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玲事件高中课程指导465:2024年高考语文阅卷心得,评卷教师复盘,极有参考价值!
2024年高考语文阅卷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进行,阅卷人员6月12号上午八点领取材料,录入个人信息。上午十点由专家讲解完试题评分细则,各组根据所分配试题有序试阅、正评。6月20号中午所有阅卷任务完成。
我所在的阅卷组分配到的阅卷任务是语言文字运用第20题。由于20题修改病句,答案唯一,容错率为0,整体阅卷速度较快,三天半的时间完成了所有20题的阅卷任务。随后我们组被抽调阅8、9题,与之前阅卷组共同完成8、9题的阅卷任务。
8.①少年时代,放牛部分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也让“我”拥有一些自由自在的好时光;
答出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1分)也可以用文中“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来替换(1分)只答出满足了我的“梦想”不给分。
很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提到了读武侠小说使“我”达到了“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也可以给1分,但只提到看武侠小说不提武侠小说对我的意义不给分。
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序号①中,“如果”可以删掉也可以改成“因为”、“其实”“实际上”。或者改成“无论睡眠不足还是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在阅卷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现在新高考的出题模式下考生们想依靠套话、答题常用术语来获得阅卷老师的酌情得分已然不现实。很多考生因为没有审准题干要求,虽然长篇大论,句句分条,但没有扣准要点,失分严重。
再如第9题要求“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有的考生只抓住题干中“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而没有认真研读文末划线的整个句子。文末中“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句话才是我们答题,展开论述的关键。
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考生精准读题、巧妙整合,辅以方法,句句扣关键词,即使和答案中关键词不一致也能得很高的分数。
比如第8题,有的考生从第⑦自然段: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据此概括:(1)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有的考生从原文第11自然段找到:“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符合答案中“也让我拥有一些自由自在的好时光”和“回首往事,感慨放牛生活曾使我那样亲近自然与大地”两个采分点。还有考生从第6题选项中找到“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替代了答案中滋养了我的成长。
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的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徐则臣曾凭借长篇小说《北上》获得2019年茅盾文学奖。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则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 而《千里江山图》则是去年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则选自青岛作家周蓬桦的散文《霜降夜》。这三段语料均为当代文学作品,全国卷借此引导考生关注当代文学,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或是茅奖获奖作家的其他作品的倾向是明显的。
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和科学素养都隐藏在教材中,比如 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第8题为:“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调动既往语文学习中关于“理解关键语句”的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
4.2025年将使用新课标卷的考生, 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对全国甲卷的练习,因为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六大创新题型及其解析》中,全国甲卷中的创新题型所占比重达 50%,根据2023年公布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五大新题型及解析》中,全国甲卷的“一拖五”命题模式在2024年的新课标 I 卷中再次出现,所以一定要关注六大创新题型,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高度重视。
比如:有同学写到“你这样问就错了”这样回答也可以。在“是”“否”之外提出另一个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与具体情境密切相关。比如:考生论述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有对有错,论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有利有弊(双刃剑),但一定要联系具体情境,有的考生虽然没有直接回答“是否越来越少”,但论述中已经回答了问题,也是可以的。
较强的思辨性,思考的维度很多。问题的“多与少”,问题的“深与浅”,问题的“得与失”。“快与慢”“偏与全”“主观与客观”“正面与负面”。
避免死记硬背的“好词好句”。我们在备考时,印发很多的典文范文,学生也会积极储备背诵。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很多“好词靓句”在作文中很突兀,并且与文本的关系很牵强甚至是毫无联系,有凑字数的嫌疑。比如,在作文中就见到了大量的类似“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以尘雾之微不益山河,萤烛末光,增辉日月”这样的句子,与前后文完全割裂,毫无逻辑可言,人云亦云。
避免毫无感情的歌功颂德。虽然作文仍然围绕“立德树人”,但出题人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要求,在写作时“就事论事”即可,很多同学不敢写,不会写,脱离了对祖国的赞美和表达自己爱国的决心就难以下笔,情感应该是自然的流露,爱国的豪情,自我壮志的表达也应该是随着逻辑的推进水到渠成。而不是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用一些辞藻脱离了主题去表达。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命题主题相对鲜明,题目直指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题目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对思考方式和探索精神的挑战、以及对未来人们的启示等。命题的立意相对深刻,题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知识获取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篇作文题目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实用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
