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澄若澈“不付费使用在线音乐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近日,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的言论再次引发人们对音乐版权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被免费音乐宠坏的中国听众很难接受付费音乐,然而事实并不尽然。收费后的在线音乐,究竟会给消费者与音乐行业带来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许多曾经免费的音乐也需要付费购买了,另有一些音乐因未获版权而变成“灰色”,无法试听。
去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音乐网站不付费使用音乐作品情况得到极大改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下架未经授权音乐作品共计220余万首。
随后,各大在线音乐平台进行了回应。去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天,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纷纷通过不同方式发表声明,称已将全部未授权作品下线。
“版权环境对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盗版下架,正版入场,音乐版权的所有者、音乐唱作人才能分享合理收益,形成足够的经济激励,从而不断创作好的音乐作品,真正实现内容为王、原创为王。”杭州版权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施娟认为。
音乐网站向音乐权利人付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终端消费者,有的音乐需要付费,有的则不需要,这是怎么回事呢?
腾讯音乐数字音乐部负责人解释,在线音乐运营商获得版权后,是否会面向消费者收费,主要看与唱片公司达成的协议。如果唱片公司要求收取一定的费用,那么消费者就需要付费购买。所付费用大部分会流向唱片公司和权利人。
“但是,多数情况下,运营商将继续提供正版音乐免费服务,并通过广告增值等盈利模式来补偿因版权增加的成本。”该负责人说。
当然,国内各大在线音乐平台已经开始探索收费模式,目前,“包月付费”是主流。比如,10元每月的虾米音乐VIP,每月可下载100首付费音乐;18元每月的QQ音乐绿钻服务,每月可下载300首付费音乐;8元每月的酷狗音乐会员可以下载300首付费音乐……
在国外,收费模式有很多范例。作为美国音乐产业的“总开关”,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堪称目前成功的音乐下载收费模式之一。用户可以在数字音乐超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免费试听一小段,若要下载,按次收费。iTunes和信用卡捆绑,所以支付简便安全。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法务部主任刘平表示,建立健全面向用户的付费机制是加强版权保护、促进音乐产业优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虾米音乐网前CEO王皓直言,只要有5%的用户愿意付费,不管包月,还是单曲下载,在线音乐就有希望收回成本。
也有评论指出,付费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内容提供者、音乐经营商、大众消费者一起,共同营造出更适宜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环境。
在QQ音乐移动终端上,歌手张杰的付费预售专辑创下了白金销量,10分钟售出10万张。售价为5元的鹿晗首张个人Mini数字专辑,至今已售出191万多张,成为目前国内发行量最高的数字音乐专辑。这些无疑打破了“被免费音乐宠坏的中国听众,将很难接受付费音乐”的传言。
目前,数字专辑已经成为一种“资产”。腾讯音乐数字音乐部负责人表示,5块钱买下的这张数字专辑可以终身使用,专辑跟随着用户的QQ账号。即使换了手机,只要登录关联账号,买下的专辑依然存在。数字专辑的这一特点成了它的独特卖点。
据近日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16全球音乐市场报告》显示,由于中国走向付费模式的坚定信念,2015年中国音乐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63.8%,达1.7亿美元,这说明中国音乐市场的潜力巨大。
“共同打造正版化在线音乐市场,是中国音乐产业的必走之路。”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邓社民表示,“这也将促进中国音乐市场更好地与国际音乐市场接轨。”
腾讯音乐数字音乐部负责人表示,中国推动在线音乐正版化的努力,吸引了包括华纳、索尼、环球等国际唱片公司的关注,将来中国市场会有更多的海外正版音乐与全球同步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