重要的使命,推动着农民工发展进入“提升技能、融入城市”的市民化新阶段。
满城的火锅香气,挑战着味觉,茶铺里的大碗茶,消磨着时光。闲适的慢节奏,是成都留给外人的印象。
现在对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嘛。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面板下头的线路连接,因为这个从事这个线路连接必须要对电气类有些了解,如果对电气类不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从事我这个岗位工作的。
50秒内完成一套工序,快速而准确。说起自己的工作,古小强自信中透着几分骄傲。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这条生产线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也用自己的能力撑起了一个家。
这就是古小强的家,妻子、女儿和他。今年初,他们搬进了这套公租房,一家三口享受着新家带来的快乐。古小强的妻子现在已经怀孕五个月,小房子很快将迎来第四位成员。
2016年孩子出生,孩子有一点点听力障碍,媳妇辞掉工作照顾她,后来由于经济压力,自己搬到了公司宿舍住了一年,那时候特别希望自己有这样子一套小房子。想想,现在自己也是特别幸运的。
201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农村的古小强从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他没有像其他同乡那样,前往南方沿海城市打拼,而是在成都刚兴起不久的汽车产业中找到了工作。
也就在那一年,习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说,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农村流动,是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现象。不论他们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该提供的公共服务都要切实提供,该保障的权益都要切实保障。在四川,的这句嘱托,让“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顺势而出。
当年省里面就要求,进城的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要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一并解决,这个要求年度的实物配租公租房要按30%的比例定向配租给农民工,而且在公租房的租金上要加大优惠力度。在当年我们成都市就是仅公租房实物配租这一项,就向农民工提供了1700多套。
2015年,四川省将此前的“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在政策上消除了户籍差别。在这时,古小强已经感受到了变化。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汽车)产量不是特别大,每天自己能装配300个车左右,到2015、2016年的时候。公司产量提高了,每天自己能装配600个车左右。而且从外地回来的技术工人也特别多。
外出打工的人,最看重的就是东部地区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如今,在四川、在成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弥补着此前的差距。
这几天,古小强和妻子正忙着接老人过来,他们在社区了解到,外地老人也可以免费参加老年大学,参与社区活动,共享社区资源,这让小两口的心里更加踏实了。新的生命在孕育,新的希望在积蓄。房子解决了古小强的后顾之忧,也让他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我现在报了一个人社局的技能培训,这是我培训的相关材料,准备考一个高级技师证,因为我们是从事这个技术方面工作的,也要不断地学习,拓展自己技能方面的,才能更利于以后工作的拓展。
解决好住房,不仅事关保障问题,也事关人才吸引,而这一点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显然,成都构建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一盘更大的棋,表面上与房子有关,背后关注的则是如何留住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从房泽安、党小红,再到古小强,公租房推动了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继而到一个城市的变化。在江西永丰,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则催生着发展理念的改变。
每到夜色降临,罗铺垦殖场的小广场都聚满了人,女人们跳舞跳得热情澎湃,男人们聊天聊得海阔天空,这是罗铺人一天里最重要的社交时间。
眼前这两位,年轻一点的叫姚武平,年长的叫晏伟庆,两人同年进入垦殖场,那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垦民”。不过现在这两位却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姚武平开了罗铺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一家电器超市,十里八乡的老表买家电都会找他,称他一声“姚老板”。对于从前的“垦民”生涯,姚老板一说起来就唏嘘不已。
结了婚之后,也是分了一间,两个人挤在一起,结婚那天,掀开我那个被子,凉席下面都是一个烂被子,人都笑起来了,电视都没有,从我爸爸那边借来一个黑白电视放在那里。
姚武平说,他当上“垦民”的时候,只分了四亩多地,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可想要挣钱致富却没啥希望。最关键的是,垦殖场的房子实在让他没法憧憬未来。
晏伟庆虽然还在种地,但他现在是罗铺最大的种植户,承包了140多亩土地。稻田的旁边,是他以前住了近20年的旧房子。
这个就是我原来的房子,这个是靠这边,原来这里一共有23户,像我这个还是比较好一点的。
对一辈子务农的晏伟庆来说,苦吃得,罪受得,可这一间砖瓦房,却让他一度连吃苦受罪的心气都没了。
时任罗铺垦殖场场长的赵永胜,清楚地记得当时垦殖场的状况,在他看来,破题的关键就是房子。
我们对我们全场的房子进行了摸底排查,确定哪些是危旧房,通过摸底,发现这些房子很多的确实是都是危房的标准了,确实已经达到了迫在眉睫要改造的地步了。
2011年,国家给每户“垦民”补贴了15000块钱,并规划出建设用地,晏伟庆二话没说,投入了自己全部身家建起了新房。
当时政府这15000元,它就代表政府都支持我,人就是这样,摔跤不摔跤,有人要扶你,人家都扶了,那我自己还不站起来。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自从垦民们搬进了新房,土地上劳作半辈子的他们开始了新的活法。眼下,当上家电超市老板的姚武平又准备转型了。
晏伟庆喜欢种地,儿子小晏也继承了他这一点。部队退伍后,他回到了垦殖场,和父亲一起,把外迁“垦民”们手中的土地流转过来,搞起了复合养殖种植。