命题材料的表述简练,任务指向明了,大大降低了审题门槛。一是关注社会生活,为时而著。引导考生时刻关注社会,密切联系生活。二是注重思辨写作,深入开掘。思辨性体现在解决了旧问题会出现新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考生要学会对立辩证、多角度分析、多层面论证说理。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这是一篇热点类材料作文。材料聚焦近些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这一热点线年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②第二部分则着眼于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把话题导入“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材料以问句作结。探讨科技发展的影响:问题很快得到答案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是好是坏?你认为问题会越来越少吗?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是,原因又是什么?在未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句话不仅点出了“文中有你”,还明确了这篇作文需要“联想”——若是脱离“我们的问题”泛泛而谈技术的崛起,或是创新的意义,都算是偏离题意的表现。可知,本题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问题本身回答“是”与“否”,而重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上。题面文字简洁,指向明确审题并没有难度;话题发人深省,意蕴丰富,给写作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比如问题的“多与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迈上新台阶。又如问题的“浅与深”,最容易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识性的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却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再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在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与AI大模型相关的现象级应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拥趸。在未来,AI发展只会更快,更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不会停滞下来。比如人工智能给我们带了无限便利的同时,我们人类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会取代,多大程度取代?这些问题每个人看法不一。其实,在有些生产领域和服务行业,人工智能早就以智能机器的形式取代了人类。近年来,人工智能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在文学、绘画、音乐创作等方面展示了不凡的实力,这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忧虑。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这是技术进步无法避免的“阵痛”。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技术的优势,一方面也不丢失自己的“主场优势”,不至于沦为技术的仆人。这篇作文想要写好,关键要把技术(以AI为代表)与人类的探索精神的关系讲好。
从考生身份出发,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考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新青年,要注重学习,以“学”促“质”以“问”求“解”。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给当代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青年人必须要提升个人素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质疑是创新的源头,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时代青年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素质,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当代新青年担当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希望,所以青年一定要强化自己的知识学习储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内涵,锤炼向新而行的本领,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高考共66.9万份试卷,作文阅卷员有280人。12号上午开始分发样卷,电脑上的样卷有100份,分数从57-21都有。40分以下的有将近四十份。老师们开始试阅,大体熟悉专家组的阅卷标准,并讨论有争议的样卷并反馈。在经过将近一天的的试阅与讨论之后,山东大学的李剑峰教授开始讲解审题立意和阅卷标准。
和2023年的高考作文相比,今年的作文除了材料内容不同外,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完全相同。材料与当下科技兴国的时代要求相符,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个性化表达。体现价值理念方面的思考。
从2018—2024年。今年的作文开放性最大,降低审题难度,作文材料共48个字符(包含标点),不在语句理解上设难度。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材料内容规定下的具体时代背景: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马缰绳,轨道)切题是两者结合,也可以只谈一方面。结合问题情境,缘于思辨,要由现象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提出解决办法
八要八勿逻辑清晰结构混乱、没主次、没层次 ,分论点之间、句与句之间缺少连续言之有物空洞无物、喊口号、没有自己的思考真诚无病呻吟,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乱抒情事例契合堆砌、乱用、误用、编造灵活应用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万能句风格和谐不文不白、不雅不俗文风自洽通顺、没有语病、把道理讲清楚自然得体矫揉造作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语文作文试题共3道。试题贯彻落实习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精神,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学会沟通、善于表达。
激发探究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答案与问题”聚焦技术发展背景下“问题”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思路开放、多元;“抵达未知之境”突出不惧失败、不断尝试、放眼未来的品质;“真正的相遇”引导学生结合切身的体会或对社会的观察去思索成长中的典型问题。3道作文题均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融合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强化对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考查。
社会热点。高考作文题经常涉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科技发展、环境污染、社会公平、教育改革、城乡差距等。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内容,实际上高考作文的题目还可能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如文学艺术、传承创新等。对于考生来说,无论面对哪种写作内容,都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和广泛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合理组织结构,展开论述,有力地表达。2025年高考可能会有一道类似的高开放度呈现类作文,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作文备考不一定以宏大主题为主,但任何材料,你写的时候都需要站位高,有大国格局,有国际视野!
