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28 6:33:35 | 【字体:小 大】 |
江同文聊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积极加强文化建设,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更好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向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开放性、创造性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要以文化自信的精神旗帜去激励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主体性作用,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一方面,要不断增进文化认同,让人们在民族共同体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对文化建设的肯定性认识,对文化价值观的肯定性认同。一是对内要具有凝聚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流量较高的新媒体平台发布贴合大众实际,含有正确价值观的新闻、视频,将道德素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贯穿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要加强对本国文化的教育,开设相关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优秀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对本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二是对外要具有呈现功能。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展现,要积极传播中国传统节日、古迹遗址、中华美食等特色文化现象,使其更快的进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一是要做文化的研究者。系统研究、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要多读经典、读原著,深入学习其中存在的优秀思想,形成正确的文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是要做文化的实践者。要让文化建设成果更好的服务绝大多数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个人将奋斗自觉融入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总之,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又要以思想引领积极行动,进而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到“知行统一”。
秉持开放包容,做文化繁荣的推动者。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各国文化彼此接触,必然存在差异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逐渐走出国门,秉持开放包容,做到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其具有强大生命力,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兴盛。要以兼收并蓄的精神态度去激励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开放性作用,做文化繁荣的推动者。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形式,加强传播力度。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后,相关部门联合运营商会通过此平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蕴含的民族精神,在世界各地都亮出“中国红”。要依托影视作品等文化载体,紧跟时代的文化变迁,在坚持弘扬特色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增添更加丰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让蕴含中国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在国际传播。在多方结合下,可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丰富中国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化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总之,要加强国内文化建设,同时注重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以此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坚持守正创新,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者。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的是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坚持守正创新,为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去激励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创新性作用,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者。一方面,要牢牢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将其中具有的价值理念、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推动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借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理念,既追求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创造性转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经过改造仍然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部分,既不是全盘继承或抛弃,而是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将古诗词的精华总结成歌词,形成充满中国元素的音乐潮流,让传统诗词再现现代生活。二是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必须积极加以继承,进行创新性发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例如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出“云游”博物馆、历史馆、革命馆的线上平台活动,将各种文化载体数据传输至互联网,让沉睡的文物、人物“活”起来,人们可随时随地线上参观。总之,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面对这笔精神财富,我们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发展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到“守正为心,创新为用”。
(作者:刘双,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系主任、副教授;阮硕,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湖北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19ZD096)、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123)阶段性成果】
露和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形成机制大体相似,都是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时析出的自然现象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其实,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