他算老农民,我算新农民,各个方面的话,可能在这一块,理念不一样。在这一块也经常讨论,然后养殖种植一块,因为东西总要看着向前走,传统的模式,一般利润包括收益这一块,也没有多大了。然后就是要把那个土地盘活,然后利润向上走。
原本艰难发展的垦殖场也从那时起一下子活了过来,如今已经成为垦殖场一把手的赵永胜,也在谋求着更大的发展。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白莲基地,有100多亩。对面还有几个家庭农场,有种的火龙果,葡萄基地,还有白茶基地,我们还有一个千亩白茶,还包括我们对面那几个大棚,就是我们现代农业示范棚。
危房改造,让无数像姚武平和晏伟庆一样的“垦民”看到了希望、抓住了机遇,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也改变了罗铺垦殖场发展的方向。
其实,国家保障性住房改变的不只是这一人、一场,它还将改变许多城市的气质和内涵。
这里是江苏徐州,眼前的美景,在几年前还是一片煤矿塌陷区。那时,用“一城煤灰半城土”形容这个重工之城的过去,一点都不为过。
徐州历史上是老工业基地和煤炭基地,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尤其到了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头下小雨,出门一脚泥一脚水的,老百姓这种居住条件和环境,与我们城市发展不相和谐,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于如何提升城市气质,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徐州,如何让城市融入自然,当地党委和政府瞄准了棚户区改造。
结合我们徐州的实际,我们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把棚改工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与徐州的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与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徐州棚改的第一步盯住了贾汪煤矿塌陷区。130多年的煤炭开采,让贾汪这个曾经的“泉城”变成了“煤城”,留下13万亩塌陷地。
刘慎全在贾汪的棚户区住了30多年,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生态修复,原来的采煤塌陷区竟然变成了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
(新家)离潘安湖很近很近,小区的设施也好,配套也很好,到潘安湖玩,潘安湖很漂亮的,都到过。我们到那去玩,明年搬过去了到潘安湖玩,十来分钟到了。
老刘的新家紧邻潘安湖,老伴董顺华每天都在过渡房里加紧绣荷包,想在搬进新家后,送一些给新邻居,让大伙儿添些喜气儿。对于未来的生活,老刘夫妇俩和所有的徐州市民一样,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住房保障改出了绿水青山,也改变了城市的气质,今天的中国,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正徐徐铺展,无论江南还是塞北、都市还是乡村,住房,正在中华大地上演绎着前所未有的世纪变迁。
山西岢岚,家住吕梁山深处的张秀清,已经搬进了山外的新家。从2016年起,国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帮助像张秀清一样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现在当上了绿化园林工人,我老婆赵改兰在山里面护林,两口子一年(收入)超过4万多元。
海南琼海,在海上闯荡了半辈子的陈昌平,实现了当饭店老板的梦想。为了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的基本住房安全,国家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支持像陈昌平一样的渔民脚踏实地,上岸居住。
在自家的房子搞起了海鲜大排档,生意还过得去。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是海南旅游旺季,生意就更红火。
黑龙江海伦,为了解决像孙淑岩家一样居住危房贫困农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国家累计安排262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帮助9000万农民实现了安居梦。
比以前敞亮多了,甭提心里多高兴了。往后的日子我们会越过越好,越过越幸福的。
云南鲁甸,地震摧垮了龙头山镇李祥云家的房子,震后重建,他和所有灾民乔迁新居。从2016到2018年间,国家投入248.7亿元,让33.6万户房子因灾倒塌或严重损坏的群众有了新家。
现在我们龙头山应该说:美丽家乡龙头山,遍处是花园;九山二崖两块地,青山绿水带笑顔。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侗家人潘有金在新家附近,和村民们一起壮大着村里的茶叶产业。为了让传统村落重焕生机,中央财政投入130多亿元,支持了4350个传统村落得以保护。
现在我们的村民不用出外面去打工了,在家里的收入比外面的还要高,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有奔头了。
为了改善兵团职工的居住条件,十几年来国家和地方累计建设60多万套保障房,缓解了150万职工家庭的住房困难。
来了亲戚,一看哪里破,就知道到了兵团啦,现在可不一样,哪儿漂亮,就是现在的兵团。
2019年8月21日,始终牵挂百姓冷暖的习,来到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看望这里易地扶贫搬迁的乡亲们。
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给老百姓办事的。老百姓的幸福就是的事业。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避风的港。住房梦,承载和寄托着近十四亿百姓对家的向往,也编织着最温暖的中国梦。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史,更是中国始终心系人民、不断书写奇迹的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浇铸和丰厚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根基,并已成为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14亿人的安居,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前路漫漫艰辛,但一代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接续奋斗,必将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创造出美好新生活,书写壮丽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