2015—2020 年,命题开始注重价值观反思和人生态度探讨,考查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思考,并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面对上述变化和趋势时,考生应注重平时的广泛阅读和知识积累,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的反思和总结,做好思想积累、逻辑积累、技法积累和素材积累。在写作时,考生要注重提炼论点、合理组织结构,用清晰的逻辑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视角。
2025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2.要关注思辨作文。预测,2025年高考的四套试题中,思辨话题仍然是大概率。思辨作文和主体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作文材料会给出思辨的双方或多方,让考生对其中的思辨关系加以阐述,难度在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怎样找准角度怎样把思辨关系说清、怎样联系社会现实把道理说透彻。
3.要关注传统文化。预测,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也是大概率,主要表现在作文材料取材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考语文命题的文化要素,构成命题的重要内容。作文中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作文材料中,以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名言名句、文化现象等形式出现,“取材传统,观照现实,照亮当世”,让考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性、批判性、创新性思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4.要关注美育话题。预测,美育或者含有美育话题的作文有可能出现。“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五育”并举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高考命题要求。“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之一。德体劳在往年高考作文中出现过,2024年,美育是可选的重要话题。
第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重点问题,要抓重点问题就要运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方法,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我们的学习,也应该运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方法。
第四、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中“高”和“新”的关系。什么是“高”,什么是“新”,“高”和“新”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琢磨。同时高质量、高水平是我们目前经常提及的词,国家要高质量发展,就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呢?面对未来国家的需要,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成长提出哪些新的要求?这是现在的青年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思辨性趋势,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多参加辩论活动,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阅读时也要学会提问和质疑,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1.诚然,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更高效地解决已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总量会减少。随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我们会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这些领域会滋生出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比如,当我们深入探索太空时,会面临着宇宙射线、资源利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人工智能应用越发广泛时,如何确保其安全性与伦理道德等问题也随之浮现。而且,问题的减少并不等同于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问题越来越少,或许意味着我们的思维逐渐僵化,探索的脚步逐渐放缓。只有当我们保持对问题的敏锐感知,持续提出疑问,才能推动科技的创新、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产生疑问,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对经典物理学的局限产生疑问,才开创了相对论。
再者,轻易得到答案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和智慧。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来获取答案,而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那么我们可能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难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真正的学习和成长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独立思考和实践检验。当我们自己努力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会锻炼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都是无法从现成的答案中直接获得的。
2.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看似矛盾的局面呢?一方面,我们要善用科技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它们,而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提出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积极探索答案。我们要在问题的海洋中遨游,而不是被答案的浅滩所束缚。
3. 与其把AI视作一个威胁,倒不如把它视作一条“鲶鱼”,一个倒逼文学进一步提升创造力的契机,真正的文学创造者必须不断精进,向AI学习资料库之外的领域开掘。无论如何,AI都是既有的重复,重复得再精妙,它也不可能带来未曾出现的东西。套用柏拉图对艺术的看法,AI只是现实世界的“影子”,它只能对已知事物进行重现。所以,AI对文学世界的影响,可能还是在产业层面——比如取代一大批简单的文字处理岗位,包括一些同质化严重的文学创作,比如那些粗制滥造、复制粘贴的网文之类。而对于着重社会观察、心灵探索,有独创性、先锋性的文学写作者来说,其实威胁未见得有那么明显。平心而论,虽然AI威胁人们喊了这么久,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其实一部也没有。这可以说AI技术还没有发展成熟,但谁能说这不是AI某种固有的先天缺陷?
4.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应对它保持几分冷静与清醒。对技术的反思,我们这些普通人当然比不得这些云端上的大师,但每个人也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技术不仅带来了便利,也成了束缚。我们每天与手机形影不离,身体成了机器的延伸;我们沉迷于短视频,陷入了信息茧房;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吵架,过度连接带来了隔阂;生成式人工智能轰然而至,人们连文章也懒得写了。技术成了吞身之蛇,屠龙的少年变成了恶龙,这就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技术的世界。我不是技术消极者,只是提醒,在技术狂飙突进、一日千里的时代,我们应该对它保持几分冷静与清醒。快未必没有代价,慢也未必不好。“进步”不一定就比“落后”更高尚。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方便就是不便。
5.人工智能让人们对世界更熟悉,也带来人们对这世界可怕的麻木。登录网站,你不必想着要选择什么关键词,就像和人聊天一样,输入你的要求,ChatGPT便会即时应答。从《孙子兵法》到《三体》电视剧,从“俄乌冲突如何化解”到“中国男足何时能捧起大力神杯”,ChatGPT可以做到有问必答,就像是横空出世了一位“超级做题家”。AI时代,时代青年当何去何从?我认为,在AI智能时代中我们应做好AI的主人,勇于创新探索,赋予情感价值,保持独立清醒,这样才能真正适应、驾驭AI,行稳致远。
6.“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有创新的行动和实践,将很难适应AI时代。AI虽然强大,但它仍然需要人类的创新和创造力来驱动其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应对AI带来的挑战。尽管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但人的功能和地位并未因此而被削弱。相反,人工智能的崛起实际上进一步凸显了人类在某些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例如,人类的创造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无论是科学研究、艺术创作还是商业创新,人类的创造力都是无可替代的。这种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和创新上,也体现在对人类社会、文化、艺术的深度理解和表达上。只有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我们才可能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7.“世间万物皆有情,人生有情最难得。”拒绝生硬和冷漠,以情感需求和道德意识价值在AI时代进行选择和判断。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血肉,只是零件的堆叠与组装,就像《纽约人》杂志的封面一样。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的情感反馈,但它们仅仅是基于程序算法的仿真,无法具备真实的情感体验。它们所能给予的只是冰冷的物质,而非有温度的精神。可是,人是有热度的。作为时代青年,我们有跳动的心脏、流淌着的热血和充满一生的情感依赖。我们需要真实的爱恨情仇,要浮世苍凉,要诗和远方,要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这些真实东西都是人工智能不能给予的。更糟糕的是,人工智能在摧毁我们的情感交流,磨灭我们的思想。它带来的便利让我们变得冷漠,逢年过节随手发个“节日快乐”草草了事;它让人变得懒惰,在资源的轰炸下丧失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8.“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保持一颗独立和清醒的心,以此来真正实现人与AI智能和谐共处。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可以“使”的“物”与日俱增,“使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物使”的人却也日益增多,“AI智能”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我们的心灵。可是“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古老的智慧却在提醒我们,真正的君子会明智使用物品,却绝不让物品主宰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人的一生是宝贵的,我们不能仅仅沉迷于AI智能的世界,从而忘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让我们在享受AI智能便利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保持一颗独立和清醒的心,以此来真正实现人与AI智能和谐共处,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面说的:“世界新生伊始,万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要用手去指指点点。”这对万物指指点点的活儿,永远属于我们人类。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以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共荣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9.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在 AI 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文价值,以确保科技的发展不会偏离人类的福祉。AI 浪潮下,我们要坚守人文价值,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作用在于“化成天下”,为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如果 AI 的发展背离了人文价值,我们就可能陷入道德和伦理的困境。例如,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道德难题:在紧急情况下,是优先保护乘客的安全还是路人的安全?这就需要我们从人文价值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做出符合伦理和道德的决策。
10.我们也要看到,AI 浪潮为人文价值的弘扬提供了新的契机。借助 AI 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得以永久保存;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弘扬。然而,我们不能忽视 AI 浪潮可能带来的挑战。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AI 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必须关注这些问题,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人们的技能,以适应新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模式。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 AI 技术的监管,确保其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在 AI 浪潮下,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重新审视人文价值。正如鲁迅所说:“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只有坚守人文精神,我们才能在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不失方向;只有充分发挥 AI 的优势,我们才能更好地弘扬人文价值;只有积极应对挑战,我们才能确保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11.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习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对青年而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关键在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学、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深入人民、深入实践,想党和人民之所想、赴党和人民之所需,才能让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永不枯竭。
12.新青年,要勇于创新,以“新”促“质”。要向高而攀,扛起“走在前列”的担当开拓创新,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变中的技术创新,到传统手工艺删繁就简的思路转变,再到面对特殊人群需求的理念转变,都体现出了创新发展思维。习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创新的这片热土上,青年干部要勇于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桎梏”,努力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上刻苦攻关,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潜能,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凝“新”聚力、共赴“新”程,为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的热血。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田间地头到科研一线,从大江南北到云贵高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近年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频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攀升,这离不开众多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的中国青年。年轻的天津大学“海燕”研发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下潜深度10619米的世界纪录;“85”后叶林伟带领团队成功压制出C919大飞机主起外筒和机身框梁结构件等,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95”后邓宇皓作为核心技术骨干,为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制成功贡献智慧。“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14.“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疑点往往是创新点,蕴藏着突破的可能。如果不能发现疑点,哪有新的发现与发明?如果发现了疑点不去查究,不能厘清来龙去脉,怎么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哪有学识的长进和思维的提升?思想由问题导航,思想在怀疑中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盟军总部秘密组织一批科学家研究降低军机被击落概率的问题。绝大多数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能够飞回来的幸存军机上,提出加强机翼部位防护的对策。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亚伯拉罕·沃德却力排众议,关注到“幸存者”之外的“遇难者”,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弹痕少的机身和机尾部位的防护,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军机,只有很少的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正是这个相反的观点,后来帮助盟军挽救了大量飞行员的生命。实践证明,科学家的成功不仅靠智力、专注和勤奋,更需要“独钓寒江雪”的执着和“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
15.科技创新总是在不断否定中前行,每一项填补空白、改变历史的成果都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发展,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颠覆和革命,最需要怀疑精神。诚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言:“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怀疑精神其实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内涵是在对科学规律系统、完整把握的基础上,不盲从、不迷信,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在不疑处存疑,在正常中发现反常,从而建构新的思维模式、逻辑体系,实现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的历史长空星河灿烂,促使每一项成果光芒四射的成因很多,怀疑精神是其共同的精神密码。爱因斯坦因为怀疑权威,推翻了牛顿力学假说和以太论,推动了科学的突破性发展;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敢于怀疑书本,从观察稻株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颠覆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世界权威著作的结论;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延续了老师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将亚里士多德学说奉若神明的年代,运用实验的方法大胆否定了真空没有重量等结论。像这样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而取得伟大成就的事例还有很多。“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如此,研究如此,科技创新更是如此。
今年的阅卷工作相较于往年有着显著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分数的分布上,更在于对作文评价标准的调整和强化。
|